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中国教育需要一场系统跨越:从“以知识为中心”走向“以评价为中心”

2022-04-09 13:26 “中小学老师参考”微信公众号

摘要:创新有时候并不是造一个全新的东西出来,而是把本质的东西重新描绘一遍。

01

中国教育的本质问题,是教育资源匮乏吗?

我在宁夏的乡村学校待过,也在可能是全国最好的中学之一——上海中学待过,这些经历让我觉得,其实学校里很多东西是非常相似的,包括怎样去激发人、老师间如何合力等等。

很多人提到乡村学校就会想到资源的落后,但真正走入乡村后,我觉得这不是根本性问题。

一方面,现在乡村学校的硬件条件确实越来越好了;另一方面,教育的本质是靠资源来堆砌吗?一定不是。

我在宁夏那所乡村学校支教时,看到了很多很美好的场景。就算在乡村,有的孩子在家里的墙上,也享有一小块“学习园地”。以前没有暖气,学生们都要烧炉子,校长因为怕孩子们煤气中毒,就等学生们睡了以后仔仔细细一遍遍巡校,真的是“爱校如家、爱生如子”。老校长既是孩子的校长,也是孩子的爸爸当年的老师。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都是教育很美好的样子,让身处其中的我也觉得时光很美妙。 给上海中学的孩子上经济学课时,第一课,我们就要讲“资源诅咒”,它其实就是在讲,不要以为拿着很好的资源就能把一件事做好,你自己如何看待它、如何将世界作为资源来解决实际问题,更为关键。这和在乡村中学,我们要传递给孩子的东西,是一模一样的。 我自己回想我的学校经历,觉得那时候也没有特别强调资源。有些东西是大人觉得好,一些把教育行业做成服务行业的人很容易去服务家长的妄念,但究竟哪些对孩子成长更重要?

当意识到教育的本质不在于资源的富足或匮乏后,我就在想,是不是有真正的 “通用”方法来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创新有时候并不是造一个全新的东西出来,而是把本质的东西重新描绘一遍。

02

仅仅“以学生为中心”,为什么不够?

我们在理解整个教育时,其实有4层不同的框架。这个框架并不新,在2000年就已经被提出来,我们在观察一个人对教育的理解时,就可以拿这个框架看他关注的究竟是哪一层。

第一层是“以知识为中心”,主要讨论某个知识该不该学、未来需不需要这些问题。 再往下一层,到第二层,很多人会反思这种模式,说要“以学生为中心”,按这种理论,小班或者一对一是最好的,但实际上我们知道并非如此,这依然不是教育的全部。原因是学生是需要在一个共同体中成长的。 这就到了第三层,以共同体为中心。现在学校在做创新的时候,已经走到 “以共同体为中心”这一层。比如十一学校和九渡河小学的例子,借助当地村子给学生们提供校内外活动的机会,邀请村民们来教小朋友做豆腐,就是通过对社区的重构让教育重新生长。 很多创新学校都能做到“以共同体为中心”,但是到了高中还想把这种模式执行下去,一定要做到“以评价为中心”,不然就会非常容易弹回“以知识为中心”的第一层。

中国人都会讲,高考是个指挥棒,如果最后评价不清晰,其他所有东西都是空中楼阁,扎不下去。

恰恰,评价是老师最不擅长的事。

而让人欣喜的是,借助技术思维,评价这件事,有可能被解决。

03

技术思维,让解决“评价”这个卡点变得可能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巨头现在很愿意去做教育,我在和美国一些教授交流的时候也会很好奇,美国的互联网巨头们是如何做教育的呢?

他们就提到了大家很熟悉的一家互联网企业——Facebook。Facebook本来要给美国一所叫做Summit的学校捐钱,后来学校说不如捐工程师。

Facebook的工程师并没有盯着一个老师琢磨怎么提高他的工作效果,而是先问了一个问题:老师的工作卡在哪里了?

其实,技术很容易服务一些大而空的东西。假使现在有一个非常豪华的技术团队贴身观察我的工作,然后基于我的工作习惯设计一套系统,这套系统就真的能帮助我变得更好吗?其实未必。因为人往往会回避自己不擅长做的事,那套系统虽然本意是想赋能我,但它可能让我一直在回避我的缺点。

这有点像通水管的思维,如果不改进卡点,而把不卡的地方效率改进得特别高,整个系统会被越改越糟,最后直接崩掉。这也是现在学科类培训机构会被叫停的原因。技术要让教育变得更好,一定是在突破短板,而不是简单的用户思维,然后绕开系统的短板走。

问任何一位专家型的老师,老师们的工作往往卡在了哪里,他都会回答你:评价。Facebook就说OK,那就先找做评价最厉害的人先做套工具出来。于是找了斯坦福认SCALE中心,一起做出了一整套认知能力量规,这套量规就成为老师被赋能的一个重要形式。

从水平0一直到水平8,3年级到12年级都通用。

这些标准,也是探月衡量学生认知能力的重要标准,每个探月的学生最后会拿到一张MTC成绩单,里面就包含对认知能力的评价。 MTC,它强调“以终为始”,在素养全人教育的全过程中,要时时刻刻想着要拿出一份新的“素养成绩单”。这份成绩单没有全世界统一的标准,它不以ABCD或者是GPA分数等简单维度呈现,而是要由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证据和的标准之间的相应匹配来呈现。它是数据化、互动性的,可以支持大学招生官进行“点击”,从而更立体地判断这个学生。

MTC官网成绩单样张

04

国家层面,也已经把评价作为改革重点!

令人鼓舞的是,国家现在也在大力推进对教育评价的改革。今年两会开完之后,教育评价变得尤其热门。

国家去年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到了4句话,“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这4句话是非常关键的4个抓手。 

首先是“改进结果评价”。我们之前的纸笔考试,考90分钟,最后只能给出分数。那现在能不能给出维度,对写作、阅读能力等等都出一个评估报告?

另外是“探索增值评价”。我们之所以逃不脱内卷,是因为逃不脱把人和人相比。那么,现在我们能不能建立一套增值评价体系,来考察这这一拨生有没有变得更好、变化的速度如何?

其中的难点是,以怎样的尺子来考察“增值”这件事。如果仅凭学校考试的分数,并不可靠。学生这次考了60分,下次考70分,说明不了他的进步,因为老师完全可以这前一套题出难一点,后一套题出简单一点。

什么是更恒定的尺子呢?从人口统计学的意义上来说,今年出生的孩子与去年出生的孩子整体比,能力是差不多的,所以我们其实可以用以往积累的常模来衡量孩子的成长。

就像哈佛的录取结果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标准,假设一个孩子目标是哈佛,他可以拿哈佛的录取结果倒推,以往的录取的孩子在九年级应该考到什么分数,如果低于这个分数,就可以考虑是不是应该调整预期。整个升学过程是一个长跑,那个相对稳定的标准,会给你提供区间配速的建议,也避免了直接把学生和学生相比。

增值评价这件事情很有难度,但国家已经准备要“探索”它。

下一个是“强化过程评价”。比如,我们初中在学习写作文,到了高中还在学习写作文。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有哪些累积的变化?

过程评价强调,学生从不会写作文到会写作文的过程非常缓慢,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表现,不同阶段的老师要合力、持续地对学生前后表现进行反馈。如果初中语文老师给学生的写作建议,在他的高中老师看来也是好建议的话,这就是好的过程评价。

最后是“健全综合评价”。它在国内高校录取所参考的综合评价数据已相似了,不能帮助高校更好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学生,我们需要一个更全面、系统的动态评价体系。

这也是MTC评价体系可能会对中国有借鉴意义的地方。可以看到,这4句话的措辞都用得很精准。国家的政策绝不是空话,后面都会探索着往下落。 

05

难的不是技术,而是基础设施

“MTC大中华区我们有这么一句话:得评价者,得素养。现在看上去是各个国家都在提素养教育,实际上真正比拼的是各个国家在原有教育体系中长出的评价能力。

推进“以评价为中心”,其实重点不在于表现性评价这套技术有多么难,而是怎样去搭建基础设施、体制机制让它运转起来。就像阿里巴巴提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但他不是一家店一家店去教他们做生意,而是做了淘宝、支付宝。

美国之所以能够强调评估,是因为它已经有专门的网络来提供基础设施。就像在中国开一家餐馆,你不用考虑怎么送外卖,因为已经有外卖公司来提供网络。

但中国现在还没有搭建起支持评估的基础设施。这套基础设施究竟要怎么搭建起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自己是教社会科学的,对我自己最近的工作,最有启发的一个历史时代是工业革命。提到工业革命,大家都会想到标志是珍妮纺纱机。但在真实的历史上,最先发明珍妮纺纱机的那个人,结局是非常悲惨的,他穷困潦倒,而那些最早掌握珍妮纺纱机技术的工人,也并没有成为播撒新技术的星星之火。因为工革命从来不是一场技术革命,而是一场制度革命,观念革命。只有搭建起了制度,才能让这些技术更好地普及。

而等和技术革命相配套的制度革命发生,已经过去了几乎一代人的时间。同样,表现性评价这项技术并不难,但如果背后的体制和基础设施不起来,就可能让最早掌握表现性评价的这一批老师再多等一代人的时间。

06

结语

曾经在参加云南昆明的一个活动时,我机缘巧合,遇到了一位资历很深的一线小学老师。见到她我感觉像见到了30年后的自己,她那时对我说了一句话,大概意思是,中国老师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那就是举一反三,这个优势一旦用起来,一切皆有可能。

关键要想明白的是,既然老师们擅长“举一反三”,那么我们要“举”的这个关键的“一”,究竟是什么?它一定是评估,一定是标准。对我来说,如果真的想在30年后让这些变化发生,那就去做。

我很喜欢一个词叫“坐树不言”,这个是我在宁夏支教的时候,从老校长身上学会的,而且我住的小屋子前面正好就有一棵大树。这成语的大概意思是,打完仗之后,一个人坐在树下,看着大家论功行赏,自己不邀功。

这也是我自己的态度,只要目标达成,我就很开心,即使论功行赏没我的份儿,我觉得也挺好。关键是事情成了。

作者 |  王慧、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