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让老人帮着带娃?一篇搞定你的纠结
摘要:每个人都应清楚自己在“隔代养育”情境中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和自我角色,界限明晰、互不甩锅、互不越界。
隔代养育,为什么会成为无数年轻父母的纠结?
隔代教育好处显而易见,但也明显存在问题。
两代人对第三代权责不清、界限不明,年轻父母可能将育儿责任甩锅给老人,老人又容易忘记“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最高权威人”,导致孩子只听祖父母的,不服亲生父母管教。
假若祖父母在价值观、育儿理念方面思想陈旧、独断强势,甚至与现代社会和未来世界格格不入,更容易在带歪孩子的同时,引发成年子女与老人之间的矛盾。
要知道,大多数表面上的隔代教育矛盾,实际上就是两代人之间的关系矛盾。
成年子女不满父母将曾经对待自己的失败方式,又一次强加于自己的孩子,儿媳/女婿则不愿老人过度插手自己孩子的教育,使原本剑拔弩张的婆媳矛盾,再覆盖上一层教育矛盾,火上浇油。
各种矛盾交织起来,结果孩子成为身陷夹缝中的受气包,只看到父母与祖父母抢夺对自己的管理权,唯独感受不到这些大人对自己真真切切的爱。
没错,在隔代教育体系中的孩子、成年子女、老人之间,最本质的核心,是孩子。
只不过,太多成年子女和老人,都忙着抢夺孩子的爱,忙着争夺权威说话权,忙着互相吐槽,却单单忘记了这一点。
既然核心是孩子,
那么隔代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什么?
孩子得到足够的爱、照料、安全、教育,身心健康、开心舒服。
次高目标,才是“每个大人都满意、开心”。
所以,最高目标和次高目标加起来——孩子、成年子女、老人,每个人都满意开心。
隔代教育中的问题,都是源于某一方的不满意、不开心。
难道不是吗?
老人太强势,事无巨细都要插手指挥,泥古不化,不思进取,30年前的教育理念,一字不差灌输给孙辈,还仗着自己经验足,对科学教育法嗤之以鼻——成年子女不开心;
成年子女太巨婴,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孩子的养育和教育,更是全然甩锅给老人,弄得老人精疲力竭。如若孩子有半分差池,他们倒成了理直气壮的讨伐者,不念老人功劳,亦看不见老人苦劳,老人想狠心放手,又于心不忍——老人不开心;
孩子前几年都由老人照料,后来老人年事渐高,父母开始接管孩子,然而父母对孩子秉性和喜好了解有限,教育方式又与老人迥异,导致孩子思念祖父母,讨厌被父母管教——孩子不开心。
如何才能让孩子、成年子女和老人都开心、满意?
一个基本目标:每个人的生活、心情、事业、关系,最好都better off(越来越好),至少没有worse off(越来越差)。
(如果大家都过得越来越差,请果断摒弃隔代教育,该请保姆请保姆,该做全职父母,就毅然做出抉择和牺牲,两害相权取其轻,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事事占全)。
一个大原则: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是父母,而不是祖父母,合作养娃可以,主要的责任与义务,还是在父母这里,孩子最长时间的教育,也应由父母完成。
养育、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然责任,而非祖父母的必然义务,子女无权利要求父母一定帮着带孩子,祖父母也无权大肆插手孙辈教育。
一个基本态度:老人是否帮带孩子,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他们愿意帮助,成年子女应感激、要回报,不作过分要求,如果要求太多,比如还让老人承担家庭吃喝拉撒全部家务,请按市场规定给予报酬,或请个保姆,只让老人承担育儿任务;
老人若不愿意帮忙带娃,这是他们再正当不过的权利和自由,成年子女不应怨恨、苛责,孩子是你自己的,不是你父母的,当然,适度向老人寻求帮助,也完全不过分。
每个人都应清楚自己在“隔代养育”情境中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和自我角色,界限明晰、互不甩锅、互不越界。
如何才能达到每个人都better off?
每个人的身心需求,都最大程度得到满足。
通常,隔代教育需求最大,也最令人纠结的时间段,大多是孩子在0-3岁之间。
此时,孩子的需求不言而喻:
身体成长:需要精细的照料、安全的环境、营养的饮食;
心理发育:需要稳定的照料者、及时的回应、有爱的表达、温和的抚摸;
智力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学前启蒙,足够的声、光、色、形,以及语言、音乐、艺术、阅读刺激;
社会性发展:需要有意识的社交培养、情商锻炼、教养约束和阅历提升。
老人年龄大多在45-65之间,他们此时的特征:
身体方面:精力不似年轻时充沛,疾病和不适增多,不宜长时间做高强度的任务;
心理方面:他们正处于职业生涯末端,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社会角色的影响力迅速缩水,自我价值感受到挫伤,中年危机发生率增加。
相应地,老人的需求也相当特殊:
身体方面:渐渐需要受到照料,无法胜任家庭繁琐家务,也希望得到子女理解;
心理方面:需要被重视、被看见、被尊重,而不是被子女当作淘汰了的废物,拿来在育儿事务中发挥最后的余温,他们虽然喜欢有子女和孙辈相伴,但并不希望被日日夜夜绑在孩子身边,他们和我们年轻人一样,渴望有自己的时间、空间、自由,去和同龄人社交、娱乐。
对隔代养育有需求的成年子女,年龄大多在25-40之间,他们是社会的中流砥柱,责任大、担子重,自然需求也更加繁多。并且,他们的需求,根据自己的角色不同而不同。
成年子女的家庭角色,是父母、子女;社会角色,则是职场人。
//作为父母
既然选择要了孩子(假设是主动愿意生孩子,而不是被迫、不情愿生孩子),那么他们的需求,自然是被孩子喜爱、与孩子相处亲密融洽,照顾好、教育好孩子,让孩子有一个比自己更好的未来。
//作为子女
他们希望父母身体健康、富足充实,与孙辈关系亲密,也希望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给父母一个幸福安宁的晚年。
//作为职场人
此时应属于大部分人的事业上升期,他们自然希望自己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去追求事业精进,不要因为家庭而错过太多机会,而对于职场妈妈,她们还有一个特殊的需求,那就是既能追求事业,又不要失去孩子的依恋。
孩子、老人、成年子女的各种需求分析完毕,问题迎刃而解。
到底让不让老人帮忙带娃?
如果老人有时间、有意愿、有条件(身心健康、精力足够)帮带孩子,那就不要拒绝。
如果时间、意愿、条件,有一项不满足,就要仔细斟酌——没时间,势必影响孩子的安定成长、心理安全感和稳定依恋关系;没意愿,孩子得不到细致充足的爱,隐患多多;没条件,老人累、孩子得不到良好照料,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同时,为了避免三方中有一方不开心、不满意,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关于孩子需求:通力合作,科学育儿。
如果老人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或者从事教育相关工作,那么可以结合现代教育方向,一方面鼓励老人为孙辈传输文化、社会、人力资本,进行智力启蒙,满足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身心需求;
另一方面,成年子女鼓励老人学习科学教育方法、接受新事物,不溺爱、不纵容,与孩子父母通力合作,给孩子高质量的早期教育。
如若老人不具备启蒙教育能力,成年子女应交代老人最基本的科学育儿方法,比如及时回应、多多讲话、不给婴幼儿看电视等,也可以给孩子报早教班,并辅助老人按时送孩子前去早教。
关于老人需求:老人只是在你上班时间帮你带娃,不是给你做全天候免费保姆。
下班后、假期时,成年子女应该主动承担起育儿责任,给老人放假、休息,因为老人身体已经不如你,更需要照料和放松,育儿是体力活、技术活、脑力活,一个年轻人都不一定轻松胜任,别把你爸妈当超人。
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跳跳广场舞、打打牌、旅旅游,老人身心得到放松,他们带孩子时也更有精力、心情更好,利人利己,福泽后世。
同时,老人有自己特殊的心理、社交需求,他们依然需要被尊重、被重视,有时间多和他们说声“谢谢”,带他们出去会友、吃饭、看电影,他们不只是干活的。
如果老人无经济来源,成年子女应该给予一定的金钱支配权,他们带的是你的孩子,负责的是你孩子(和你)的三餐起居,你应该不想因为父母钱包困窘,而导致全家吃不好、住不好吧?
关于成年子女需求:成年子女需要与老人做好约定,孩子的养育、教育和管教,父母有第一决定权,也应与孩子有最多的相处时间,老人应予以理解和尊重。(这里着重说成年子女作为父母的需求。这是因为,作为子女,满足老人需求,就做到了照料父母;作为职场人,父母尽力帮自己带孩子,就是在给自己匀出时间、追求事业。)
记住,老人只能帮你带几年孩子,在孩子成长历程的后半阶段,都是你与孩子共同相处。你希望孩子服你管教、听你教导,在孩子青春期时把你当做最亲的人,那么势必就不能在孩子生命的头几年,完全甩锅给老人。
当然,如果老人强势插手,你可以选择理智沟通、达成一致,倘若老人不听劝,并且已经占据大部分孩子的教育管理权,那么你也可以选择与老人分开住,或请保姆、或自己带,还是那句话,事事占全的人,不多。
学会亲自照料孩子、了解孩子、做孩子的第一依恋人,需要付出实打实的时间、心血,这是躲不了的。
孩子就是这样,谁付出时间最多,对谁感情最深,就最爱谁、最服谁,头几年图清闲,后几年可有你受的。
养儿方知父母恩,亲自品尝了育儿的辛苦与枯燥,你也会更体谅父母。
以上是“老人有时间、有意愿、有条件帮助带娃”的前提条件。
如果老人不愿意带娃,还分为主动不带娃,和被动不带娃两种情况。
主动不带娃,即有条件带娃,而选择不带娃;被动不带娃,即有意愿带娃,却因时间、精力、条件不允许,而提出不带娃。
还是那句话,老人如果主动不带娃,不要强求、不要怨恨,因为娃是你的,父母已经将你带大成人,你的娃不是他们的必然义务。
假若老人愿意带娃,而爱莫能助,那是他们对孙辈的成长负责,不想孙辈因为自己不具备条件,而受到不利影响,成年子女更应该予以尊重、理解。
不过,老人不愿意帮助带娃,通常是不愿意长期深度带娃,也就是说,节假日、父母都忙碌的时候,依然可以带孩子探望老人,与老人短暂相处、小住,既加深祖孙感情,又可以暂时让自己清闲一时。
目前的我,就正在娘家小住。看孩子与姥姥关系日渐亲密、其乐融融,大家庭充满欢声笑语,我又能不受打扰地工作,我的内心,反正已经十分满足了。
隔代教育,对于孩子而言,他爱父母,也爱关心他的祖父母,他的眼里,爱最重要。
少一点彼此揣测、恶意中伤,合得来就一起合作养娃,皆大欢喜;合不来,父母就自己带自己的娃,哪来那么多纠结呢?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