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是你的“旧思想”
摘要:我们身处的世界日新月异,在遥不可及的未来,世界将会变得怎样不同,我们无从得知。孩子长大后,也终将独自面对未来的新世界。
我们身处的世界日新月异,在遥不可及的未来,世界将会变得怎样不同,我们无从得知。孩子长大后,也终将独自面对未来的新世界。
如何让孩子明白自己这一生的使命和目标,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拥有立足于未来的能力呢?
我们不能固守成规,更不能让自己的旧思想束缚了孩子未来的发展。我们给不了孩子未来,只有让孩子拥有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他才能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更好的未来。
最近读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书,其中包括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和赫拉利的《未来简史》。
一本说历史,一本讲未来,不得不感慨,世界变化真快,短短几年,就恍如前尘隔世。
实在无法想象,若干年后,当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我想,那一定是我完全陌生的。
我深深地惶恐,并开始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
我总是努力教给她许多经验,以过来人的姿态指导她的生活,却忽略了在大多数实际生活中,经验从来都是不完全的。
可面对未来的不可知,这些经验,尤其是思想方面的认知,却显得如此局限。
我在读前腾讯副总裁吴军老师的《大学之路》时深有感触,其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
“教育中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用上一辈的思想教育当下的人,去迎接20年后的未来。”
是啊,人们接受新思想的动力总是不如坚守旧思想,但孩子是属于未来的。
旧思想像个盒子一样禁锢着我们,但孩子天生是开放性的,他们充满好奇,他们天马行空。
可我们却常常本能地用经验去限制他们,告诉他们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最终孩子也会像我们一样,成为“盒子里的穴居人”。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在长大之后,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价值观是怎么样的,也没有欲望去探索,只是一味按规则机械地生活。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孩子的,绝不是这样一个束缚他们的盒子,而应该是立足于未来的能力。
我们不应该用自身的思维惯性,给孩子设定太多的条条框框,而应该培养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就好比给电脑安装一个windows,这个操作系统是包容性的,可以任意安装各类软件,解决不同的复杂问题。
我很庆幸能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并时常反思。我想,未来在对女儿教育中,我会努力这么做——
首先,放下爱说教的大人架子。
我想很多家长都有这种“毛病”,总是会不自觉地“纠正”孩子,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是标准答案教育。
比如,碗是用来吃饭的,孩子想拿去装沙子,我就会说不可以;孩子洗澡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的毛绒玩具一起洗,我还会说不可以。
我总是不自觉地对孩子说了很多不可以,因为我是大人,我觉得有义务去纠正她的“错误”,而且这个错误在我看来是这么地明显。
但我当时当刻并没有认真地去思考,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我甚至没有给过她表达的机会。
这种纠正孩子不会理解,就像我们也不理解他们一样,还有可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不好的,做什么都不对,打击孩子的自信,降低孩子的自我接纳度。
我们需要学会与孩子做朋友,用平等的视角去尊重,理解并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
突然想起《小王子》,虽然已经跟孩子一起听了很多遍,但现在才突然明白过来小王子说的话——
“你们这些大人真奇怪!”
“难道弄清楚花为什么会长那些没用的刺不重要吗?”
“难道羊和花之间的战争不重要吗?”
这些疑问背后,是孩子对大人多么深的失望和无可奈何啊!
孩子是独立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但仅仅就因为他们小,所以想法就要被忽略掉,这是多么悲伤的事情。
第二,从对孩子的知识灌输转向思维开发。
我们总认为孩子读书、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学校会以此为主要标准来对孩子进行评判,就连“特长”也要以考级来论。
如今的教育在教授孩子知识方面几乎倾注了所有的注意力,但是往往却忽略了,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帮孩子发展思维技能,习得学习的方法,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有解决未来生活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问题的能力。
当然,掌握足够多的知识也很重要,这样才能为他们的思维发展提供更多的论据支撑。
只是我们要明白,成绩好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生活。
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高分低能儿”吧。
思维能力的范围太宽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发散性思维能力和联想性思维能力。
因为这两种能力都与孩子的创造力密切相关,而创造力就是立足于未来的能力。培养孩子发散性思维首先要丢弃“标准”。
我们要多问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比如:
装玩具的盒子除了可以装玩具还可以干什么呀?
《逃家小兔》里的小兔子除了变成小鱼,小鸟,小花逃走还可以怎么逃走呢?
一根枯树枝可以用来做什么?
……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孩子必须思考,需要根据问题和其他看似不相关的信息进行匹配、连接。
这就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由一点展开,可以无限发散。
发散性思维可以让孩子的思想更加开放而不固化,对变化的适应度更好,能看到更多可能。有人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多可能,我深以为然。
联想性思维能力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另一个关键。
创造力并没有那么神秘,加州大学的西蒙顿教授在研究了科学家的创意过程后发现,那些所谓的新创意,其实都是来自于人脑对旧知识进行的几乎随机的重新组合。
苹果的乔布斯也曾经说过,所谓的创造力就是把东西连接起来而已。
把看上去毫不相关的几样东西放到一起,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联想思维能力。
日常的生活学习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联想对象,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小游戏开始帮宝宝刻意练习联想思维能力。
我家女儿还太小,所以,我会带她从比较简单的联想开始,比如:
橘子和苹果有什么共同点啊?手表和手机有什么共同点啊?兔子和狗狗有没有哪里一样啊?等等。
通过联想,这些原本在孩子头脑里独立的物体就会建立联系。慢慢地,孩子就能够进行更复杂的联想,他会发现很多事物之间的共同点。
世界上的许多真理,也不过是无数经验的共同总结而已。
孩子能够通过联想,学会事物背后的规律,他就会习得一种方法,而不是单薄的知识信息。
第三,要有为了孩子与所有人对立的勇气。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因为他们甘心被世俗的观念绑架,随波逐流。
他们无法容忍孩子的不乖,无法理解孩子的异想天开,更无法在别人都上补习班的时候,安心带着孩子看风景。
当我们的想法与大多数人无异时,那结局也很可能是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员。
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下,我们可能会感到迷茫,但我始终坚信,一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获得快乐以及更好地迎接未来的能力。
如果现实的情况与这个目的相违背,我希望自己有足够的勇气与这个世界作对。
对于我的女儿,只要她品质好、健康快乐、不违法,她可以不乖,可以天马行空,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
谁知道未来究竟是哪件事会成就她呢?
很多家长都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关键真的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长。
吴军老师说:“我一直反对关于教育的起跑线一说,如果说有落后在起跑线上的那个人,那个起跑线就是他们的家长。”
我不希望我是那个落后的起跑线。
最后,用几句纪伯伦的诗来结束我这些零碎的,还有点不成熟的想法: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