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发长文数落父母的高材生:你本可以帮助修缮原生家庭
摘要:“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王猛地这句评论却让我想起了上映不久的《再见,克里斯托弗罗宾》。
一篇《高材生写万字长文数落父母 已12年不回家过年》最近成为热点。符合所有“别人家孩子”特征的王猛(化名)身上的光环有“符合所有“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生物本科、美国研究生“,但他却写下1万5千字长文并发给好友,要告诉这些年轻的父母“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因为他已经12年不再回家过春节了,并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长达6年,甚至准备再到北大读个心理学方面的博士,以解决自己长期压抑之下的心理问题。他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王猛地这句评论却让我想起了上映不久的《再见,克里斯托弗罗宾》。
英国上流社会曾经的教育观
英国最著名的童书之一《小熊维尼》的作者AA米尔恩出身上流社会,从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公学到剑桥大学再到伦敦西区的编剧及顶尖杂志《笨拙》的副主编,美丽而时髦的妻子,伦敦的高级住宅和苏塞克斯的家庭农场,这一切都是二战前英国曾经上流社会的标配。这样的阶层里,孩子只是家庭的一个产品,出生后交由保姆和家庭教师打理,再大一些送去全男性的寄宿学校,然后进牛津或者剑桥大学,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所以即使小熊维尼是作者为儿子克里斯托弗罗宾创作的,但也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因为罗宾的保姆请了假,而时髦的妈妈在伦敦沉迷舞会,米尔恩只好跟儿子一起度过了有限的几个星期,跟随小罗宾的脚步和他童真的眼睛,米尔恩创造了维尼、伊耳、跳跳虎等一系列角色,在他们的家庭农场里开创了百亩森林。
即使如此,米尔恩和妻子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应该如何做父母,他们先是因为书的成功让小罗宾到处做宣传,后来又把他送入寄宿学校,同学们因为维尼的成功而对罗宾嫉妒,反而变本加厉地霸凌他,所以罗宾在二战时坚决要求入伍,躲避家庭,逃避人生。
在现实生活里,罗宾跟母亲长达二三十年不说话,他痛恨父母因为金钱和名望毁掉了他的童年。在影片里,他最后还是在战后回到了家里,算是原谅了父母,但观众看到的是,以为他战亡的母亲在看见他时虽然眼里饱含眼泪,但也只是轻轻说了一句“Are you really here?”罗宾的回复是“I believe so。”妈妈就进门去了。只有带过他的保姆Olive给了罗宾一个涕泪交加的惊喜若狂的拥抱。
如果套用王猛说的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的评论,那当年英国流行的观念,教育不仅控制孩子,更控制自我,罗宾的母亲和父亲都是这种控制下的产品,按照我们现在的观念,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做父母。
接受不完美人生的能力
回到王猛的故事,王猛举了很多他父母如何控制他的例子,包括“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的,几乎没有一次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的”; “考上北大后,要求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大姨果然像父母一样:不断给他打电话,甚至悄悄联系他同学了解他的情况”等等。但另一方面,他的父母实在搞不懂王猛到底是啥原因,“儿子从小到大,到上大学都是正常的。有什么问题想法都会给我们说,有一次还主动用别人的电话给我们打电话,回家也会说学校里的情况,甚至还会做几个新菜。儿子这些举动都跟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样,再正常不过。” “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照这样说,反而是掌控不够。”
这些年,王的父母搬了四次家,但王猛从小到大的所有物品,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手工,都在家里放着。“不管怎么样,我们爱儿子,希望能跟他重新联系起来。”
又是一个因爱生恨的故事?就像罗宾一样,米尔恩和妻子当然疼爱这个唯一的儿子,也一直按照他们所认为正确的方式在教养着他;无疑,王猛的父母也深爱着王猛,甚至已经开始反思:“他不喜欢的大姨、无法沟通的美国‘老朋友’,或许并没有必要硬要求他一定要联系,应该尊重他的想法。在很多事情上,或者给出策略和办法,让他自由选择要好得多,而不是帮他做决定。”
但,不像电影的是,目前似乎还没有一个happy ending。
有句俗语“清官难断家务事”, 如果不触犯法律和道德,这些事很难说谁就全对或者全错。
我知道有很多朋友都有原生家庭的问题,特别是60后,按照现在的观点来衡量,我们的父母多数没有时间也没有意识做称职的父母,但在生活里,我看到更多是谅解和理解,在60后自己小心翼翼地学习做父母以后,他们对自己垂垂老矣的父母有更多的体谅,这也是一种自我修养吧。
如果王猛今天只有17岁,那我似乎会责无旁贷地站在他那边,因为他非成人的心智不足以包容父母曾经的忽视和心理的虐待。
但国内国外的教育,以及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34岁的成人应该更多地担起自己对原生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原谅,比怨恨来得更成熟而且美丽。
如果再误读一下”天下无不是得父母“,也可以曲解成:我们应该体谅上一代曾经的不成熟或者过失,并时刻提醒自己成为下一代那个”无不是“的正确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