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孩子说话的语气,会成就孩子,也会毁掉孩子!
摘要:孩子的父母也意识到了,可能觉得这只狗太大,怕伤到自己的孩子。妈妈也快步跟上,这时候爸爸在后面大声喊到:“站住,想死呢,回来!”小家伙好像没有听见一样,摸摸狗,笑的咯咯的。
昨天晚上,下班回来,刚进入小区。看到一家三口散步,孩子看起来3岁左右,小男孩却突然跑起来,我抬头看,孩子估计是冲着迎面而来的大黄狗才跑,我感觉到孩子非常喜欢狗。孩子的父母也意识到了,可能觉得这只狗太大,怕伤到自己的孩子。妈妈也快步跟上,这时候爸爸在后面大声喊到:“站住,想死呢,回来!”小家伙好像没有听见一样,摸摸狗,笑的咯咯的。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狗会不会伤到孩子,看到狗很温顺,而且孩子被妈妈抱走,心也落下了。第二感觉这位爸爸爱子心切的心情能理解,但呵斥、命令孩子的方式,非常不妥。
相信身边很多爸妈,都犯过类似的错;或自己的原生态家庭,经历过父母的高压。
下面这个场景,很多父母看到过、经历过:
晚上8:15了,孩子还在玩芭比娃娃,丝毫没有睡觉的意思;妈妈提醒过孩子之后,孩子还没有起身洗漱要睡觉的意思。
妈妈会告诉孩子:“乐一,8:30了,马上睡觉去。”
“不要,妈妈,再让我玩一会。”乐一说着,手也没停下来。
之后15分钟又过去了,妈妈一边提醒着乐一,一边动手收拾玩具,同时命令孩子:“住手,你马上去给我洗澡,上床睡觉。”
熟悉的场景,很多家庭上演过,只是版本不同而已;事后孩子生气、妈妈后悔。
其实这个时候,要耐心和孩子沟通,给予指导。孩子正处于好奇、求知阶段,这段时间对芭比娃娃痴迷,身为妈妈,我们需要的是尊重孩子和理解孩子,最好是坐下来陪伴她。而不是命令、打断孩子。
我们尽量少用这种口气和孩子讲话。尤其是“你给我听着!”“住口”“别乱动”“磨蹭啥,快点”,等警告、责备的话。我们更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指导他,比如:“宝宝,你在玩5分钟,就要洗澡睡觉了。”先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孩子内心的抗拒会减少很多。
没有人喜欢权威的相处方式,即使表面上服从了,内心也是抗拒的。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年龄小,但孩子内心是期待父母能够平等的对待自己,不愿意听到父母命令自己,更不喜欢被强硬的方式停止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父母命令自己停止做的事情,心中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反抗行为。
我身边有个朋友A君,她父亲是个非常“擅长”发号施令的人,控制欲极强,经常指挥A君去端饭、洗碗、拖地、倒水,若有不做或者不满,A君的老爸就说“我是你爹,让你干点活,你还不乐意。”“我这么做也是为你好,不识好歹,白眼狼”。以至于已经生儿育女的A君,到现在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父亲,不能释怀。
我们做父母的以为自己有权利、或冲动的时候呵斥、命令孩子,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具有自主意识,这种特殊爱的表达方式,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和独立意识,从而影响亲子关系。久而久之会压抑孩子的自主意识,孩子长大成人后毫无主见、卑怯懦弱;成人后,也会对父母言听计从、逆来顺受;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