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忍不住逼孩子的家长,都应该看看这一套控制焦虑的宝典

2018-03-22 07:54 外滩教育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每个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期待,期待他们快乐成长,期待他们善于思考,期待他们能够独立面对生活、解决问题,期待他们能够有一份喜欢的工作,期待他们有梦想……

孩子出生时,每位家长都对他们赋予了很高的期待,希望他们生活学业一切顺利。但在赋予期待的同时,我们又难免陷入焦虑和误区。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中国儿童博物馆研究中心创立人张旎认为,大多家长时常在自己的思维局限里和孩子交流,反而是在禁锢孩子的思维。如果我们真的想帮助孩子为未来做好准备,必须要不断升级更新重启我们自己的大脑。这比费力规划孩子的学习更重要。下文中,她向我们介绍了三种“重启大脑”的方法,帮助家长更好的成为孩子的引导者,并与孩子一同成长。

每个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期待,期待他们快乐成长,期待他们善于思考,期待他们能够独立面对生活、解决问题,期待他们能够有一份喜欢的工作,期待他们有梦想……

面对这些期待,我们又是怎么去实现的呢?

很多时候我们的行动和期待相去甚远而我们自己却不自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我们虽然心怀美好的期待,但却时常在自己的思维局限里和孩子交流,在不知不觉中禁锢着孩子的思维。

如果我们真的想帮助孩子为未来做好准备,不断升级更新重启我们自己的大脑其实比费力规划孩子的学习更重要。

135编辑器

重启大脑的第一个重要方法:

认清自己的思维局限

在我接触儿童博物馆教育的过程中,看到了太多儿童教育的内容和资源,这些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完全以孩子为中心的。

看到这些的时候,我一方面非常忧虑的是中国的孩子在各种培训班里上课的时候,美国的孩子从小有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来启发思考、启发心智,这两种起点是完全不一样的,最终形成的竞争力也一定是不一样的。

另一方面忧虑的是,美国的儿童博物馆教育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意味着这种教育方法的渗透已经花了很长时间,影响了好几代人,而我们这一代父母在儿童时期就已经缺了很多课,这些缺的课会导致我们自己有很多盲区、误区以及思维的局限性。

没有孩子的人想认清自己的思维局限没那么容易,往往是在遇到失败、挫折、或者有人批判的时候可能会做一些反思,而当我们有了孩子之后,认清自己思维局限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就是高质量陪伴孩子成长。

因为孩子的思维没有局限性,孩子的世界也没有局限性,当我们能够清空自己的认知进入和理解孩子的世界的时候,我们自己的思维也会没有边界。

在我看来,高质量陪伴和陪着孩子有着本质的区别,高质量陪伴第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关注当下,用心去观察孩子,这个过程就是要把我们自己的思维局限打开,跳出我们对于事物固定模式的理解去理解孩子的行为,理解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学什么,在思考什么,之后和孩子建立连接去拓展他的学习。

当我们尝试通过高质量陪伴拓展孩子学习的时候,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不知道孩子到底要干什么;企图引导孩子学习,但孩子好像压根没兴趣;给孩子提开放式的问题,把孩子问跑了;在和孩子对话的过程中无意识用自己的思维局限在限制孩子思考等等,这些都是我在去年发现的问题。

135编辑器

重启大脑的第二个重要方法:

理解自己的焦虑。

焦虑非常容易控制我们的思考和行为,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自己的焦虑才能不被它控制和左右。

焦虑最直接的原因是不确定性。因为孩子出生之后有太多的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很多都在我们的掌控和理解之外,再加上未来来得太快,竞争好像会特别激烈,为了获得那一点点优越感和暂时的确定性,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去努力。

孩子一旦在某些方面非常优秀的时候,我们内心就踏实了一点,因为不确定性,我们也不想让孩子丧失任何可能的机会,尽量把他们的时间都排满,用于学各种本领,在孩子学的过程中,也能换来我们自己片刻的平静。

过去的父母其实是没那么焦虑的,因为鞋匠的孩子就学做鞋,渔民的孩子就学打鱼,没有什么不确定性,这种确定性让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很自信,而我们的孩子将来要做的职业可能现在都还没出现,我们肯定会焦虑。

焦虑太正常了,但我们要做的是不能被焦虑控制,而是接纳这个焦虑的状态,充分理解焦虑。

我们可以静下心来仔细去分析这样几个问题:

我的哪些行为其实是焦虑引起的?我给孩子规划时间是不是受到焦虑影响?我为什么会焦虑?

当我们充分理解自己的焦虑之后,也就不会恐惧或担心了,也不会让自己的焦虑折磨孩子。其实,我们就是需要对自己多一些耐心,同时也需要充分相信孩子的生存能力。

另一个方法就是听一些成功的人过去的成长经历,听孩子已经成年的那些父母的经历,或者听上一辈人养育孩子成长的过程,生命成长在任何时候都是有必然规律的,在那些故事里蕴含了很多人生曲折的情感经历,而这个经历是每一个父母都必然要以不同的形式走过的。

我听一个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谈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获得了非常大的启发,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总是对他要求很高,对他的表现不满意,觉得他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还是没法达到父母的期待,后来在他51岁的时候他写的书成为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那时他的父母早都已经入土了,他说他那时真想给地下的父母打个电话说:“嘿!看!我终于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了!”

我从他成长过程中得到两个非常重要的启发:

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奏,作为父母其实很难通过简单提出更高的要求去干预那个节奏,企图干预和拔苗助长差不多;孩子这一生能取得的最大成就很有可能你是看不见的,也不会跟你有关系,在你能看见他的日子里,如果你能够欣赏他、呵护他、珍惜他,至少在你的有生之年他能够得到你的认可,他能感受到和你在一起的幸福。

老一辈的人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比我们更有耐心,而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这种耐心理解为把孩子都惯坏了。

其实这种耐心一是因为老人和孩子毕竟有距离,这种距离本身就会产生耐心,其次老人确实经历过孩子成长的过程,他们更容易理解孩子的问题,知道孩子不是完美的,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也见证过孩子长大的过程,知道有些问题就是阶段性的,所以会更容易包容和理解。

从老人那里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智慧,但是往往我们的思维局限和焦虑会阻碍我们看见老人和孩子之间所建立起来的非常深度的链接,那个链接更多的是爱,而不是各种要求。

弗莱德曼的新书《Thank you for being late》中有一句话对我来说很有启发,翻译出来大概是这个意思:

人类所拥有的最特殊的能力是建立深度的关系,去爱、去关心、充满希望、充满信任,基于大家共同的价值来建立互助的社区。这些最特殊的能力是机器所不能具备的,也是我们真正需要让孩子理解、感受和学会的。

当我们在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而焦虑的时候,问自己这样两个问题:

我人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是怎么学会的?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作为父母,我们此时此刻企图让孩子学会的东西可能对他的人生来说非常不重要,也或者我们想让他学会这些东西的方法根本就不对。

135编辑器

重启大脑的第三个重要方法:

改变学习方式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老师通常是传授,不是太鼓励提问题,我们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记住信息和标准答案,通过考试。

这种学习模式之下,大脑思维模式被简化了,结果导致我们提问题的能力比较弱,我们把一个问题研究透彻的能力也比较弱,因为这些能力考试基本不需要。

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弱意味着我们在看到一个信息的时候缺乏逻辑判断能力,还意味着我们非常习惯不假思索地就听专家或专业人士的观点,而我们自己特别不自信,遇到问题总觉得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或者对自己的想法没有信心,必须得有个人来告诉我该怎么办,或者必须有某个人来告诉我这个想法是正确的。

在养孩子这件事上,现在专家那么多,听的多了,专家观点不一样的时候我们更焦虑了,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而我们用寻找标准答案的方式去生活的时候,反而会把日子过乱了。

过乱了自己的日子是一方面,对孩子的影响又是另一方面,当我们面对特别有创造力的孩子提出上百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思维真是跟不上,都上百度查其实还是在用寻找标准答案的思维在影响孩子的学习方式。

另外,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特别爱干预,把以为自己懂的东西都传授给孩子,剥夺他自己探索和学习的机会,觉得这是学习最简便的路径,当孩子对我们提出质疑的时候,我们的习惯性反应也是你就不懂,别瞎问。

孩子要面向未来,特别重要的能力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解决问题都不是最重要的能力,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其实是最核心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我们自己特别欠缺的。

不具备这些能力有时候我们感觉不到,因为我们现在所从事的很多职业其实是不需要这些能力的,基本上我们能像机器一样简单思考就可以胜任了,但是未来可能的那些就业机会一定是需要这些能力的,如果我们不想让自己的学习方式影响孩子在未来的发展还真得重新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的思维方式通过艺术思维、国际思维、系统思维等几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学习,学习的方法就是美国学校课堂里会用到的,这种学习方法和我们曾经的学习方法很不一样,重要的根本不是我们要学的内容是什么,重要的就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拓展我们自己的思维边界,不是来找正确答案,而是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

当我们习惯了一种思考模式之后,在生活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去应用,在和孩子一起玩或一起交流的过程中也都可以用来启发孩子。

从我2005年去美国上学时算起,基本上这十几年我的大脑一直处在不断更新升级迭代重启的状态,当我们能够看清和理解自己的思维缺陷然后再去想办法改变的时候,自己其实有非常多的可能性。

我自己受益于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受益于几个孩子给我的非常多的启发。我最美好的愿望是,我能帮助更多的人重启大脑,和孩子的成长同步。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