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典视频”僵而不死,家长的感慨有人听见吗?
摘要:几个月过去了,所谓的下架只是不能在搜索框中搜索出来,但这些视频仍然藏匿在一个连着一个的“推荐视频”中。
一位家长投书《中国青年报》,称邪典视频再现视频App客户端。他说:去年年底,各大媒体掀起了一阵对于儿童“邪典视频”的讨伐战,我当时感到非常高兴——这些藏在角落中、隐秘威胁孩子心理健康的不良动画终于可以得到整治。然而几个月过去了,所谓的下架只是不能在搜索框中搜索出来,但这些视频仍然藏匿在一个连着一个的“推荐视频”中。
这位家长是一个有心人,他关切自己的孩子平常在手机上看什么,会不会有血腥、暴力、色情等视频“污”了孩子的眼睛,怎样才能避免孩子从小就受到伤害?家长的感慨让人心情沉重,由此也引发公众的疑惑,为什么邪典视频能僵而不死?
视频网站为逐利而无视孩子健康,甚至不惜与监管部门“躲猫猫”,显然是一个重要原因。网络空间水很深,随便藏匿一些视频并不很难,在明面上被下架了的有毒儿童邪典片,完全可以易地“再现”。
让人纳闷的还有监管部门。指望家长一个个筛选不健康视频当然不现实,但通过监管的技术手段强化约束,乃至采取行政手段要求腾讯视频、爱奇艺等视频网站进行自查,似乎并不很难。如果监管留下了缺口,网站肆意妄为就在所难免。
按说,家长能够发现的藏匿行为,监管能全无察觉?如果察觉不到,那么这样的监管能力显然与监管诉求不匹配;而如果知而不查,则有失职、不作为的嫌疑。公众有理由相信,儿童邪典片变身再现,与监管的松弛扯不清关系。或者说,监管对此重视不够,并没有把孩子的精神食粮品质放置到重要位置。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青少年网民(19岁以下)约占全体网民的23.4%,达1.7亿。不让孩子接触手机、不让上网是不现实的,但如果没有保护措施,会有更多孩子可能受到不良信息的伤害。在这个问题上,容不得半点游移与让步,而应该采取更断然的措施,将可能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色情、暴力视频驱逐出去。
此前,针对儿童沉迷游戏的问题,有企业家辩称,要看到游戏正面性,一禁了之不妥当云云。类似的论调在面对儿童视频中也时有发生。在企业的价值排序中,儿童权益是不是被前置,并不好说,但企业利益显然是一个可能会被优先考量的因素。
不可否认,有些东西孩子迟早会接触,包括暴力,包括性,但必须注意到,儿童保护并非指终究会怎样,而是有着强烈的阶段性、过程性,强调的是在特定成长阶段应该尽量避免什么。如果无视这些具体的问题,而总是泛泛而谈,并无实际意义。很可能,当我们在讨论宏观影响的时候,对孩子的负面伤害已经形成。
家长的感慨,有人听见了吗?听见了而装糊涂,不只是失德,也是在透支孩子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