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真是寒门灾难?这位海外牛妈认为大家都错了!
摘要:,减负并无问题,不管是降低学习压力减少课时还是让教育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家庭,最终受益的都是孩子。
减负话题在“两会”以来掀起一阵又一阵讨论浪潮。一些家长主张支持,让孩子有更多成长空间。另一些家长则认为,国家退出,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和压力,甚至加剧“阶层固化”的问题。本文作者立夏曾在沪上知名国际学校 ——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工作多年,现往返悉尼与上海,传播国际教育理念。在她看来,减负并无问题,不管是降低学习压力减少课时还是让教育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家庭,最终受益的都是孩子。下文中立夏举例介绍了澳大利亚目前的情况,看看他们怎么应对“减负”问题。此外,她强调,家长其实无需过分焦虑,成绩只是一部分,未来真正的竞争将会是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
儿子在悉尼读中学,因为临近升学季,每周学校的周报上都会有不少关于升学和就业的信息。这一周贴了一张图。
图下面的文字说明是:那些很奇怪却可以挣大钱的职业……海军潜水艇的厨师每年可以拿到14万澳元!(澳洲平均收入是8万)
这所在家长群中排名还不错的学校当然不是在鼓励大家去做潜水艇的大师傅,这张图片传达给学生和家长的信息是:人生的道路千千万,上了大学不保证你会幸福,不上大学你未必不会快乐、富足。
同理倒推,再来看看我家弟弟去年在悉尼所经历的小升初。家长一般有三个选择:
一是专门招收学术上有天分的孩子的精英中学(Selecitve School),据说精英中学的平均成绩一般在全州的前百分之二十五,全州700多所中学中有18所。二是较为昂贵的私立学校;三是家门口的公立学校。
报考精英学校是自愿的,一般是家长如果觉得自己孩子有天分才会去报考,弟弟年级大概有一二十个孩子去考了,录取了两三个。
弟弟的好友Jason,曾一起被学校推荐去参加奥数比赛的孩子,二代移民,却没有去考精英学校,而直接进了公立学校。我问他妈妈为什么,她回答说:最近的精英学校离我家单程也要四十分钟,而公立学校就在我家街对面,孩子每天节省下一个多小时的旅行时间,做点别的不好吗?
讲这两个故事,是想说,优质教育资源永远是有限的,同时也没有绝对的教育公平,但孩子可以多元化成长和发展,如果孩子相信自己,家长相信孩子,以平常心态和多元价值观,避免焦虑,家长更有可能为孩子和家庭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不幸的是我们普遍玩的游戏是“剧场效应”。
“剧场效应”这个词源自法国教育家卢梭,讲一个现象:大家去剧场看戏,某位观众想要看得更清楚些,就站起来,后面的人为了看得更清楚,也站起来,最后全场观众都不得不站起来,结果看到的并不比原来大家都坐着时更多,反而失去了观剧的舒适和乐趣。
套用到我们的教育现状上,就是你家孩子去补课,那么我家孩子、他家孩子,大家孩子都要去补,否则就会被弯道超车,“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水涨船高,分数要求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孩子和家庭的投入越来越大,孩子的成长被粗暴简化为获取高分的一个竞赛、一个过程,其他的发展可能性被扼杀和忽略。
国家这几年的减负要求,其实很大部分就是在扭转教育的“剧场效应”,让大家都可以坐下来从容看戏,享受美、享受生活,回归教育的核心:儿童。让孩子可以自然、正常地成长。
减负要求,在我看来,没毛病。
我觉得首先要明确的是,从教育和儿童发展的角度来说,减轻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缩短课时,给孩子更多课堂之外的时间和自由,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具有弥足宝贵的价值和意义。
因为先前在国际学校工作的经历,总有人问我:你觉得国际学校/双语学校(指那些追求并执行国际化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学校)跟本土学校的区别在哪里?
我的回答总是:国际学校跟很多本土学校的根本区别不在于语言,甚至不在于你可以培养多少独立思考能力,而是可以脱离开高考的成绩考核压力,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尝试,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所在。
然后学校和家庭再给予条件提供支持,鼓励他们进一步深入地去研究和探讨,并在发现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中成长为健康、自信、有责任感的个人,对社会和人生可以有所贡献和成就。
举两个现成的例子:
哈佛大学有个“鳄鱼清唱团”,由热爱表演和歌唱的学生组成,每年会到世界各地演出。我曾跟其中一个学生交谈,他告诉我说,他7年级的时候发现自己爱唱歌,就开始几乎每天下午放学后都去社区的俱乐部练习三个小时,他虽然不是因为这个爱好而进的哈佛,但却因此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得以到世界各地旅行,感觉人生格外丰富有趣。
在很多实行国际化教育的学校里,学生们在课后闲暇时间组织各种俱乐部、球赛、乐队,和同学一起办校园杂志,都是常有的事。
而且,这些活动一般来说都是出自孩子自身的愿望和兴趣,而在组织、安排、参加这些课后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其实学到了远远超出课堂超出课本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曾有一个13岁的孩子跟我说,他们从五年级开始搞慈善俱乐部,本打算支持四川地震灾区学校,但一年下来,他们发现,情怀是一回事,操作层面上,不能好高骛远。作为上海的学生来说,从上海做起,从身边的渠道做起,更有可能坚持下去并办成实事。
不可否认,“减负”在当前国情下确实给家长带来很多焦虑和不安,但这里让我们真的穿穿“孩子的鞋子”,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来仔细分析一下缩短课时、减轻学业压力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1.缩短上学时间后,孩子有更多“停机”休息的时间。
设想一下,如果每天上下班单程需要20分钟的话,早上7点40你出发去上班,下午5点20回家,吃完饭后再加班一两个小时,一天上班11-12个小时,你累不累?
如果你都觉得是疲于奔命的话,小朋友累不累?维持一个正常人生,大家都需要一些down time,也就是停机时间。可以什么都不做,或者换换频道做点别的,让我们的机体和大脑得到恢复,为明天可以精力充沛地工作和学习做好准备。你需要停机,孩子更需要。
2.孩子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做学业之外的事情。
比如爱阅读的可以有时间一口气把Percy Jackson读完而不担心被妈妈吼“作业呢”,可以有更多机会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体育运动。小小孩可以有更多机会去尝试、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有机会有时间去钻研、去深度提高。
3.孩子可以获得更多跟父母、亲人在一起的时间。
学校教育一对多,家庭教育多对一。孩子得到的关注和教导是二者不能比的。一方面是缩短课时、减少作业量之后,一家人可以有更多时间在一起看看电视、玩玩桌游,读读书,聊聊天。
在前两天从上海去北京的动车上,我遇到一个北京的三口之家,孩子刚刚7岁,他们一般晚上的安排就是吃完饭后做做作业(虽然学校规定没有作业,但因为补习班和学校老师还是会布置一些作业的),然后大概有一个小时左右的闲暇时间,大人孩子可以一起看看电视,或者下下跳棋,度过一段轻松的家庭时光。
同时,建议不要迷信学校尤其是小学教育真正能教给孩子多少东西。一个班要照顾几十个孩子的进度和需求,难免力不从心,往往会从大多数孩子的需求来设定进度和内容。父母其实真的可以做孩子的老师。
我记得有次我当时三年级的小儿子在家生病一天,我先生陪他,我下班回来问他们做了什么,我先生轻描淡写地说,我给他讲了一下三角形的问题,后来我才知道,那一天,两个小时的时间,他大概把孩子几个月的几何教了。
在轻松的环境下,家庭中增进孩子学业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晚饭后来个巧克力quiz: 大家轮流出问题,全家人抢答,答对的人奖一块巧克力。
问答的题目可以五花八门:什么是双十一?甲壳虫乐队主唱是谁(90年代中期一所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的考试题)?中国最大的省份是哪个?红色和蓝色加在一起成什么颜色?霍金是谁?
这些活动可能跟明天或下周的考试无关,但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会成为孩子的底蕴,然后有一天厚积薄发,让孩子后劲足、成绩好不说,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为有趣、有好奇心和探索力的人。
另一方面,当兴趣班补习班可以分配到平日去进行的时候,周末家长可以有更多时间真正给与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而不是我们常见的家长坐在教室外面无聊地刷屏,好像是陪了孩子实际却是咫尺天涯。
我遇到的这个北京家庭,就是周六完全不做任何固定安排,所以这个周末特别到上海迪斯尼来玩。当然不一定都要跑老远,周末一家人出去周边转转玩玩,踏青摘草莓、公园踢个球,吴中路逛逛吃个冰淇淋,也是乐哉悠哉的事吧?
4.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发展社交、进行户外活动。
在几乎每个小区里面,同样的故事天天发生:上幼儿园的孩子到处是,上学之后的孩子影子都没有了。去哪里了?在家做作业。如果大家觉得现在的90后、00后“宅”的话,想想看他们曾经有过多少走出校门后跟其他孩子交往玩耍、跟志趣臭味相投的人一起做好玩的事的机会和时间?习惯成自然,一代宅青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
同时,天光正好的时候孩子放学了,就可以进行更多的户外活动,踢球、跑步、滑旱冰,哪怕就是一帮孩子捉迷藏。我觉得上海和悉尼的学校直观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学生戴眼镜的多,悉尼孩子戴眼镜的少。
我小儿子悉尼的学校六年级100个学生里面,我只看到过一个孩子戴眼镜。为什么?不是因为中国孩子眼保健操没有做够,不是因为妈妈没有给孩子买几千元的阅读灯或者书桌,而是因为户外运动不够。让孩子每天去踢上一个小时球,恐怕什么近视眼都没有了。
5.最重要的是,孩子可以早点睡觉!
睡眠充足的孩子长得更高、脾气更好、免疫力更强、学习更专注、记忆力更好。健康,是一辈子的事,比什么都重要。
因此,我觉得可以说从长远来看,减少课时减少学业压力,无论贫富,对孩子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各种软能力的培养,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但“减负”确实引起了相当大的焦虑和不安,各种吐槽十分吸睛,归纳一下,主要有这么三点:
一是课时缩短,双职工家庭无人接送,孩子回家无人监管;二是国家退出,增加家庭教育支出,贫寒家庭无力支撑,阶层固化;三是取消竞赛,让有天赋的孩子得不到选拔。
我在上海住了十余年,又做了两年澳洲中小学生妈妈,这三点,根据我所了解的澳洲和上海等地的情况,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恐怖可怕。
1
槽点一:
孩子回家无人监管
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技术问题,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据我所知,上海和北京以及一些周边地区久已实施三点半下课的规定,下课后学校也并不是大门一关把孩子统统赶走,而是各有一定的安排。
上海的安排是“快乐30分”课后拓展活动以及看护服务,据说今年9月之前会普及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公办学校,父母无法接送的孩子可以在学校里参加公益活动、各种兴趣班或俱乐部社团活动,最晚可以直到下午5点左右;北京也有类似安排。涉及的费用都统一由市政府提供财政补贴。
当然不能指望这些免费的服务尽如人意,但至少实在无法接送和照顾的时候,有一个托底的保障。
落实到个体家庭上面,我在去北京的动车上遇到的这个北京家庭,就是双职工家庭,儿子7岁,小学一年级。我仔细做了询问,虽然只是一个个体,但也可以一窥一个普通北京中产家庭的情况。下午三点半之后的时间,他们是这样安排的:
学校有类似“快乐三十分”的安排,普遍是四点半左右结束,个别是五点半下课。一周五个下午,孩子两天由校外的托管班来接送和照看。
在托管班里,有十多个孩子,主要活动包括玩玩游戏、或者做点作业、读读书,太晚的时候也提供一些餐点;另外三天由妈妈提前下班四点半到学校来接去参加篮球班、跆拳道班和英文补习班。孩子妈妈因为每天会提前一个小时上班,隔三差五又会有加班,因此领导也没有意见。
再看看悉尼的情况(不要说发达国家怎样怎样,从财富上来讲,北上广及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富裕和发达程度也跟发达国家差不了多远了)。
悉尼的小学实行3:20放学为时已久,成为家庭和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也相应地发展出了一套解决方案,列举出来也许能够可以有所借鉴和启发:
一.学生家庭互助:
互助接送:全职家庭主妇确实比较多,很多妈妈会选择做兼职,时间比较机动。不过很多家庭也是双职工,我们的邻居一家就是这样,但因为孩子上学很近,三年级之后,基本也都是自己走路上下学,不用接送。如果有什么特殊的活动,家长之间也可以达成协议,你来接我来送等等。互助监管:在课后孩子的监管上,一方面是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社交很活跃,放学后不同家庭互相照应。平日里你有两天帮我照顾了孩子,我周五或周六的时间把你的孩子也接到我家来。
我的大儿子每周三下午会去朋友家待到晚饭后再回来。据说有时是一起做学校的小组项目,有时是去附近的海滩埋装了纸条的瓶子,还有些时候,我猜他是跟朋友一起打游戏了。我们的回馈则是假期中邀请他的朋友一起去参加冲浪课,我们负责接送。
另一方面,每个区都会有一些体育俱乐部,由家长担任教练,比如我儿子们参加的澳式橄榄球和足球。每周各训练一个下午,满身大汗地回来,吃起饭狼吞虎咽,我们在旁边看着都觉得这个下午过得充实。
二. 各区政府提供公共教育设施。
大量露天的运动场所不提了,我们所住的区,在允许澳洲最大的超市之一Woolworth入驻的时候,提出的条件就是改建社区图书馆。结果全新的图书馆增加了很大的儿童阅读空间。
一方面给孩子的书很多,单漫画书就装满一个房间,同时整个环境也让阅读十分舒适惬意。每天下午都有不少孩子来这里看书、做作业,等家长来接。
三.就近入学。
要解决接送问题,从我在澳洲的经验来看,就近入学是关键。悉尼的政策是小学雷打不动就近入学。对家长是这个要求,对学校也是这个要求。再分享一个小故事:
两年前我们举家迁回悉尼。到了才想到,大儿子倒是已经考上心仪的中学了,但是上小学的小儿子还没着落呢。家附近有据说不错的公立小学,但我们没有提前跟学校有任何联系。
在中国住了几多年,澳洲的情况也不清楚,心里都有点拿不准。但我公公听了我们的担忧,一脸不屑地说:哪怕他们需要专门增加一个班,也会把你儿子收下的!
果然,我们1月19日打通学校电话(假期一直没人接电话),询问住址之后告诉我们27日去买校服、做登记,29日我儿子就跟其他新生一起开学了(澳洲每年1月底开学)。
就近入学的好处太多。我在上海的朋友,孩子就在小区里上学,自己从一年级开始三分钟走过去三分钟走回来。早上大人不用急匆匆,孩子可以好好起个床,安心吃个饭,高高兴兴上学去,一天都愉快。
当然在中国就近入学,难免担心入了所谓的“菜场小学”。前面我说到的做澳洲学生家长没那么焦虑,也主要是因为有相对均质化的教育,所以即使不去最好的,家门口的也差不到哪里去。
不过据我了解,国内情况也是在向好的方向变化。上海在推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就是为了实现教育质量均衡化。
2
槽点二:
竞赛取消
天赋孩子缺少了上升的通道
这个涉及到对儿童个性化培育的职责分界问题。
公立学校永远是满足最大众的需要,而有天赋的孩子永远不是大多数。真正数学有天赋适合学习和竞赛奥数的孩子,不到5%。如果以此为录取考核标准,则实际上是把大量的孩子强行捆绑,让他们在并不擅长和热衷的领域消耗自己以及家长的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
而用这些投入和支出,这些各有潜力的孩子完全可以去寻找和尝试其他东西,音乐、美术、机器人、编码、运动等等,总有一款适合孩子,当把孩子从奥数的战车上解脱下来之后,儿童其实有更多的机会去进行个性化的发展,会有更多才华得到发掘和培养。
其次,学校老师当然可以选拔和推荐,相信如果孩子真有才华,特别是数学方面的,哪个老师或学校都不会忽视不管。但孩子的个性化培养,无论在哪里,其实最终都应该是家庭的责任。
在我悉尼的家附近,住着一个老太太,她的儿子曾经获得奥运游泳奖牌,她告诉我,孩子从小请教练、租场地、出国比赛的所有费用,都是他们自己承担的…
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如果你的孩子拉小提琴很有天赋,那么你会自己去给她请音乐学院的老师还是觉得学校应该给她提供特殊的培训?
3
槽点三:
贫寒家庭无力支撑,阶层固化
很多人担心的是,课时缩短之后,有钱的家庭可以购买更多的课外培训,使得孩子无论成绩或者其它素养都得到更多培养;而财力不够的家庭可能只能望洋兴叹,最终导致阶层固化。
确实,无论政府怎么减负,一定还是有人会去弯道超车、起点抢跑,利用多出来的课余时间,把自己的孩子塞到更多的英文班、数学班里去,乘着别人都坐下的机会站得更高,获得一时的红利。不光是中国,在悉尼也有很多补习班,大量亚洲家长为了把孩子送进精英学校而疯狂补习。
但补课并不等于成绩会更好,尤其不保证一时好就是一世好。即使通过优质家庭资源考入名牌大学之后,属于孩子自己的人生也只是才开始,而专业能力/学习成绩只是人生需要的多种技能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水涨才会船高,如果大潮已退,竞争不那么激烈了,还会有多少家长一定拼命要把孩子往岸上赶往补习班里送?
在我看来,未来真正的竞争将会是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奥数补习班取消后,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寒暑假各种运动营、兴趣班的报名人数显著增加了,但很难说这就是导致阶层固化的罪魁祸首。
据我的观察,上海北京这样的地方,绝大部分家庭都是会给孩子报兴趣班的。现在原本不打算报的家庭,可能也会因此而报上一两门,这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可没什么不好。
而对经济确实有困难的家庭,其实也不是无路可走。据我所知,也为动车上遇到的北京家庭所证实,上海北京的公立学校都有课后的免费兴趣班可以给孩子上。北京的这个家长并说他们的兴趣班老师还是从外面请来的专业老师。
当然免费的课程一定比不上重金聘请的私教,但这些“贫寒子弟”仍然能有机会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中走出来,尝试和探索不同的兴趣和领域,得到机会培养不同的能力,所以,要说缩短课时就是阶层固化,可能不完全合乎事实。
另外一个我们都需要承认的事实是,养育孩子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需要家庭的大量付出。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但更是我们自己的,每个家庭的。缩短课时可能会给家庭带来不便,可能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但如果从孩子长远的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量力而行,一些付出也是应该和值得的吧。
最后再说一句,在国家给孩子减负的同时,我们可否也给自己减负?
除了积极地推动和要求教育改革,把剧院的椅子逐级抬高,教育均质化,让后排的观众也能安心看戏孩子幸福健康成长的同时,我们作为家长自己,是否也可以与时俱进,真正从孩子出发,让我们的教育价值观和幸福观更加多元化:
承认专心读书、善于读书,考上顶尖大学,进入世界500强公司,是一种成长和生活方式;成绩中等,花了大量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机器人研究,最后上了一个非211的但对口的专业,也是一种方式;没考上大学先去麦当劳工作几年,后来想明白了,攒钱去英国留学,回来十五年后成为金领是另一种方式(真人真事);而月薪三五千,在小城安居乐业,周末带着老婆孩子其乐融融去钓鱼也是一种方式。
人生如此漫长,如此充满可能性,如果我们可以放宽心,相信教育不只有成绩好一个判断,相信孩子可以多元发展,相信人生幸福可以不止一种,也许我们可以更容易接纳“减负”,我们的孩子因此可以有更多机会去探索和发现,最终实现自己的潜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