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值拉满!西和教师盛赞青岛研修之行:沉浸式、全方位的学习盛宴
摘要: “这是一场沉浸式、全方位的学习盛宴!”“每一天的学习都如璀璨的珍珠,串联起我们对教育的深度思考与职业成长的全新认知。”“名校经验如同一把把钥匙,解锁了我们在教学理念、班级管理上的思维桎梏。”9月18日,在西和县2025年东西部协作教育人才培训类项目——初高中骨干教师青岛研修班结业仪式上,教师们满怀激情地分享着此次研修的所见所思所感。每个人都感到能量满满,他们将带着优秀经验回到家乡,为西和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报教育在线讯 “这是一场沉浸式、全方位的学习盛宴!”“每一天的学习都如璀璨的珍珠,串联起我们对教育的深度思考与职业成长的全新认知。”“名校经验如同一把把钥匙,解锁了我们在教学理念、班级管理上的思维桎梏。”9月18日,在西和县2025年东西部协作教育人才培训类项目——初高中骨干教师青岛研修班结业仪式上,教师们满怀激情地分享着此次研修的所见所思所感,每个人都感到能量满满,将带着优秀经验回到家乡,为西和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天,西和初中教师首先聆听了青岛市招生考试院社考处处长周宏锐带来的《评价改革引导下的教学变革》主题讲座。
作为长期深耕教育教学与评价研究领域的教育专家,周宏锐在讲座中深入剖析了评价改革的基本方向和趋势,其内容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深度,又结合了贴合教学实际的中考题目案例解析。特别是在讲解“评价变革基本趋势”板块时,周宏锐在每个条目下都精心搜集了甘肃中考题的具体示例,让来自甘肃西和的教师们倍感亲切,更易于理解讲座的要点。
“新课标下的考法极具综合性和灵活性,‘教什么,怎么教’是我听完讲座后反复思考的问题。”西和县嵩林乡九年制教师张斌感慨道,专家举例天水农村老师因学生“忙”于摘樱桃而忽视传统文化教育,这让他联想到自己学校大多是留守儿童的学生,他们暑假常忙着摘花椒、做农活,虽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但对节日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甚少。“所以,我们会在放中秋假前一天带着学生做月饼、讲故事。”张斌表示,专家讲座让他更加明确了未来的教学方向,即让生活与课本紧密联系起来,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学习有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能力素养。
评价驱动下,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变革?周宏锐提出了六个策略:建构基于学生立场的“教—学”目标;以“课程纲要”编写为抓手,搭建课程、课标与课堂教学的桥梁;以新教案改革撬动课堂教学深度变革;将导学案转变为学历案;打造多样化的课型;充分利用开源工具,找到适合自己的AI助教。
西和县城关乡九年制学校教师柳晶芳表示:“专家的指导让我认识到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以新课程标准为标杆,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的,将教学评一体化贯穿于日常教学,巧用思维导图梳理学习体系,提升学生系统思维,引导学生以系统思维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让学生在高效学习中提升综合能力。”
下午,结业仪式如期举行。初高中骨干教师齐聚一堂,畅谈心得体会,为这次青岛研修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仪式上,四位教师代表先后登台,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西和职专教师张怡婷表示,跨界学习是本次培训的意外之喜,意义深远。在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无人装卸设备高效运转,5G技术让港口作业实现“智慧化”升级,她直观感受到了科技对传统行业的颠覆性变革;在5G高新视频党建教育基地,“科技 + 党建”的模式打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让党性教育更具时代感;在“城市之窗”,从青岛的城市空间演变中,她读懂了“规划引领发展”的深刻内涵。“这些跨界体验让我们跳出教育看教育:职业教育不能闭门造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将前沿科技理念、城市发展思维融入人才培养中。我们要培养的是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学生,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跨界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脱颖而出。”张怡婷说道。
此次研修之行,让西和县第一中学教师张晓莉印象最深刻的是韩炳秀老师所说的:“老师的高度就是学生的高度,老师的见识就是学生的见识。”张晓莉表示,这句话道破了教育中“言传身教”的本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认知世界的“坐标系”。“教师的自我成长远比单纯的教学技巧更重要。不断拔高自己的认知高度,拓宽看待问题的见识边界,才是对学生最深远的负责。毕竟,能点燃学生的,从来都是老师心中先燃烧着的那团火。”
现场,青岛市招生考试院社考处处长周宏锐和培训班负责人王武全共同为参训教师代表颁发结业证书,祝贺大家顺利完成培训任务。
“本次培训筹备周密,组织有序。举办方着眼于西和县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了培训方案,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全方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培训班负责人王武全对培训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未来工作给予了殷切期许。他表示,希望各位学员克服困难、潜心向学、积极互动、深入研讨,展现了西和教育工作者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希望大家能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将所学、所思、所悟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运用到各自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努力成为西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引领者。
山海虽远,情谊长存;教育之路,携手同行。西和教师将带着满满的收获、深深的情谊和沉甸甸的责任重返工作岗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反思中持续精进,共同为西和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青报教育在线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