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演讲,终于知道青岛二中为什么牛了!
摘要:青岛人都知道青岛二中牛,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牛!有一篇青岛二中毕业生回校参加活动的演讲稿,从头至尾读完之后,让人感触颇多。
青岛人都知道青岛二中牛,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牛!
有一篇青岛二中毕业生回校参加活动的演讲稿,从头至尾读完之后,让人感触颇多。
2017年4月8日,青岛二中举行了第二届学生发展高峰论坛,2013届毕业生张琳同学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讲述了青岛二中三年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这篇文章强力推荐给每一位关心孩子成长发展、关心中国教育的家长一读。颇受社会争议的“玩在二中”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也就有了答案。
张琳在《做时代教育的领导者》学生发展论坛上演讲
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是张琳,是二中2013届的毕业生,现在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读大四。
老师找我回来聊半个小时“领导力”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因为作为一个信奉“行胜于言”的大学的学生,我觉得“领导力”这个东西实在是有点虚幻,比较适合隔壁北大的同学回来讲,他们比较热衷于当领导。对于我来说,有的人喜欢当领袖,有的人做跟班做得很开心,我没有办法说做领袖的就一定比做跟班的高级。
既然答应了老师,我就开始不断对自己进行灵魂拷问:我是一个“领导力”强的人吗。答案必须是强,不强也得强,因为我今天需要在这儿站半个小时讲二中是如何培养我的“领导力”的,如果不强的话尴尬了。
而且我高中三年做了三年的班长,还通过竞选成为了城市化发展委员会的自主管理副市长,到了大学继续做班长,做学生会副主席,做清华话剧队的副队长,做剧组的制片人,到了实习单位也会不知不觉成为实习生里的小头头,似乎这些事迹或者title足以证明我是一个颇有“领导力”的人,但是我依然不敢说我有特别特别强的“领导力”,因为我始终不觉得“领导力”这个词儿需要和你的职务头衔事迹挂钩,正如读二中的意义不必和上清华挂钩,上清华的意义不必和找工作买房子挂钩,因为我觉得在这些听上去很诱人很光鲜的所谓“成功”之下,其实隐藏着更大的意义,如果错过了这些潜在的意义,实在是一种浪费。
经过我的苦思冥想,我给“领导力”想出了几条表现形式,拿这几条表现形式去对照自己,我发现几乎每一条都是我进入二中以来才开始渐渐在我身上觉醒的。再看看自己周围的二中人,会发现他们的身上都带着这些烙印。我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这些二中带给我们的烙印,因为这些烙印加在一起,才是我所理解的“领导力”。
我想说的第一点,是二中给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我看来,“独立思考”也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信息的把握,然后形成自己的判断,尤为重要。领导力绝不是人云亦云、循规蹈矩,领导力更不是埋头苦干,领导力需要时刻抬头看路,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仰望星空甚至“心怀星空”。
且不说二中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带给十几岁的孩子多么强烈的全球视野的拓展,我想先聊一聊二中的课堂。我的初中同学基本都在即墨读高中,他们从高二开始就几乎没放过寒假,大年二十八还学校出钱在外面租教室补课,有一回我放了寒假,听说他们还在补课,油然而生一种罪恶感,那种罪恶感不亚于听说“我国学生还在呼呼大睡的时候,美国的青少年已经开始上课”“美国小学生英语水平远超中国成年人”,于是我决定和同学一起去补课。
结果那个补课班我去了一次就再也没去,因为我听惯了二中老师的讲课,根本没有办法接受那些老师的讲课方式。他们全程都在讲“得分点”“阅卷老师”“写字规范”,化学课的老师为了让同学们记住“坩埚”两个字的写法,让每个人写十遍,然后挨个儿检查。我不是说讲这些没用,而是我觉得快二十岁的人了,应该留有余地在课堂上接受更高维度的洗礼和熏陶。我想起了二中的课堂上,化学老师总喜欢拿台湾地区领导人类比化学反应;英语老师会和我们聊美剧聊美国大选;物理老师在讲授物理原理之外,带我们感受物理的整齐和美,进而感受宇宙的无穷;语文老师会和我们聊文化审查制度的边界;政治老师会跟我们聊中国的五毛和公知……
这些东西或许不会出现在高考考卷上,但是却催促我们去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去感受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它们或许无益于我们改掉“眼高手低”的毛病,但是二中一代又一代的老师坚持在课堂里放入这些东西,因为他们相信这些看似与课堂无关的东西,是“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的一部分,很值得牺牲写十遍“坩埚”的时间去讲给同学们听。这些跳出课本的交流,为同学们开启了一扇窗户,让我们可以由此去发散去争论,慢慢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各种学科各种观点不断地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我们的视野也在一次次思考中越磨越宽阔。独立思考所带来的高远视野,正是领导力的一种体现。
关于领导力的第二点,是二中给我的对多元价值的开放包容的心态。这种open-minded的态度,让小孩子最大程度地保有了自己的创造力和灵气不受应试教育的摧残,也让我们成为一个多维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之所以把这种灵气也看作领导力的一部分,是因为我觉得这是一种大大的人格魅力,拥有了这种魅力,很多人自然会被吸引到你身边来。
坊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玩在二中”,这似乎成了二中的一个黑点,很多家长会觉得上了二中,孩子就会把心玩野,无心学业。我想说的是,没有人能证明心野的人就没出息,心野不是一件坏事,心野换一个说法叫“好奇心”,叫“敏感度”,叫“创造力”,叫“把才华变现的能力”。二中有那么多的社团,那么多的舞台,就算是体育课,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这些都给了同学们足够的选择去探索自己身上更多的可能性,去展现自己的个性,大人们每不让孩子玩一样东西,说不定就是阻绝了孩子的一条小天才之路。所以与其说玩物丧志,不如说是玩物得志。
上了二中之后,我发现自己虽然中考分数很高,开学第一天就被同学取了一个外号叫“分姐”,直到现在高中同学还这么叫我,但是刚进高中的我发现,跟周围的同学比起来,自己实在是太普通太没特色了——我的前桌可以在政治课上和老师聊自由民主然后来一段五分钟的即兴演讲;我的后桌初中就创作了好多原创歌曲,还拿过奥数一等奖;我左边的女生长得美美美,唱歌好听到爆炸,英语口语6到飞起;我右边的男生对电子产品痴迷到不行,任何电子产品坏了拿给他他都能修好。
放在以前,我可能会心想:切,会这些乱七八糟的有什么用,最后不是还是要考场上见。但是这里是二中啊,这里评价体系之多元,让我这个除了分数高点儿之外一无是处的“分儿姐”感到了一丝压力,因为这里不再单纯以分数高低来区分好学生和坏学生了,对我来说,这给了我动力去接触很多新鲜的事物,我开始迈出第一步,玩模联、办辩论赛、加入城市化发展委员会做一名小小的干事。
这种多元的评价体系对于那些学习成绩没有那么好的同学来说,也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个可以五分钟即兴演讲的口才哥后来全国各地参加辩论赛,拿走了所有的最佳辩手,还凭借这个获得了自主招生的名额去了同济;那个喜欢搞原创的小帅哥以全国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躺着上了北京电影学院;那个人美歌甜英语棒的女生去美国念了政治学,出了专辑,参加了中国好声音;那个痴迷电子产品的男同学参加信息学奥赛保送了浙大计算机系……一个好的学校会容纳足够多样的学生,并且为他们提供足够大的舞台,让他们可以玩物得志。
二中有那么多的社团和学生组织,有那么多给大家展现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它们可以让“分儿姐”们找到扩展和改变自身的契机,发现生活更多样的乐趣,也可以让原本就拥有天赋和潜力的同学,把才华变现,变成上大学的通货,甚至变成未来可以依仗的饭碗,退一万步讲,至少可以让未来的社交方式多一种手段,让交到的朋友多一种来源。
它们给同学带来的是拓展视野的契机、生活的乐趣、才华的变现,给学校带来的是评价体系的多元,而这种氛围也会传染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不带偏见地去看待身边的每一个神奇的存在,剔除刻板印象,探索和发展更多的可能性。这种带有“传染性“的、多元包容的、鼓励创造力的价值观,或者说人格魅力,在我看来就是更高层面上的一种领导力。
第三点我想说的是,“站出来”的胆量和自信,也是二中的领导力教育带给我们的烙印。中国的传统教育习惯教学生lou着、低调、听话,这种教育带来的尴尬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在学习高考之外,拿出本事来展示自己、站出来说不同意见、在团队中脱颖而出承担重担,似乎都成了一件丢脸的事情。但是在这个学校,你完全不必担心这一点,因为这所学校鼓励你亮出自己的长处,承担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这所学校的氛围让我们知道,就事论事,敢为人先,并不丢脸。这也是二中人到哪儿都可以引领潮流的原因。
要相信自己有承担重担的能力,这份自信是二中这样的学校才能够给到你的,在这所学校,经历了做三年班长组织春游运动会校外实践,搞砸过也成功过;经历了在大礼堂做千人演讲,紧张到唱歌跑调,竞选主席团成员;经历了第一次办辩论赛因为辩手人数不够被临时拉上场打比赛……到了大学,到了实习单位,无论面临什么样的任务,我都可以告诉自己:放轻松,要冷静,付出心力,带上脑子,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所学校可以带给你遇事儿“站出来”、遇事儿“稳”的底气,因为这里给了你足够多的试错空间,让你在试错中获得底气和自信。或许高中阶段的试错对整个人生来说还远远不够,但是有总比没有要好,比别人早起跑一点,跑起来就更从容一点。
最后,我觉得“领导力”这个词儿的作用对象首先不应该是别人,而是自己。在向外之前,领导力一定是向内的,所以我觉得领导力首先表现为一种自省的能力——要认识你自己,为自己做决定。一个人连自己都认识不好、领导不好,那一定也没办法领导别人。
在上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因为我拿的是校长实名推荐的名额,必须报清华,我高考之前早就想好了我要报清华的新闻与传播学院。之所以我这么笃定,是因为二中有一个项目叫做“生涯规划”,通过做一些量表、假期里实地探访、和专业人士访谈、和同学分享,让大家探索自己适合的领域,其实我觉得“生涯规划”应该作为高中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的,但是很多学校都是缺失的。
大学里很多的例子是即使知道现在的专业不适合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可以转到什么专业,于是大学四年就原地打转,原因是他们在高考之前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适合什么喜欢什么,只知道我要考到足够高的分数,在选学校选专业的时候有足够大的选择权,有了选择权之后,大多数人的心态都是,我不能浪费我的分数,一定要上一个我这个分数所能上的排名最靠前的学校,最热门的、赚钱最多前途最好的专业,比如经济金融。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根本没有对这个行业做过深入的了解,也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个性、家庭背景是不适合在这个圈子里做事,就是听上去很有钱的样子,就一门心思地报志愿了,然后上了大学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并且我发现越是来自小地方的孩子越容易出现这样的状况,越容易拖着这个问题直到大学毕业也解决不了,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不知道该跳出来跳到哪里去,这很大程度上跟生涯规划的缺失有关系。
二中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超前,我现在回想起来真的非常感激二中,因为对很多同学来说,生涯规划可能是自我意识觉醒的第一步,它会让你思考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有哪些局限,有哪些优势,只有提前思考充分,才能更从容地做决定。我在报考志愿的时候,发现清华的新闻学院在山东不招理科生,于是立刻坐上火车去济南和招生组的老师商量,看有什么解决的办法,最后决定我先填一个大一学业压力不太大的理工科专业,如果别的省份有多余的新闻学院的名额就把名额匀给我,如果没有的话,我就等到大一下学期转专业。虽然最后还是没有匀到名额,但是我至少为自己坚定地做了抉择。
进了清华以后,我就一直为转系做着准备,一方面刷高自己的学分绩,因为只有排名前30%才有转系资格,同时选了很多新闻的专业课,交了很多新闻学院的朋友,认识和很多新闻学院的老师,时刻关注着转系通知,毫无悬念地转进了新闻系。
到了大三,要开始专业实习了,清华新闻学院的口号叫“面向主流,培养高手”,大多数同学的就业选择都是六大主流媒体,或者是国家部委的宣传部门,但是通过过去几年的实践,我深切地知道自己不喜欢做严肃的新闻报道——我办了一个很有态度的公众号,没想到吸引了上万的粉丝,现在发一篇广告可以赚一万多;我策划、拍摄了很多搞笑短片,在网络上播放量还不错;我去过团中央宣传部、国资委新闻中心实习,确切地知道,就算单位的名字再高大上,自己也不喜欢那里面沉闷的氛围和枯燥的机关工作;
我也去过《快乐大本营》和《奇葩说》做实习导演,并且确切的知道自己在综艺节目的内容创作方面有天赋和热情,并且很想把它作为自己的事业。于是我没有随大流,而是自己“领导”自己,选择了综艺节目作为自己的实习方向,这在新闻学院是首例,在我之后,有无数的学弟学妹跟随我的脚步去了综艺节目实习,事实证明,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自己主动选择的事情,真的会很嗨。
实习结束,单位的同事和周围的同学都以为我会留在快乐大本营或者奇葩说任何一个节目组,但是我还是选择保送了本专业的研究生,回清华继续读书,因为在实习的过程中,我继续“领导自己”,进行自省,我觉得这个内容输出的行业实在是太考验导演的内存了,因为你需要不断的消耗消耗消耗,我越做越觉得自己需要继续大量的养分,从书本里也好,从生活中也好,趁自己还有机会,在清华园多读几年书,短期看来可能比本科毕业就入职的人耽误了几年,但是长期看来,如果我这几年没有虚度,我的竞争力应该是增值的。
有人说我这是一路瞎折腾,可是我自己觉得每次折腾过后我都变得靠近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一步一步找到自己愿意干一辈子的事情,这种不断引领自己为自己做选择的“领导力”,如果要找个源头,我想就是二中的生涯教育,它让我们开始跟自己对话,为自己想辙,让所有的瞎折腾都变的有理可循。
以上就是我对领导力的理解。为了解释一个虚幻的概念,我找了四个也很虚幻的概念来支撑。我不知道今天在座的各位能接收到多少,也不知道我讲完了之后我的老师还会不会请我吃饭,但是这些都是我一路走下来的切身体会,回到我一开始提出的那句话,上二中的目的不在于考清华,考清华的目的也不在于比别人更早地买得起学区房。
我们的确要务实,但是上好学校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务虚。在这座学校的三年里面,以及从这所学校毕业后的三年里面,我相信还有接下去的不知道多少个三年里面,有无数的瞬间,我对自己说“这所高中我来对了”。这样的瞬间发生在我得知自己拿到了校长推荐上清华的名额那一刻,发生在之后我在大学、在实习单位深切地体会到“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这句话的牛逼和超前之处,更发生在在那之前很多个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能考上个什么鬼大学、但是依然满心欢喜的时刻,因为我能清楚地感觉到,这座学校正在让我长大。(完)
对于青岛二中的这种教育理念,社会上也颇多争议。有人认为,高中阶段就应该狠抓应试教育,而不应该让孩子分散过多的精力在学习之外。也有人认为,孩子高中三年的成长不只有学习,高中时代就应该让孩子清晰的认知自我 ,从而为人生校准航向。对于这些观点,你怎么看?
责任编辑:青岛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