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考生物考纲,确定2018年高考复习方向
摘要:2018年高考生物考点啥?能不能够提前作出预判,把握好精准的复习方向?当然能!生物这一门偏文的理科科目,考出高分其实并不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下2017年高考生物部分的特点,这可是复习的重点哟!
2018年高考生物考点啥?能不能够提前作出预判,把握好精准的复习方向?当然能!生物这一门偏文的理科科目,考出高分其实并不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下2017年高考生物部分的特点,这可是复习的重点哟!
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内容
1.对能力要求的一些表述进行了调整。例如,将“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调整成“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2.在考试大纲中删去选修1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考试说明选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调整成“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
今年的高考试题凸显了能力命题的意图,在生物学核心素养上都有明显的表现。
理解能力是全套试题命题的基础,除个别试题外,绝大多数试题都体现了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的考查;
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这次高考的选择题中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特别是植物激素题一改历年没有精彩高考题的尴尬,出了一道好题;
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核更是明显,选择题和大题29题体现得比较明显,第29题既是亮点也是争议,亮点是综合考察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特点,争议的是本题放在生物的大题的第一题,对部分学生顺利答完生物试题是一种阻碍;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非常突出,在思维上主要体现为分析、对比、判断、演绎推理,特别是在用逻辑性的语言分析生物学现象、结果。
本套试题在结构与功能观、生态观、社会责任意识方面都有体现,更为明显的核心素养是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这给未来的高中教学和高三备考指明了方向。
2017年高考题中的一些具备讨论价值的题目
讨论点一:第5题是因为试题中出现“增长率”与“种群数量”曲线。“增长率”与“增长速率”两个概念,只差一个字,但其中的含义相差非常大的。2002年广东、2008年上海卷用了基本相同的曲线分别标了增长率和增长速率,厘清了第5题曲线图的纵坐标应当是“增长速率”,而此题为“增长率”。无论是增长率还是增长速率,都不影响本题的答题。因此,要求大家太过于纠结这些知识的细节,而从整体上把握生物学核心内容的教学与复习。
讨论二:没有出现“生物与环境”试题历年必修有四道非选择题分布相对的稳定性,四个模块各出一个大题。但“生物与环境”模块的在2016年高考生物中缺失。生态文明“早已经写到党和国家的报告中,“一带一路"”广场舞“等都已经走进今年的高考,但生态知识中”“生物与环境”“连续两年缺席高考,这是一件不正常的事。后续的复习还需要重视“生物与环境”
讨论三:29题实验题的位置不好。29题,非选择题第一道大题,没有预料到让写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测结果和结论。
讨论四:选修37和38题的对比差异明显。选修一是操作技术的运用,主要以教材为本,识记为主,考得相对容易。过去的几年,这两道选修试题难道相当。选修三为了平衡选修一的难度,一般以选修一的难度来定。课程设计本来就是让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高中生物全部知识,即选修一和选修三都要学。我们为了高考,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从中择一而从之。选修三的难度稍高于选修一,并且选修三和必修内容相结合,虽然难度稍大,但更有利于学生去理解知识点,所以应还是以选修三为主。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