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 小学

在青岛赫德小学,探寻何为教育的本质?

2023-05-22 17:37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在青岛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唤醒与激活孩子们的生命内驱,推动他们实现自我与未来的连接,从而促进生命自在、自如、自然主动地成长。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有人说,是学习知识,提升自我;是丰富精神内涵,培养综合素质;是一种投资,布局人生未来。

在青岛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教育更在于通过唤醒与激活孩子们的生命内驱,推动他们实现自我与未来的连接,从而促进生命自在、自如、自然主动地成长。

选择教育,就是选择教育品质;选择学校,更是选择孩子和家庭的未来。教育的品质和视野,决定了孩子精神世界的饱满,人文关怀的共情,以及能否拥有强大的内核,应对成长和未来的挑战。

青岛赫德学校小学部以“培养全球化中国人”为理念,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国际视野,通过个性化的课程设计、创新性的教育教学设计和项目化、生活化、跨学科整合的全课程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找到自我成长的最佳路径。

作为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学术扎实、文化多元、师资雄厚的未来学校,青岛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不断提升教育视野,打磨教育品质,拓宽教育边界,打造成为西海岸乃至青岛国际化教育金字塔上的明珠。

是一门慢的艺术

——种下热爱学习的种子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在青岛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学校以其融贯中西的教育思路,致力于打造自由不设限的教育空间,点燃孩子对学习的渴望和热情,满足他们本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保持与生俱来的创造力。

赫德小学除了达到中方老师与外方老师1:1的比例,还在课程设置上推动国家课编课程和学校个性化项目课程各50%的教学模式。谈起缘由,中方校长李虹霞告诉记者,“我们期望孩子在这里不仅获得知识,而是留存一生受用的学习力、合作力,创造力,以解决当下或者未来遇到的问题。”

以赫德学校闻名于外的“设计思维”课程为例,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将在英语、科学和主题课上学到的相关词汇、短语及知识应用到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能力。

走在赫德小学的班级长廊里,一个个代表着当地特色的亚洲建筑模型映入眼帘。模型的背后,是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充分了解当地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的学习过程,更锻炼了动手和协作能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赫德小学的中文课程以“全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引,涵盖国内大纲知识点,同时采用将科学、艺术、音乐等学科融合的主题式教学法。

在秋天的落叶里,学生们跟随舞蹈老师学着落叶的翩跹舞步,随着秋风一起摇曳;与美术老师一起展开一场“落叶重生”的再创作;并在语文课上把捡拾的细碎落叶,书写成平平仄仄的文学韵律。

作为青岛赫德小学部十分重要的一门主题课,四季课程在各门学科的融合教学下,以时间和生命的刻度,用思维和抚摸的感触,感受四季和轮回的变化,体验生命和自然的美。更重要的是将实践融于日常,开阔学生的思维以及探索世界的角度,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无论是拼音读写,还是共读一本书活动,赫德小学独树一帜的跨学科学习,让知识技能不再受限于单一学科的边界,而是彼此打通和融合。学生带着问题在具体的学科内容里找到答案,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培养形成系统性思维。

大至课程的选择,小至课本的阅读,青岛赫德学校强调学生自主的选择。从被选择到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选择带来自主和自由,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按照自己的节奏探索自己喜爱的发展路径。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深入挖掘自身潜力,赫德还提供百余种ECA课后选修课、社团、竞赛、研学项目等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内容涵盖运动类、艺术类和学科类,如:物理奥林匹克、AMC数学竞赛、网球、视觉包装设计、击剑、高尔夫、模型工业设计、棒球、书法、编程、英文公共演讲、意大利语、围棋、陶艺、商业世界等。

自建校以来,赫德小学在育人方式和教学实践上持续创新,实施个性化课程设计和项目化、生活化、跨学科融合的全课程学习方式,践行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全人教育的育人理念,发现每个孩子的天赋,成为最好的自己。

是爱与尊重

——自如、自在、自然的成长

教育包含“教”和“育”。“教,上所施,下所孝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虽其含义各有不同,但“爱与尊重”的核心始终未变。冰心曾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

“过去很多教育模式打着爱学生的名义,却是控制和机械重复,消磨孩子的学习斗志,使其觉得学习是责任,不再是为自己而学。赫德学校多元的课程和包容的理念,让孩子愿意去尝试,甚至是犯错。”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中方校长李虹霞说道。

在这里,学生既有星光熠熠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有试错的机会和避风的港湾。从老师到校长,他们的怀抱和支持每时每刻都能给予学生重新启程的信心,“不怕跌倒继续向前走,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十分重要,而我们就是要创造这样的氛围。”

让孩子们愿意走进校园、爱上校园,充满爱和惊喜的仪式感殊为重要。第一次入学、第一次上课、第一次写字,甚至是第一次发书,学校用尽巧思走进学生的内心,把学习的习惯和理念融入其中,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例如第一次发书,老师会让孩子们怀着虔诚之心,像是对待伙伴一样领取书籍。李虹霞校长介绍说:“我们会给孩子们介绍一个将会是他在世界上遇到的最聪慧、温暖和忠诚的小伙伴。它会解答困惑、永远支持和陪伴着自己。如果愿意,它会陪伴你走过小学,甚至是一辈子,永远不离不弃。”

每一间课堂也被赋予学校和老师的期望。小种子教室、小海豚教室,太阳花教室、贝壳教室,都寄托着老师对这间教室的寓意——希望每一个孩子像太阳一样明亮大方,像珍珠一样发出光彩。孩子置身其中便有了生命意义上的关联,像是回到家中更会安然自在。

在这里,尊重孩子们的每一项差异。得益于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细致入微的管理,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自一年级起便实行分层教学。小学部整体打散逐步提升学生英语能力、全员个性化课程学习、碎片化时间老师辅导小组学习,赫德学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滚动式管理,帮助学生补足短板、长板更长。

用爱浇灌学生成长,用知识托举希望。站上青岛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的讲台,来自全球的名师首先要通过的考验便是能否富有亲和力被学生所接纳。“见到孩子,老师就是一名天使,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把最灿烂的笑脸,最温暖的怀抱留给孩子。”李虹霞校长说。

是扎根本土文化

——面向世界与未来

创校至今,赫德学校一直秉持着“教育塑造人格”和“培养全球化的中国人”的教育理念,期望通过提供最适合中国学生的国际化教育,培养出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灵魂的未来型人才,助力全国教育发展,助力中国未来的发展。

“英语是未来社会大环境里必备的一项技能,但我们并不希望把孩子们培养成只会英语不会说母语的人。”赫德学校以此为办学初心,根植中国文化,采用新颖独特、灵动鲜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悦纳中国传统文化。

从一年级起,孩子们便开始接触有趣的小古文,积累凝练典雅的语言。到了中高年级,孩子们的古文积累量已经超过百篇,并开始用小古文写作,记录生活中的趣闻趣事。

课堂教学之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也承载着师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憧憬与向往。传统文化周、古法草木染、中秋诗会……一次次传统文化活动,也是一场场铺陈在历史长河中的思维之旅。

师资团队方面,学校中方老师负责语文、数学、传统文化,培养孩子们的中国灵魂;外方老师主教英语、科学、音乐、艺术、体育和设计思维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国际视野。

此外,每个班级单独配备1名中方班主任,1名外方班主任,1名中方助教老师,称之为“铁三角”教学组合。双语浸润式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文化之间游刃有余、从容自在。

在赫德小学,学生们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底,体验国际教育的精髓,通过多元文化的学习,培养国际化语言能力、沟通能力、思维习惯和国际视野,最终构建中国文化、国际特色的育人范式,成为国际教育体系的“中国方案”。

在李虹霞校长看来,每一个孩子都有未被发掘的热爱和巨大潜力,这也是赫德小学秉承的教学理念。未来世界瞬息万变,无论何时何地,“内驱力”都是他们直面未来,迎接挑战时的动力源泉。

而遇见赫德,便是幸福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