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教师应该拥有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2018-01-09 17:52 腾讯教育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什么是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怎样把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精神传承下去?

什么是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怎样把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精神传承下去?2017年12月21日,敬德书院举办“儒家文化与尊师重教”主题论坛。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中国国学中心学术处处长朱翔非,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吴颖惠等领导,敬德书院荣誉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钱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郭齐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韩星、罗安宪、彭永捷、任锋等专家出席论坛,共同研讨新时代师道建设与书院发展。

当前传统文化教育在国家、社会、学校高度重视,是大势所趋。但在传统文化成为热点、焦点的背后,楼宇烈更关注的是如何让教师、学生领悟何为真正的传统文化,怎样把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精神传承下去。“我们要把培养师德与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要重‘师德’‘师承’,这样才能让教师真正地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恢复和增强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楼宇烈如是说。

在楼宇烈看来,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一定要与生活相结合,要经得起实践检验。讲“文化”之理不是一个单纯的道德说教,而是要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解决社会的争论问题。学校要鼓励教师身体力行地开展文化工作,让学生对文化产生亲近感;让学生养成自立、自信的习惯,让孩子从小就能培养良好的文化意识和行为能力。唯有如此,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才有自信,对自己的学习才有自信,对自己的工作才有自信,对我国的整体文化才有自信,对国家、民族才有自信。

“即使物质水平发展得再好,缺了文化这个根本,那也是可悲的。”深有同感的程方平特别提到,优秀传统文化断裂引发的最大危机,就是人心理上的危机,因此需要把文化持续发展的种子播种在教育中,这个坚守意义非常重大。

如何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在教育中,仅仅是增加一些课程、课时吗?程方平有不同看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是简单地加一些课、加一些专业,而应该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渗透到教育的一切环节,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课内教育到课外教育。所有教师都要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起码、最基础的了解,只有他们具备了这样的文化基础,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

谈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谈到经典阅读的问题。作为一代大儒钱穆先生的儿子,钱逊特别强调经典文本的阅读。“以前是教师讲、学生听;现在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读,或带领学生读。因为读和听是不一样的:读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读的过程其实就是进行主动思考的过程。从诵读经典到对文字、字词背后意义的理解和体悟,都是有我们主动思考的内容。如果仅仅是听别人讲,就属于被动地接受讲授者所研究的结论,很难有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听者得到的也不是直接经典的东西,而是经过讲授者消化过的内容。”

对此,郭齐家也认为,读经典,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要有自己的生命体现。“我想最重要的并不在于读书,而是把这些经典浸润到我们的心灵中,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安顿,我们的信心得到增加,我们的精神受到陶冶。中国文化讲求生命的觉醒,讲求美好人性,要致良知。读传统文化经典其实就是让我们的生命得到觉醒。”

“尊师重教的前提是尊师重道,师道尊严,师有道,才能得到人真正的尊重,才能有尊严。对于教师而言,拥有完整的传统经典教育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经师’到‘人师’的转换,才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韩星说。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关键是内容的选择,要认真研究什么的优秀文化内容适合中小学教育,应该进入中小学课堂。”吴颖惠说,而这也正是敬德书院成立的主要目的之一。据介绍,成立3年来,敬德书院在组织开展传统文化师资培训的同时,启动了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研究工作,组织海淀区优秀教师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主张传统文化教育要从”经典原文节选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内容”,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评论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