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学习技能

假期读书不妨“少而精”

2018-08-03 11:44 中国教育报

摘要:暑期“少”读书,不等于不读书,读死书,而是要通过精读、走读、悟读,达到“腹中有书气自华”的读书目的。

炎炎暑期,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漫长而又“清凉”。一方面可以尽情享受很长一段时间脱离学校日常学习节奏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安排一些自己喜欢的出行以及兴趣爱好的学习。

但我们也应看到,除了极少数全职在家带孩子的父母,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因为工作性质和休假时间的限制,他们的孩子在假期里更多的时间是要在各种假期辅导班和兴趣班中度过,或者是自己在家看父母或老师给开列的书单。

笔者注意到,很多老师给中小学生开列的暑期阅读书单都是长长一列,古今中外,科普的、历史的,不下几十本。如此数量的阅读书目,如果是严格制定一个阅读计划来执行,一个假期倒也能读完,但根据中小学生阶段的阅读习惯和这个年龄段的遗忘规律来看,短时间内阅读如此多的书目,倒不如“少”读一点,进行精读。“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与其泛泛地读十本书,不如沉下心来仔细品读一本好书。

所以,假期“少”读书,首先就涉及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如何为自己的孩子精选暑期的必读书目?笔者认为,首要的还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的兴趣点在文学方面,那就不妨围绕中外文学典籍,选取一些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不太艰深的篇目进行“浅阅读”,然后让孩子从中选取一两本进行精读、深读,并做读书笔记;如果孩子的兴趣点是在自然科学方面,那就不妨精选几本自然科学方面的经典书籍,让孩子通过精读、细读,逐渐培养起对自然科学某一方面的探究心和关注力。

诚然,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并精选出适合孩子精读的书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家长在暑期开始之前就和老师进行必要沟通,结合老师给出的建议,制定出适合孩子精读的书目。

精读的书目确定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督促孩子进行精读了。笔者认为,精读的重点要放在“读”上,即对重点书目和章节进行反复熟读,在熟读的基础上,达到对书中知识点或文章内涵的自然而然的理解。

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和作者心意相通,这就是精读的妙处,相信很多人在青少年时代都会有这样的阅读体验——对某一篇美妙的散文有着手不释卷的着迷,于是就在反复诵读中逐渐理解了文章的意境和妙处所在,甚至能够几十年后都能清晰地记得文章中的优美语句。

中小学生在通识教育阶段,更多的是通过知识的输入来填充自己的知识库,而精读书在这个阶段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只有在精读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培养起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也只有精读,才能更好地培养起学生对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的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假期“少”读书,不仅仅要精读书,还要精读社会这本“大书”。暑假是孩子难得的观察社会、开阔眼界的好机会,作为家长,还是要尽量利用休假的机会,带着孩子出去旅游一次,让孩子充分感受平日里生活圈子之外的全新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在观察中体悟社会、人生、未来、理想……

暑期“少”读书,不等于不读书,读死书,而是要通过精读、走读、悟读,达到“腹中有书气自华”的读书目的。

暑假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读懂书,既是孩子消暑的方式,也是提升孩子素养的捷径,学校和家长,都要重视。读书使人进步,永远都是一句朴素而又耐人寻味的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