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 高中

青岛六十六中:激发教师发展活力,百年老校焕发生机

2023-09-08 09:13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支专家型、智慧型、创新型的教师团队,正为青岛六十六中这所百年老校注入强劲动力,也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近来,青岛六十六中的教师发展成果引人注目。本月初,市教育局公布青岛市教学能手评选结果,来自青岛六十六中的5位教师入选,数量位居局属普高学校前三甲。今年以来,学校1位教师入选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1位教师获评青岛市最美教师,1位教师成为青岛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3位教师入选青岛市菁英工程培养人选。集合如此之多的荣誉与成果,在青岛局属学校中并不多见。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支专家型、智慧型、创新型的教师团队,正为青岛六十六中这所百年老校注入强劲动力,也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于莺彬(中)和学生在一起。

青岛市最美教师孙芸(左)和青岛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王莹。

青岛六十六中教师王冬梅、王璐璐、高婷(从左至右)入选青岛市菁英工程。

学者型名师领航

青岛六十六中的教师团队拥有“硬核”实力。有着23年教龄、入选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的于莺彬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于莺彬看来,教育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灵魂的觉醒。她努力给学生呈现有温度、有激情的数学课。“数学来源于生活,是看得到、摸得着的,是很有趣的。数学难归难,只要把最朴素的概念分解了,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学好。”她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她借助探究教学和项目式教学,通过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她教的一些学生,进入高中时成绩在普高线上下,但在后期的统考中,数学成绩能逆袭到全市2000名左右。

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于莺彬已成长为一名学者型、科研型名师。她总是怀着一腔热情,关注并研究一线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有温度的科研。近五年来,她针对探究教学、问题教学、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教学评价模式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布系列论文15篇,主持市“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省教科院一般课题1项,参与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中国教育学会一般课题1项、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改革一般项目2项,并均已结题;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市级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这些研究成果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助力了一线教师的教学之路。

“教育需要传承,需要将教育观、精神态度、教学能力传给年轻教师。跟年轻老师交流,我也会从他们身上得到启发,这种教学相长让人感到很幸福!”如今,作为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数学兼职教研员、“互联网+”省级培训专家、市基础教学学科基地主持人、市高中数学入职三年以内青年培训班班主任、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于莺彬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年轻老师作出示范。

班主任诠释爱与智慧

如果给六十六中的班主任老师们画像,爱与智慧必定是最浓烈的底色。

用真情呵护新疆娃的“青岛妈妈”孙芸就是一位充满爱与智慧的班主任。新疆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孩子千里迢迢来青岛求学,生活上的不适应、学习上的吃力、心理上的不成熟,让班主任格外辛苦。2009年,孙芸怀着满腔热情开始了她的新疆班教学工作。14年来,她始终如一、爱生如子,用心呵护着离家万里的新疆学子,成为他们最贴心的亲人和最坚强的后盾。14年来,孙芸几乎没有完整的周末和假期。因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新疆班孩子们,她常常会忽视对自己孩子的照顾,但看到学生们对她表达爱意时,她又变得义无反顾。她说:“我的孩子遇到的老师也都像我一样,这是教师的本分啊!”

拥有16年班主任经历的王莹同样如此。她常年担任学校教育任务最艰巨的艺体班班主任,但她总是满怀激情又坚定执着,充满智慧又踏实勤恳。她坚信“好学生是爱出来的”,奉行赞赏教育,用心寻找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她提出“共情合力,同舟共济”的带班理念,重视学生的生涯规划和班级文化建设,鼓励每一个孩子参与班级管理。她精心组织班级奇葩说辩论赛、班级传统节日一起过、今天是你的生日会等班级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舞台。

作为学校青蓝工程青年班主任培训班的副班主任,王莹还手把手地帮助年轻班主任成长。她的第一个班主任徒弟已经成长为学校大小社团的首席指导老师,并成为了教研组长。如今,王莹已成为青岛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将在更大范围内传递她的爱与智慧。

教坛新秀崭露头角

青岛六十六中教师队伍中还有一批崭露头角、后劲十足的青年骨干教师。在今年青岛市“菁英工程”遴选中,六十六中3位教师申报,全部入选。其中,王璐璐任教14年以来一直保持教育热情,不断成长。她教学基本功扎实,注重构建生本课堂,提倡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兴趣。2018年她获得青岛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019年代表青岛市高中语文教师参加第一届全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得一等奖。期间,她还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参与多项课题研究,撰写的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小学时,我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老师,所以我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能照亮学生成长之路、充满正能量的好老师。”王冬梅从教10年,坚守教育初心,不断前行。在她的数学课上,她会让学生多动手、多展示、多表达,带领学生深刻理解知识运用的过程。2021年,她先后获得青岛市和山东省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她还喜欢探索新事物、新领域,2019年获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优质课微课二等奖,2020年获全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和信息化教学说课省级典型案例,2023年主持的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青年课题《概念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已立项。

英语教师高婷的成长之路同样一步一个台阶。课堂上,她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注重打造高效课堂。2019年到2022年的四年间,她一年一项亮点成果:2019年获市优质课一等奖,2020年开设市级名师开放课,2021年开设青岛市交流课,2022年开设青岛市公开课。她还积极投身科研,勇于探索,将教与研有机结合,主持省级课题研究1项,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课题1项,参加市级课题研究1项。

培育更多好老师

“学校特别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记得2021年有一次要出示全国展示课,前期磨课的过程中,校长也会参与并提意见,这让人十分感动。”王璐璐说,六十六中的老师们之所以发展劲头十足,是因为学校提供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土壤。

在这片土壤上,学校重视教学研究,倡导求真务实,激发了教师的发展热情。由校长相佃国主持的探究教学研究,二十多年来一直走在课堂改革的前沿,在引领学校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成就了一批批教师的发展与成长。

与此同时,学校还构建了完善的教师发展机制,提出“三工程一模式”的教师培养机制,即实施“敬业乐教、爱生奉献”为核心的“师德工程”,以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学习工程”,以“科研兴校”为发展战略的“科研工程”,以校本教研为主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在此基础上,学校着眼教师的职业生涯全过程,以“青年教师—菁英教师—骨干教师—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青岛名师、齐鲁名师”为链条,实施五大梯队培养工程,推进“雏鹰工程”“菁英工程”“领雁工程”“名师工程”和“教育家工程”建设,让处于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专业平台。

六十六中快速发展的教师队伍正是受益于此。未来,六十六中的校园将走出更多的好老师。

青报教育在线 王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