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寒假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只需三招
摘要:春季开学后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总有学生不在状态,或迟到,或困倦,或上课心不在焉……如何让大家尽快从“寒假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呢?现提出三条建议供参考。
春季开学后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总有学生不在状态,或迟到,或困倦,或上课心不在焉……如何让大家尽快从“寒假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呢?现提出三条建议供参考。
调整生物钟,助学生避免“假期综合症”
寒假开学前一周,我都向家长发出短信提示:调整孩子的生物钟,帮孩子提前适应学习生活,避免开学后出现“假期综合症”。
“假期综合症”表现在孩子身上,根源却在家长身上:有的家长还沉浸在春节气氛中,晚起晚睡,忙于各种社交,顾不上管孩子;有的忽视孩子的日常三餐,孩子的饮食没有规律;有的在开学前一天晚上才想到让孩子早点睡,第二天孩子还是睡不醒;有的认为无所谓,反正开学后有老师管;有的家长觉得寒假剩下的几天就让孩子尽情玩个够吧;有的家长遭遇孩子的反抗后不了了之……如此种种,造成了学生生物钟的紊乱。
开学前一周是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的最佳时期,过早会遭遇抵触和反抗,过晚则开学后仍调整不过来。学生的生物钟,至少有两个方面必须调整:一是作息时间,按照上学的时间规律,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保证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有益;二是饮食规律,三餐要定时,保证孩子吃好早餐,以适应学校的用餐时间。
学生的生物钟紊乱是由于寒假中不规律的生活造成的,因此只能通过家庭生活来调整。班主任应与家长合作:
第一,在放寒假前发放各种通知单或告知书时明确提示,并请家长认真阅读;
第二,利用家访、手机短信、各种家校联系信息平台、家长QQ群、班级公共邮箱等各种渠道,在开学前一周向家长发出“温馨提示”;
第三,班主任要请家长积极反馈,及时掌握全体学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个别特殊情况再进行个别辅导。
与家长合作的要点是请家长以身作则,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安排好寒假最后一周的生活,帮助学生调整好生物钟,顺利完成从寒假到开学的过渡。
准备开学清单,助学生走出“开学焦虑症”
“开学焦虑症”即在开学前几天,孩子的情绪“感冒”了。据家长们反映,有的孩子胃口不佳,萎靡不振;有的孩子闷闷不乐,情绪低落;有的孩子抓紧时间疯狂玩游戏;有的孩子对家长的提醒产生厌烦;有的孩子开学前总是生病……各种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孩子内心的焦虑。
学生在开学前产生焦虑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因为寒假作业没做完,要在最后几天突击完成,心里急躁;有的习惯了寒假轻松悠闲、无拘无束的日子,想到开学后将被高强度、快节奏的学习生活所代替,心里有抵触;有的学业不佳,想到开学后学习和考试的压力,情绪焦躁;有的因为家长的不良暗示“开学啦,好日子到头了”而紧张……众多不同的原因引发了学生在开学前的焦虑,甚至恐惧。
开学前的适度焦虑,有助于孩子从“休闲状态”调整到“临学状态”。但如果过度焦虑或焦虑持续时间过长,要进行适当调节,程度严重的要进行心理咨询。班主任和家长不仅要帮助学生进行调节,更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我们的做法是列出“开学准备清单”(见表1),让学生依据清单来行动,家长指导、督促和协助,从而将内外调节合二为一,使孩子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开学准备清单”,即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上的调节,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年段学习要求设计的开学准备项目,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区域特点和本班学情来增减。“开学准备清单”分为必备项目和自选项目两个部分,自选项目需要在放寒假前对学生进行辅导。
快乐活动,助学生化解“开学不适症”
“开学不适症”,即由于开学后紧张有序的学习状态与寒假休闲松弛的家庭生活状态所形成的巨大落差,引起的学生一时的难以适应。具体表现为:有的学生上课坐立不定,有的学生觉得上课时间漫长盼望早点下课,有的学生感到疲劳,有的学生课间热衷于讨论寒假里玩的各种游戏,有的学生觉得学校的饭菜不合胃口,等等。
班主任强调新学期新要求是必要的,有助于学生明确各种规章制度和各种学习要求,但无形中也给学生带来了压力和紧张感。因此,班主任除建章立制的教导之外,还必须进行情绪方面的辅导,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调节生理反应和情绪波动的一个良方。
开学初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快乐活动,既要体现节日式的温馨,又要有情景性的导入,娱乐性和教育性相互包含、渗透和融合,实现寒假状态与学习状态无痕化对接,使学生自然地接受校园生活,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和消除排斥感。至于开展什么活动,可以把权利交给学生策划和设计。如果班级拥有经典活动项目更好,可以更自然地唤起学生原有的愉快体验,有助于帮助学生顺利而平稳地度过开学适应期。
开学前后一周,需要家庭和学校分工合作,对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上的调适,帮助学生从“寒假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