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百年名校的育人密码,西和县高中教师在青岛一中学习满载而归
摘要:探寻百年名校的育人密码,西和县高中教师在青岛一中学习满载而归
青报教育在线讯 继昨天在青岛十六中的培训取得丰硕成果后,9月23日,西和县高中教师一行30余人走进岛城百年名校青岛一中,开展为期一天的观摩学习。本次活动通过听课交流、专题讲座、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深入探寻青岛一中在育人模式、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在青岛一中办公室主任张婉婷、副主任王笑寒的陪同下,西和县高中教师参观了校园、图书馆、校史馆及无忧中心等场所。校史馆内丰富的史料、图片和实物,全面呈现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与办学成就。尤其在了解到青岛一中学子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的爱国事迹后,教师们深受触动。
在专题讲座环节,山东省特级教师、青岛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青岛一中美术教师尚青鲁以美术特色课程为例,从课程构建、课堂实施与课题研究三个维度,系统分享了名师工作室的培养路径与实践成果。
西和四中教师沈乾翔表示,此次学习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清晰框架:“一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形成特色主题;二要分层设计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多元需求;三要推动跨学科融合,拓展课程边界;四要贯彻五育并举理念,实现全面育人。”
西和三中教师符高文则从尚青鲁的教学案例中获得启发。他表示,尚老师以学生创作的老城区街景、个性信封、纪念书签等生活化作品为例,生动诠释了“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她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注重因材施教,体现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充分关注。
青岛一中教务处副主任郑一斐就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研集备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作了系统介绍。学校严格遵循“一科一辅”要求,自主开发学习任务单并汇编成册,同时研制学科读本,这些举措得到西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讲座过程中,郑一斐给老师们提供可操作的方法。例如在介绍学习任务单六要素之一的学习目标时,郑一斐不仅告诉老师们,叙写学习目标要保证语言清晰、行为具体、过程可视化、结果可量化、符合学情,还梳理了“谁、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法、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的设计逻辑。
全面细致的分析让西和二中教师周建刚对教学有了新思考。他表示,在学习任务的设计上,要聚集核心任务,拆分子任务,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单元放学、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探索情境教学、思维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培育学生高阶思维。
此外,青岛一中打破传统集备组办公模式,以教研组为单位整合办公资源,围绕“新课标研究、新教材挖掘、学情分析、过程设计、技术融合、作业反馈”六个维度开展深度教研,为西和教师提供了教研改革的新思路。
“教研唯有聚焦真实问题,才能产出实用成果;精细化的备课则为学科发展注入持续活力。”西和一中教师姜凤娥感慨道,“青岛一中展示的智慧课堂系统与‘四课’听评机制,让我深刻体会到技术赋能与深度教研对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
当天培训活动还组织教师参观了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与青岛跨境电商产业园,了解其功能布局、运营模式及“跨境电商+新零售”业态,进一步拓展了教师视野,为教学资源提供了新素材。
西和县高中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将所学所感转化为教学实践,不断优化育人方式,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青报教育在线 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