首页 新闻 青岛

学习氛围浓度超标!格兰德国际部开展“登峰岱顶·学问先师”主题研学

2024-09-27 11:47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青岛格兰德中学国际部2024年秋季主题研学的目的地选择了IP辨识度超高、文化浓度“超标”的“圣人故里”曲阜和“五岳之首”泰山。一场三天两夜的研学活动,会造就怎样的关系场、生态场和跨场域能量流动?不妨跟随格兰德国际部一起“登峰岱顶·学问先师”,一起体味行走中的育人点滴。

如果说学校是师生关系的优秀合集,那么“行走的研学课堂”一定是其中“能值”最高的一集。某个时空段落里,研学通过密集且富有内涵的生态场景串联,不仅细致探索了师生之间、同伴之间关系的可能性,而且以自然人文的多元场景与“生命滋养、内心成长、全面发展”的宏大德育目标无缝衔接。围绕研学的这两则核心价值,青岛格兰德中学国际部2024年秋季主题研学的目的地选择了IP辨识度超高、文化浓度“超标”的“圣人故里”曲阜和“五岳之首”泰山。一场三天两夜的研学活动,会造就怎样的关系场、生态场和跨场域能量流动?不妨跟随格兰德国际部一起“登峰岱顶·学问先师”,一起体味行走中的育人点滴。

不可或缺的仪式感和氛围感

暖心的“集体生日”和庄重的“敬师之礼”

9月下旬,秋光潋滟、风和日丽,恰是旅行远足的好时辰。格兰德国际部“登峰岱顶·学问先师”主题研学在抵达曲阜时正式开启。“研学第一课”上,“Grander生日派对”给了国际部师生第一重惊喜,这场精心设计的、以九月和十月庆生的师生为派对主角的“集体生日会”,不仅“在乎”着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特别时刻,也关注到学生个体的情绪价值和情感供给,更与即将到来的祖国75周年华诞紧密相联,意在小中见大,从关注个体到心系国家,引领师生从暖意融融的仪式感中深切感受强烈的家国担当。抓住并利用好契机,创造合情合理的仪式感,亦是对研学自带多元化育人场景的有效加持。

尼山圣境,在72米高的孔子圣像前,一场全体师生参与的“礼敬先师”仪式隆重举行,全体师生着汉服,观乐舞,施揖礼,行鞠礼,明心志,砺担当。在赓续千年而庄重的仪式感中,在穿越千年而浓厚的氛围感中,“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君子和而不同”等儒学所倡“君子之德”,也在此时此刻通过现场师者的演绎宣讲、全场沉浸式互动完成了生动鲜明的具象输出。“穿着华丽的汉服,仿佛时光倒流,我们穿越千年与智者对话。当庄重的音乐响起,我不自由自主地站直了身子,音乐和礼仪的力量让我浮躁的心慢慢平静下来,在导师的引导下,我们对着孔子像三次深鞠躬。那一刻,我似乎真的成了孔子弟子三千中的一人。”在国际部12年级学生肖诣惠看来,这不止是一场简单的拜师礼,它还让人明白,他们这一代同龄人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追随者,更是中国智慧的继承者。

“充满仪式感和氛围感的场景,在升华文化启智的同时,将厚重的文化经典巧妙解构,使之轻盈落地,便于学生主动理解消化,使文化润心顺其自然。”格兰德国际部校长宋文琴表示,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核心组成部分,面对危机与变局日益加剧的当今世界,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古典思想恰恰包蕴着当下全球亟需的发展方案,彰显了契合未来社会趋势的巨大价值;而对于个人成长,儒家思想更适合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当理性的哲思之光遇上感性的人文场景,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个体的全能发展便能达成双向驱动。

与“中国根·世界人”的同频共振

主题研学要立大意、要树立大育人观

曲阜、泰山历来是各大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热门目的地之一,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精神文化遗产,使这一路线成为传统文化研学的不二之选。格兰德国际部之所以选择这条经典研学之路,在看重儒家及泰山文化之于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重大意义之外,更因其底层的文化内涵、精神价值,与学校“中国根·世界人”的核心办学理念不谋而合。这样的主题研学课程正是对学校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的具体落实与生动呈现。

比如在尼山圣境大学堂,身着汉服的师生们体验了竹简的亲手制作——“韦编三绝”——极富传统文化特色的DIY手作令他们印象深刻。“当触摸那些竹片时,仿佛能感受到它们与孔子所处时代的联结。细线穿梭在指尖,需要耐心仔细地将绳一一钻进竹孔。静心制作的过程,仿佛与孔子以及那个年代读书知礼的士大夫们展开了一场心灵对话。竹简象征的正是诗书礼乐和文人气节,这次体验让我体会了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更领悟到传统工艺制作所需的耐心、专注等美好品质,这些都将激励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前行、向上生长。”11年级学生赵翊杉对此深有感触。

无论是访孔庙孔府、溯儒学之源,追问“天下第一家”两千年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东方哲思,还是览尼山圣境、观“金声玉振”,感怀人生百年“明礼成人、肩负社稷、胸怀家国”的礼乐华章;无论是将“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常”外化为大学堂空间本身的顶级建筑美学,还是登顶五岳之首脑海自动闪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中国文人风骨……这些经典且极具人文价值的研学桥段,不仅打破了时空边界,创造了震撼人心的生动场景,而且无处不在传递文化自信和向外输出的声音,无时不在呈现“大国有担当、世界更美好”的时代形象,立意高远的大育人观正通过这些片段逐一显现。“作为国际学校的学生,我们身上肩负着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的重任,未来的我们要将优秀的文化带向全世界,向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在最好的时代书写每个中国人的精彩故事。”在“研学第一课”上,宋文琴对全体师生这样说。

师生人际关系的多元化场景

好的研学是关系与能量的“双向奔赴”

相较于有规律、物理空间受限的校园生活,研学活动自然创造了更加新鲜、多元的关系场景和育人场景,也自动生成了更加活跃的能量流动。“研学途中,不管是分队展开实地研究性学习,还是统一参与仪式互动、观摩演出,或者分小组进行相关历史人文知识的学习讨论,又或者分小组一起互助登山,包括大家一起过生日一起用餐……一个个具体鲜活的研学场景和生活细节,不仅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也解锁了更多师生与生生和谐交往的崭新团队环境。”格兰德国际部校长助理、德育主任王晓辉认为,研学的过程一定会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培养沟通、协作解决问题以及共同面临挑战的能力大有裨益,还会在情境中提升彼此间尊重和理解的包纳力,这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登顶泰山让我更觉这次研学意义非凡,这既是一次身心与自然的深度对话,也是一次对自我意志的挑战。‌站在泰山之巅,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体验到了征服高峰的成就感,也领略到了历代帝王登临封禅、心怀天下的豪迈气象。一路上老师的鼓励和同学们的陪伴,让我在两个多小时的登高途中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最终突破自我、抵达顶峰。学习生活也是如此,只有敢于开始、勇于坚持,才会扩大未来的赢面,只有目标远大、格局开阔,才会不拘小节直达梦想。”11年级学生王梓圳在登顶泰山后很有触动。诚然,像同学所说,当一个人目标高远、心胸开阔,其精力一定不会聚焦于日常同伴间不必要的摩擦,不必要的冲突少了,人际关系自然融洽;反之亦然,当人际关系和谐,成长的能量才会更丰沛,才能足够撑起未来更好的自己。悠久历史、名山大川往往可以提供这种“关系”与“能量”的闭环契机,而高品质的研学往往能够实现两者价值的有效同框。 

王晓辉介绍,学校将此次研学定位为传统文化项目式研学。在出发之前,学校为每位学生精心设计了主题“研学手账”,不仅涉及内涵丰富、知识面宽广的历史人文常识及发散性思考论述专题(含全英论述),还提前准备了《论语》相关名句的英译汉版本,围绕“研”“学”两个核心要义确保途中学生沉浸式的语言环境。后期,学校还将对此次研学成果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