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一中赴北京研学三:一起走过风雨,经历值得记忆
摘要:7月11日,青岛一中研学团开始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三站,同学们来到了颐和园与中国科学技术馆,在风雨中大家一起经历洗礼,探索科技知识的奥秘,为本次研学活动的精神内涵赋予了新的意义。
青报教育在线讯 7月11日,青岛一中研学团开始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三站,同学们来到了颐和园与中国科学技术馆,在风雨中大家一起经历洗礼,探索科技知识的奥秘,为本次研学活动的精神内涵赋予了新的意义。
历史不容忘记,后辈应当铭记
上午八点,北京下起了中雨,但这丝毫没有阻挡同学们研学的步伐。大家来到了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作为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颐和园也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同学们在这里畅游昆明湖、勇攀万寿山,留下了研学的足迹。
“刚过正门,一股老北京的气息扑面而来,颐和园的历史辉煌悠久,当然,这里也有伤痕。”高一三班的周源岐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慈禧太后为了自己享受,挪用了北洋水师的军费修复颐和园,这段历史是我们不能忘记的。但颐和园作为古代工匠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值得后人好好学习。”
来自高一一班的孟宪非同学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他说:“我从小就知道一句诗,‘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但一直不知道昆明池说的正是颐和园的昆明湖。如此看来,乾隆皇帝在修建颐和园时也引用了古人的经典,这也表明我们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孟宪非表示,作为后辈,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身体力行地继承民族精神。
科技改变生活,也改变了国家命运
午餐过后,同学们来到了位于朝阳区的中国科学技术馆参观,在这里,大家相继游览了人工科技馆,物种起源馆,人文地球馆,自然生物馆。同学们不仅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变化发展,更积极参与到科技体验互动中,为自己的知识学习打开了新的大门。
“人类的科技竞赛最初是在陆地,后来的科技竞赛角逐于海洋,今后,航空也会成为科技发展更大的空间。”高一二班的王宋言钊表示,自己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飞行员,只有先成为飞行员才能进入航天员的预备队,今天在科技馆内看到了祖国各位航天英雄的身影及他们所用的设备,这让自己对追求梦想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
据青报教育在线现场观察,同学们对航天科技与自然科学领域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钱思源同学在接收采访时说:“在科技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当属人工科技馆。里面详细介绍了未来5G技术的使用,当初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船的实模,中国空间实验室内框和‘嫦娥’系列卫星(模型)。它们见证了技术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而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我们当前幸福生活的基石。”
在科技馆,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更为科学家们筚路蓝缕的精神所感动,青岛一中的石大山老师为同学们做了总结发言,石大山说:“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希望同学们牢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今后努力学习,做新时代的接班人。”
成为优秀的人,学会目标管理
来自北京大学的房存宝为青岛一中研学团带来了交流课程,房存宝从目标管理方面切入,为同学们带来了干货满满的学习经验。研学团的同学们在互动中向房存宝提出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细心听取了解答。
“房老师,您刚才说要让我们明确自己的目标,但是在平常的学习中,我的目标似乎只是考试考个高分,不知道这样算不算目标清晰呢?”面对周瑞成同学的提问,房存宝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目标氛围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周同学刚才提出的问题我想也是大家当前的共同现象,对我们目前来说,好好学习,高中拼搏后考个好大学固然很重要,但是读大学后我们会面临自己的整个人生规划,这样的长远目标也要提前明确,才能有助于自己的学习。”
何广亿同学说,平时自己在做题时会费尽心思解决难题,在问题解决后就总会奖励自己玩手机,但也因此影响了学习效率。房存宝表示,学习学累了会产生厌烦的感觉,其实这是大脑记忆饱和的生理现象,适当的放松不会影响学习效果,但是一定要选择正确的合理的放松方式,千万不要沉迷于游戏放松,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劳逸结合。
青岛一中研学团的带队副校长崔桂利说:“今天,同学们冒着风雨走完了颐和园,前几天又一起冒着高温爬了长城,可以说,我们一起走过了风吹日晒,三年后大家完成了高考再来回忆,这将是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青报教育在线 苏现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