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学习技能

真正优秀的父母,都是孩子生命里不动声色的摆渡人!

2018-08-13 14:11 一日一度

摘要:“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人不是生来就会做父母的,但父母却是人这一生之中最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聪明的父母,是孩子生命里不动声色的摆渡人,他们绝不会替孩子决定该从哪里上岸,只是无声无息地划动船桨,告诉孩子风浪袭来之时,应该如何挺直脊梁去面对,如何抵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01

作家叶圣陶曾说过:“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合肥张家是身世显赫的大家族,而从九如巷走出来的这四姐妹,无一不是头冠耀眼的明珠。

她们虽然出生于富贵之家,却没有沾染任何陋习,个个蕙质兰心,气质出众。这都离不开一个人的熏陶,那就是父亲张武龄。

1906年,17岁的张武龄与扬州大家闺秀陆英成亲,随后相继生下了四个女儿。他不给女儿们起花花草草的名字,而让每个女儿名字里都带两条腿:元和、允和、兆和、充和。无非是希望四个女儿长大后,都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得更远。

辛亥革命后,他举家迁往上海,一是为了回避庞杂的宗族事物,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二是为了离开闭塞落后的安徽,让她们从观念上取得进步。

张武龄饱读诗书,家中所有藏书都分好类目,其中不但包含经典古本,也有不少五四后的新作。四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子,从小就可以任意取阅藏书,从阅读中汲取快乐,了解人生。

张武龄并不只教她们古文,也让她们学算数、唱歌、体操。他从不干涉老师的教学,给女儿们最大限度的自由,尽量让她们挖掘自己的喜好,以及个人发展的空间。

中学全能冠军张兆和

张武龄一生最恨赌钱,有一年除夕,孩子们和工人,聚在一起丢骰子、玩儿骨牌。张武龄看到了,很不高兴,但并没有责骂几个孩子,而是谈了一个有趣的条件:“如果你们不玩儿骨牌了,就可以跟着老师学唱昆曲,我就给你们做漂亮衣服。”

此话一出,马上兑现,立马给孩子请来了老师。从那之后,张家四姐妹,每周都在书房学唱文人戏。

张武龄把儿女当成朋友,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和天真想法,一一与孩子们分享。他专门在家里造了一座小戏台,凳子和木板搭起来,铺了地毯,供女儿们演唱昆曲、尽情展示。

五四后,接受新思想的张武龄,不满足诗书传家,立志办学,创建乐益女中,带全家搬进去。但他一直不肯接受外界资助,为的是保持学生个性和独立人格,害得每年开学,女儿们学费都不够。

虽然别人笑话他傻里傻气,四个女儿却以父亲为榜样,学会了培育一颗美丽的心。

充和手书

一个好的父亲,会用爱去感染子女,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在诗词、昆曲的影响下,小女儿充和后来在哈佛、耶鲁等世界著名大学教书法、昆曲,被世人誉为民国最后一个才女。

大女儿元和抛弃时代偏见,嫁给昆曲名伶顾传玠,婚后,虽遇艰难世事,却不离不弃。四姐妹各有各的坎坷和波折,但都淡泊名利,不慕虚荣,人生遭遇磨难,仍旧坦然处之。

父母者,子女之人生标杆是也,父母想把子女教育成什么人,首先,自己要成为那样的人。

02

宋氏家族的三子三女,其荣光离不开家族的背景,也离不开父母的悉心培养。父亲宋耀如是个传教士,从一个平民变成民国巨富,倾尽家财支持孙文的革命事业。

母亲倪桂珍来头就更大了,出生于生活优越的书香世家,思想开放,拒绝缠足,在宽松、开明的家庭中长大,养成了自己的主见和个性。

为了让孩子安心成长,宋耀如特意在郊区购宅,门前有溪流,后面有菜地,四处都是供孩子撒野的场所。宋耀如提倡孩子释放天性,让他们亲近自然,启发想象。

有一次孩子们疯得太狠了,跑到农夫的庄稼地里钻来钻去,农夫找上门,宋耀如赔礼道歉,赔偿后说:“如果他们还跑去玩儿,请不要惊吓到他们,我会教导的。”

他还特意买了一箱子皮球回家,鼓励子女们把球踢得到处都是。不管事业多么忙、时局多么乱,他都要抽空回家陪孩子踢球。

对于六个子女,宋耀如从不吝啬赞美,亲自订购大量的英语读物,培养他们画画、写作、演讲,还专门在家里开辟一面墙,把他们的作品展示在上面。一旦朋友来访,就邀请上前,当着孩子面夸奖他们的奇思妙想。

音乐对三姐妹的气质影响极大

相比之下,母亲倪桂珍,用的是“严于礼教”之道。三姐妹小时候的启蒙教育,都由她这个“严母”来完成,疯可以疯,该有的规矩也要有。

在宋家,饮酒、赌博决不允许,吃饭、睡觉、坐立起行皆有规矩,不能因为家境优越而自我放纵。她教孩子们绘画、弹钢琴,专门请人来教她们针线活。

身为基督徒,倪桂珍乐善好施,经常去给穷苦家庭送粮食。她虽然不了解丈夫的事业,但宋耀如花巨资支持革命,倪桂珍一生从来没有怨言。这些细节,都深深影响着子女。

到了学龄,她送孩子去寄宿学校,让她们懂得自立、自强、自爱。宋蔼龄5岁寄宿,16岁出国念书,宋美龄出国时甚至不到10岁,从小就富有主见。

03

父母之于孩子,就如世界的一扇窗户,打开这一扇窗户的目的,是让他们去看、去听、去想。父母给孩子的应是一幅画卷,至于画卷中,哪一处绚丽色彩,最后引起孩子内心的共鸣,那是孩子心灵飞升后的理想。

1920年,林长民赴欧考察,携林徽因随行,期待她长见识,离开家庭,养成独立的见解能力。正是这次远行,帮助少女林徽因,一改懵懂,找到了一生的方向。

在法、德、瑞四处游览之时,林徽因饱览风光,了解异域文化。在英国,又阅读了大量西方作品,父亲跟剑桥、牛津留学生聚会时,她都十分端庄地在一旁“恭听”,从那时学到了一生受益的知识。

因为结识一位学建筑的女学生,她才立志成为一名建筑师。足见父母的眼界,就是孩子的眼界,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可能,孩子就能够创造更多可能。

林徽因考察古建筑时吃了不少苦,却甘之如饴

真正优秀的父母,都是不动声色的摆渡人,他们循循善诱,而非强加控制,他们将价值观体现在行为上,而不是敷衍在空泛的道理中。

他们不是非要孩子成为某个人,而是不断用爱的方式告诉孩子:“如果你想成为你要成为的人,那么你应该养成怎样的品质。”

而失败的父母,永远都不满足,他们习惯浇灭孩子的热情和喜好,习惯让他跟别的孩子攀比成就,却从不关心他们自己追求什么,最终摧毁了他们的自信。

04

去年,人大附中停课半天,只为一部名叫《镜子》的纪录片。学校安排了300多位学生,和100多位家长一起观影交流。纪录片之所以叫做《镜子》,是为了表达一个深刻的主题:“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一定是来自一个有问题的家庭。”

片中16个孩子被送往培训学校,他们暴躁、粗口,跟父母敌对,最小的才读小学六年级就辍学,最大的25岁了却患上了网瘾。

其中一位少年早恋,整天把父母锁在门外,培训学校的人进门带他离开时,他以死来威胁父母,脏话连篇,还有的孩子甚至对父母动粗。

这些孩子无一不是“问题儿童”,全都厌倦了学校压抑的气氛,也拒绝跟父母有心灵沟通,根本不相信父母说的话。整个家就像一屋子仇人。而培训学校明确告诉家长:“这次培训最重要的不是孩子,而是你们这群父母…”

害怕上班扣钱,父亲拒绝去听课

学校设计了“家长课堂”,是这次培训最重要的环节。一位家长却根本不想请假参加,拒绝承认是自己身上出了问题,一切“罪责”都赖在孩子身上。

课堂上,面对教育咨询师,父亲十分苦恼地说:“我已经想尽办法让他上学了,苦口婆心地说从来就不听,我能怎么办?总不能听他的,他说他要去当背包客旅行,说他要去做一个流浪歌手,他才16岁,我能让他去吗?”

没有谁想过别人的一生,哪怕这个别人是自己的父母

可是教育咨询师告诉他:“你知道吗,他的这些想法,都是你给他的,是你造成的。”父亲显得一脸的不理解,仿佛在质问那位教育咨询师:你凭什么说是我造成的?

镜头一转,躁怒的孩子咆哮道:“从小他们就不尊重我的选择,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经他们同意。连骑车骑哪条街都要他们说了算!有时候我还没表达完想法,他们一口就给我回绝了!一点基本的自由都没有,我其实是很坚强的一个人,我不怕吃苦也不怕跌倒,但是他们从来不关心…”

最令人感到唏嘘的,是那个25岁大的“孩子”,他厌倦工作,每天上网,拒绝与人沟通,也不谈恋爱。原来成长期,父母在外打工,从来没有给他心灵上的慰藉。父母的缺失,让他自我逃避。

然而,这位常年在外打工的父亲,看到课堂上那些国企里的父母,非常诧异:“我是没有办法,但他们的生活条件那么好,文化水平都那么高,怎么孩子也跟我的孩子一样?”

另外一对父母似乎回答了他。这对夫妇,社会成就斐然,对自己的孩子永远高要求,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强加孩子,认为人生就是要成功才行,希望他处处成为优秀的榜样。结果,孩子能力有限做不到,倒逼得孩子内心无比自卑。

女孩小学六年级便辍学一年

“如果马上是世界末日,你们会对孩子说些什么?”一个父亲深情地说道:“我希望他这一生过得比我好,实现自己的理想,不留遗憾。”

教育咨询师便追问道:“那他的理想又是什么呢?”父亲讪讪一笑:“他的理想,还要慢慢去纠正,去纠偏。”

教育咨询师说:“那你说的理想,只是你所期望他完成的理想,说到底,就是你自己的理想。”

在这些父母看来,爱就是控制,就是以“我是为你好”而强加。为了达到自己认可的目的,他们可以剥夺孩子一切乐趣,也从来不聆听孩子的选择,更没有努力去培养他们的品质。就像片中一位孩子说的:“他们为了让你去学校,可以让你变得一无所有。”

人不是生来就会做父母的,但父母却是人这一生之中,最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因为它是从一个生命出发,进而影响另一个生命的一生。

请不要忘记纪伯伦写过的话: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对自身充满渴望的生命。他们因你而生,却非为你而来。

聪明的父母,绝不会替孩子,决定他们该从哪里上岸,只是无声无息地划动船桨,告诉他们风浪袭来之时,应该如何挺直脊梁去面对,如何抵达他们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