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大学“八年制”时代,要来了?

2024-08-21 19:49 软科荐校

摘要:“本博贯通”曾被媒体评为“2023年高等教育10大热词”之一,今年以来,频频出现在多所高校的招生简章中。如武汉大学4月新开设的雷军班在招生介绍中宣称:“可100%具备保研资格”。哈尔滨工业大学相继在6月宣布“探索6-7年内完成本博贯通培养的新路径”。据新京报6月16日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新增四个本博贯通试验班,施行八年制培养。本博贯通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学业选择。

在我国当代教育的广袤天地中,一场名为“本博贯通”的教育改革创新浪潮,正在众多顶尖高校中兴起,它逐渐突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向更多的专业扩展……

“要不要本博贯通?”有人认为,毕业就是博士挺好的。也有人觉得,念八年大学会不会时间太长?

“本博贯通”曾被媒体评为“2023年高等教育10大热词”之一,今年以来,频频出现在多所高校的招生简章中。如武汉大学4月新开设的雷军班在招生介绍中宣称:“可100%具备保研资格”。哈尔滨工业大学相继在6月宣布“探索6-7年内完成本博贯通培养的新路径”。据新京报6月16日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新增四个本博贯通试验班,施行八年制培养。本博贯通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学业选择。

搭上学位的“直通快车”

什么是“本博贯通”呢?通俗来说,它是一种“一体化长学制”培养模式,允许学生从本科阶段过渡到博士阶段,跳过传统的硕士阶段,直抵博士学位。

我国的长学制贯通培养,在医学类专业早有探索。由于医学学科的特殊性,不少医学类专业(如临床医学)较早采用八年一贯本硕博连读的方式。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本博贯通班,开始向理工类学科倾斜,并通常依托自身的王牌专业开设。如清华大学的“丘班”专攻数学科学领域;上海交通大的“钱班”旨在研究工程科学。

据不完全统计,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发布本博贯通招生计划。

学生若有意向进入本博贯通班,可通过两种方式报名,一是高考后的志愿填报;二是入学后的大一新生选拔。如武汉大学今年开设的“雷军班”首次招生,计划选拔30名精英学子。其中,面向高考招生15人,在全校大一新生中选拔15人。

相比于传统的本硕博分段式培养(4+3+3=10年),本博贯通的学习周期更短(8年左右)。大多数学校采用“3年本科+5年博士”或“4年本科+4/5年博士”学制。部分学校会在本科与博士阶段之间设置1年的衔接课程。如华南农业大学“新农学创新班”实行“3+1+4”的培养模式。学生前三年完成本科阶段的主要课程,最后一个学年还要修读22学分的本博贯通专业课程,为攻读博士做好衔接准备。

因此,“本博贯通”教育模式的最大优势,便是效率高。它直接减少了学生完成学业的总时间,使其能够更快完成博士学位,更早进入职场或学术界。对于普通学生来说,他们可以直接跳过两个重大的人生“十字路口”(本科毕业的分界点和硕士毕业的分界点)。同时,该培养模式的密集性质促进了自身的自律、坚持和时间管理等个人品质的发展,使学生在寻求学术、研究或行业职位时往往具备更大竞争优势。

点燃“科研之火”

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客观地说,本博贯通的教育模式更加适合那些早期就表现出明显学术研究兴趣和潜力的学生,并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高质量的科研创作环境。

本博贯通具备高选拔标准的特点。毫不夸张的说,能进本博贯通班的学生往往有着“学术大佬”、“科研学霸”的称号,这是因为本博贯通培养模式有着较为严格的准入准出机制。

学生在本科阶段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展示出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优异的学术表现,通过一系列评估和考核,如科研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测试,以证明其适合直接进入博士课程。

据了解,北京交通大学詹天佑理科试验班的直博条件对考生个人成绩的要求并不低,百分制考试不能有不及格,五级制最多1门;加权平均分不低于80,英语认定分不低于70。若不符合要求,学生将仅以本科生的身份毕业。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的本博贯通培养实行多阶段的动态分流补入机制,规定本博贯通的学生如果挂科或加权成绩低于80分,会被分流到普通班进行学习。

同时,学校往往为本博贯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经费支持、顶配师资力量和科研硬件设施,使其拥有顶尖资源

据介绍,武汉大学的雷军班实行小班教学,为学生配备最优师资,学生从学校优选导师库中选择学业导师,并聘请企业界知名创新创业导师和行业顶尖工程师,共同组成导师团队。学生享有更丰富的教育资源:优先赴头部企业实习;专项经费支持100%参加国外研修、游学以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等等。

挑战与未来

有学者评价,虽然本博贯通这一模式保证了科研的连续性和专一性,但也可能造成学习科研环境的相对封闭,禁锢学术思维。

对个人而言,将学生留在本校、8年时间从事同一固定领域,或会大大增加学生选择的容错成本和后悔机率,也对学生的毅力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学生能否长期坚持学习下去是一个巨大的风险挑战。

因此,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在中国科学报的一篇报道中提出:“本博贯通更理想的做法是跨校、跨学科培养,强化学生的学缘异质性本真的教育需要把学生的眼界打开,让他们看到更优秀的导师在哪里、前沿在哪里、问题在哪里。”

2022年以来,北京协和医学院相继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签署协议,合作开设“协和医班”,按“4+4”本博贯通模式进行培养,使非医学本科生也能学医,目的是培养兼具多学科背景的,医理、医工交叉融合的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

本博贯通模式在某些学科领域提供了加速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可能,也引发了对现有教育体系适应性的深入思考。“时间才是有着最大发言权的一方。”未来,本博贯通模式仍需在高等教育领域不断摸索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