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牛娃父母有这11个共同点,你具备吗?
摘要: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的,而且是无可避免的。美国最新研究发现,他日获得成功的孩子,其父母普遍具有以下11个共同点。
中国有一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会打洞。这句话放到今天,虽然存在血统论的糟粕,但也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的,而且是无可避免的。美国最新研究发现,他日获得成功的孩子,其父母普遍具有以下11个共同点。
1
牛娃父母布置孩子做家务
你知道Jeff Bezos(亚马逊创始人)和Bill Gates(微软创始人)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吗?无论工作有多忙碌,他们都坚持在晚饭后负责清洗一大家子的碗筷,并且乐在其中。
在他们看来,洗碗这样看似机械的活儿,可以把大脑从繁重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动动手,心情放松了,创意的点子也随之而来。
对于孩子而言,做家务还有更重要的意义——从小懂得分担家庭的重担。
从事家务劳动会让孩子明白,任务必须有人完成,如果不是自己,那么就势必落在父母亲身上;作为家族成员,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家庭美好做出自己的贡献。
斯坦福大学前招生主任Julie Lythcott-Haims阅人无数,在她的眼里,那些从小承担家务活的孩子,由于更具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因而更容易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更具有同理心,理解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还记得哈佛大学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格兰特研究(Harvard Grant Study)吗?这个追踪研究对象长达76年的调查,最终得出结论: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人生赢家,最重要的因素是温暖的人际关系!
由此看来,从小做家务的孩子,由于更可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在日后获得成功的几率更大,这是有实证作为支持的!
2
牛娃父母培养孩子处事技能
说白了,这一点指的就是情商教育。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曾经对700个孩子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跟踪,从幼儿园开始,直到他们成年、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并谈婚论嫁,发现“三岁看到老”的古语所言不虚。
那些在生命早期就表现出良好的处事能力的孩子,比如人缘好、乐于助人、善于理解别人、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等,更有可能进入好大学,找到好工作。
相比之下,社会适应性不好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被劳教、酗酒等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大得多。
性格决定命运,为人父母的,有必要从小对孩子进行干预,培养良好的情商。
3
牛娃父母对孩子期望高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现象——皮格马利翁效应,又被称为“期待效应”,大概含义是你期望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调查显示,校园里表现最优秀的群体中,96%的学生,其父母希望他们进入大学深造;与之相反,只有57%的最差劲学生的父母,对他们有上大学的期待。
换句话说,那些一心期待孩子上大学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更有可能进入大学。更重要的是,研究表明,这样的结果和父母本身的社会地位或经济收入并没有关系。
梦想成真,看来还真不是一句空话。给孩子一个好的期许,孩子定会不负所望!
4
牛娃父母彼此恩爱
我们都知道,来自离婚家庭的孩子,内心更敏感脆弱,更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发现,貌合神离、冲突不断的家庭,即便保留形式上的完整,对孩子的伤害比单亲却和睦的家庭更为厉害!
无论是离婚前,还是离婚后,父母间的争吵和冲突都会对孩子造成难以弥补的阴影,及至成年以后都难以抹去。
研究还发现,当没有监护权的父亲经常去看孩子,如果彼此和谐甚少冲突,那么孩子的表现也好;如果父亲和家庭其他人员的冲突不断,那么频繁的探望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加重对孩子的伤害。
5
牛娃父母拥有高学历
2014年密歇根大学主导的一项研究表明,母亲拥有大学文聘,其孩子进入大学的可能性更大。调查对象涉及14000人,都成长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那些18岁以下未婚妈妈的孩子,进入大学甚至完成高中学业的比例,明显低得多。
有心理学家因此断言,孩子8岁时候,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或能预言他们在40年后可以达到的学历。
6
牛娃父母与孩子积极互动
处于0到3岁成长阶段的孩子,父母对他们的关心越多,日后的回报越大。
怎么样的关心才算到位呢?英国心理学家Jeremy Dean指出,父母对这个年龄段孩子发出的信号,要给予及时且合适的回应,为他们建立起安全感,以便带领他们探索周遭世界。
这番对于孩子成长初期的投资,带来的收益可能会绵延数十年。
7
牛娃父母善于自我解压
前面提到,父母对0到3岁的孩子要给予更多关心。不过,研究同时表明,3岁以后,孩子和母亲相处时间的长短,对其行为、发展和成绩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相反,如果遇到虎妈鹰爸(helicopter parents),或者身为家长,尤其是母亲自己精神紧张,还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
坏情绪是会传染的,这一点,作为与孩子关系更紧密的母亲,特别要注意。无论是工作上的压力,还是生活中的不如意,那些来自于父母亲的,精疲力竭或者沮丧抓狂的状态,都会让孩子耳濡目染并受到影响。
8
牛娃父母笃信“勤能补拙”
2017年末,全球“最贵”教育奖——首届“一丹奖”在香港颁出,约合人民币2550万元的奖金被授予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
几十年来,Dweck关于“成长型思维”的理论为教育界带来颠覆性的震动(“第一教育”曾经报道:什么样的表扬孩子听了受用?全球“最贵”教育奖颁出,说的就是这件事!),因为她发现,杰出人才往往具备这样的思维模式。
Dweck把普通人的思维模式分为“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两种。
前者的意识里面认定智商、能力都是天定的,这个世界只是通过一系列的测试,证明自身的能力;后者则坚信,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这个世界上充满了有趣的挑战,帮助自己学习和成长。
基于此,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把遭遇难题,甚至是失败,视作为一项挑战,并且豪情满怀地前往征服,从中发展新技能,学到新知识,变得更睿智。
生物学理论同样佐证了这一点,因为当孩子每一次突破“舒适区”,勇于学习新知,迎接挑战的时候,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形成新的、强有力的联结,久而久之,他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思维模式并非天生,这当中,家长的价值观起到决定性作用。很多时候,表扬孩子也是一门学问,一句善意的表扬,还会因为不同的措辞而导致截然相反的结果。
下次,记得要这么鼓励孩子:
“干的真棒,你非常努力!”
“尽管很难,但你一直没有放弃。”
“你在__上进步了很多。”
“这个方法很有新意!”
“你一点都不怕困难,太难得了。”
“我相信你,因为__”
“真高兴你做出这样的选择。”
而不是一句简单的:
“干得真棒,真是个聪明的娃!”
因为长此以往,前者的孩子会成为“成长型思维”的实践者,而后者培养出的孩子,很有可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固定型思维”。
9
牛娃母亲兼顾自己的事业
如果经济条件允可,有了孩子以后,是不是在家做全职妈妈,一直是热烈讨论的议题。母亲的陪伴对于低龄幼儿或许是不可或缺的,但作为独立的个体,母亲也要拥有自己的人生,尤其不应该放弃职场追求。
根据哈佛商学院的一项调查,母亲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坚持外出工作,兼顾自己的事业,对孩子的成长益处多多。
调查显示,女孩受此影响的程度更大。在有一个外出工作母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女孩,受教育年限更长,未来工作中更可能处于管理者岗位,和生长于全职妈妈家庭的同龄人相比,薪水甚至可以高出23%。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母亲如何自我定位,是否坚持学习和进步,会在孩子心中早早地植入男女性别平等的观念。
作为男孩,也同样从中受益,他们往往更加主动地承担家务琐事,或者帮忙照顾弟弟妹妹。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你相信什么,做了什么,怎么做,这些信息都会在不经意间传递给孩子。”负责这项调研的哈佛商学院教授Kathleen McGinn表示。
10
牛娃父母“强势”而不“强权”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就把日常亲子关系分为三种类型:
1) 顺从型:家长放任且姑息孩子为所欲为。
2) 强权型:家长按照自己的一套标准,规定并掌控孩子的一切。
3) 强势型:家长理性地引导孩子。
第三种类型是最理想的,这样的家长也被称为“明智型家长”(wise parenting)。
他们在孩子面前有威信,意见有分量,并且这种权威是基于知识和智慧,而不是权力;他们能准确地判断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其最有力的支持,而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网罗其自由的发展。
11
牛娃父母传授孩子“坚毅(GRIT)”的品质
201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Angela Duckworth在TED上发表关于“坚毅(GRIT)”的演讲,截至目前,已经获得超过1000万的点击量;2016年,她撰写的《坚毅:释放激情和毅力的力量》甫一出版,就登上《纽约时报》畅销图书榜。
根据Duckworth的定义,“坚毅(GRIT)”指的是对长期目标的热爱和坚持不懈(tendency to sustain interest in and effort toward very long-termgoals)。
她认为,坚毅(GRIT)由激情(passion)和毅力(perseverance)两部分组成,并把研究成果抽象为两个方程式:
天赋 * 努力 = 技能
技能 * 努力 = 成就
关于如何养成孩子坚毅的品质,Duckworth对家长的建议是:
1) 别只发掘兴趣,更要培养兴趣
那些把兴趣当成志趣,最终干出杰出事业的人,都会经历三个步骤:发现兴趣、发展兴趣、加深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激情(passion)是一以贯之的因素,不是一时冲动、一时兴起,而是在长时间内一直发展兴趣的持续动力。
与此相反,遇到挫折便匆匆放弃的人则谈不上有“激情”。
2) 刻意练习是成功的并由之路
“刻意练习”不是低层次地重复训练,而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艰难过程,需要跳出“舒适区”,不断给自己加压,寻求更快、更高、更强的挑战。
3) 设定一个终极目标
通过建立一系列不同层次、互相递进的目标,从两个方向开展追寻。
一方面,从具体的,短期的任务开始做起,自下而上地攀登目标;另一方面,终极目标自上而下、高屋建瓴地指明人生方向,以此作为激励,更加自信而从容地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