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到1012:青岛海山学校2025届高考书写"低进优出"海山答卷
摘要:2025年高考成绩揭晓,青岛海山学校以一连串亮眼数据惊艳岛城教育界:53名学子突破600分大关,最高分达664分;普通班本科达线率飙至96%,特招线达线率稳占70%;艺术类考生文化课达线率98%,美术...
2025年高考放榜,青岛海山学校以53名学子突破600分,1012人被本科院校录取,150人跻身985、211及双一流高校的成绩,创下岛城民办教育的转化奇迹,其"尊重差异、精准培育"的实践,为青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数据跨越:民办教育转化力的青岛实践
53名学子突破600分,创学校30年办学新高。
150余名学生叩开985、211及双一流高校之门。
1012人本科录取,较2022年入学时仅76人达二类高中线的基础,实现14倍增长。
教学楼走廊里,一张张崭新的录取通知书在阳光下铺开,像一片生长旺盛的向日葵田。
多元成长:分类培育的成才图谱
顶尖工科院校录取21人,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领域集结精锐。王长歌攥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指腹摩挲着校徽上的飞机图案,耳畔仿佛响起实验室里示波器的嗡鸣;边永鑫收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通知时,课本上密密麻麻的演算公式突然变得鲜活;王锐拆开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专业本硕博连读的录取通知书时,草稿纸上航天器的设计草图仿佛有了升空的动力——这些都印证了学校科技创新培养体系的成效。
王锐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专业(本硕博连读)
艺术生尽数踏入顶尖艺术学府,覆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八大美院及中央音乐学院等四大音乐学院,其中美术设计领域录取人数超过六成。2022级17班表现突出:美术统考无一人落榜,240分以上高分者超九成,文化课与本科录取实现全通过。陈昶文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窦锦鸿中国美术学院、李佳彦、王嘉安则成功叩开中国传媒大学之门。这些鲜活的成长轨迹,清晰勾勒出学校艺术教育体系精准培育的实践路径。
山东大学录取杨子毅等12人,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大等涉海涉农专业录取势头强劲。邴钰翔的山东大学通知书上,校徽里的群山和海面图案格外清晰;高晟然捧着中国海洋大学的通知,仿佛听见了实验室里海水循环系统的滴答声。
邴钰翔 山东大学
精细管理:“低进优出”的支撑体系
“精细化管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面对2022年入学时的生源基础,学校坚持“精细化管理”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通过知识体系序列化清单梳理学科要点,依托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内驱力,最终实现近九成的学生考入理想本科大学。教务处档案柜里,2022年的生源登记表与2025年的录取统计表并排摆放,纸页厚度的差异,见证着教育的无限可能。
“一生一策” 成长档案为学生赋能。晚自习的办公室里,李老师正用红笔圈出学生试卷的薄弱点,旁边的档案册记录着该生三年来36次临界生辅导的点滴进步。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是海山精细化管理最生动的注脚。
"严爱相济"筑牢成长根基。德育学分达标率100%,学生人均志愿服务120小时。礼堂展示墙上,整齐排列着学生们的志愿服务登记册,泛黄纸页上的稚嫩笔迹,记录着养老院里老人们的笑声,社区广场上义卖时的吆喝。
价值启示:为青岛教育提供 “海山样本”
海山学校用三年时间,将二类线生源转化为双一流人才,验证了"尊重规律+个性发展"模式的普适性。在“走进海山学校暨民办普通高中教学工作会”上,校长王世杰分享办学经验时提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种子,我们要做的只是找到合适的土壤。”话音未落,掌声已起。
在青岛教育多元化发展的版图上,海山学校用 1012 张录取通知书证明:真正的教育,是让每粒种子在合适的土壤里长成自己的巅峰。这既是76到1012的数字跨越,更是民办教育对“有教无类”的时代诠释。
青报教育在线 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