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 小学

青岛重庆路第二小学:传承家风家训 弘扬传统美德

2021-05-11 09:17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青报教育在线讯 为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家庭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场所,家训家规充满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报教育在线讯 为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家庭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场所,家训家规充满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青岛重庆路第二小学三年级二班全体同学参观了青岛市清廉家风馆,进一步了解优秀党员的清廉家风故事,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同学们步入展厅,“清廉之岛,家风咏传”八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帘,再看上面一个繁体的“家”字——家是阻挡风雨的屏障,是爱的港湾,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风气,是支撑这个家庭的重要组成。

怀着对家风的景仰,同学们来到了场馆的序厅。“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好,则政风清;家风浑,则社风浊。立好“家风”这面镜子,照清自己,辐射他人,才能为社风、民风“正衣冠”,匡正坏风气。同学们看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几位伟人的家风。毛泽东教育子女“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久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作为国家总理,平日里将国家大事整理得井井有条,在家规方面也有著名的“十条家规”;别人家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到彭德怀这里变成了“近水楼台不得月”,彭德怀的侄子是深有体会;不讲特殊的朱德与一家人约法三章,将接班不接官作为家训教导子女……同学们一字一句认真学习,透过这些永不褪色的红色家书和革命家风,汲取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在随后的清气满乾坤、丹心照汗青、清廉在岛城几个展厅分别展示了以王吉、郭琇等廉吏为代表的青岛传统家风;以邓恩铭、王尽美、周浩然等革命先驱为代表的红色家风;以杨乃琛、王炳交等先进人物为代表的新时代家风。有人如王祥,“卧冰求鲤”使其作为“二十四孝”之一广为人知,在寒冷的冬天为继母在冰上捕鱼,其心让人感动,其作为让人敬仰;有人如管凤娥,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老人,悉心照顾植物人儿媳两千多个日夜,苏醒过来的儿媳一句“妈妈真好”让人泪目,不是母女,胜似母女,人间大爱超越血缘。一路走来,同学们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家风故事,带领着我们领略古代先贤、近代先驱及当代楷模的各种良好家风,感受到几千年来中国清廉文化的历史传承。

通过参观学习,同学们对家风的认识有了更新的体会,作为我们年轻的一代人,如何营造一个好的家风呢?

首先是和谐的家庭关系,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说明了家庭环境对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根深蒂固,父母应该对孩子起着榜样作用,帮助孩子塑造健康的价值观。

其次,浓厚的学习氛围。无论父母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热爱学习,崇尚知识,让家庭充满学习氛围。以身作则,带着孩子一起学习。

最后,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家庭中,父母应有正确的价值观,明辨是非、尊老爱幼,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参观过程中,我们三年级二班的表现获得了场馆工作人员的一致高度赞扬,懂礼貌、有秩序,公众场合不大声喧哗,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家风基础,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优先从较高层面去考虑个人的得与失。

通过这次参观,不仅使同学们领悟了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它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灵,而且让清廉基因在心中生根发芽。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更要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家风,让小家建设与国家建设同步进行,更要将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共同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而努力,让家风发挥出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巨大价值,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