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校外培训成减负“拦路虎” 代表:需打好整治“组合拳”

2018-03-14 15:05 中国新闻网

摘要:她说:“在学生课外负担重这一问题上,学校应当‘有所不为’,也应当‘有所为’。”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 汪恩民 摄

在今年全国两会首次“部长通道”上,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表示,要通过立法等形式,加强治理“野蛮生长”的课外培训机构。而“中小学生减负、校外培训机构乱象”问题,在两会期间也是人大代表关注的内容。

13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接受中新网采访时指出,整治校外培训乱象需各方配合打好“组合拳”,除尽快完善相关法律依据外,学校要避免在落实减负政策时盲目“一刀切”,造成“课内减负,课外增负”,并通过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让学校成为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主阵地。

据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其学生规模超1.37亿人次。张咏梅认为:“当下课外辅导已不仅是孩子们课外的学业负担,也成为了众多家庭的经济负担。”

今年2月底,教育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等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其强调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张咏梅在为该举措点赞的同时也表示:“也要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她说:“在学生课外负担重这一问题上,学校应当‘有所不为’,也应当‘有所为’。”

在其看来,“有所不为”即不“一刀切”地盲目减负,要保证学生应有的学习任务。此外,学校也要进一步强化师德建设,杜绝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或受聘校外培训机构。“有所为”强调的则是学校应提供优质高效的教学服务,让其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从而切实达到减负的目的。

但就长远看,张咏梅认为整治培训机构只是“减负”的第一步,关键还在于充分研究教育人才选拔机制的改革方向,充实和深化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内容,改变教育教学评价机制,“让社会及家庭认同孩子的学习成绩是眼前的直接价值,而孩子的品德、科学素养、思维习惯、学习能力则是伴随一生的长远价值。”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大陈实验学校校长翁丽芬则以该校将废弃老酒缸收集起来,让孩子直接在缸上进行创作的教学方式为范本,建议学校要创新教学,用拓展性活动和快乐型教育,激发、培养孩子的个人爱好,避免他们盲目跟风参加校外培训。她呼吁:“社会应将一个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在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培养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