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协作共探育人路径,西和县高中教师点赞青岛十六中教学与管理智慧
摘要:东西协作共探育人路径,西和县高中教师点赞青岛十六中教学与管理智慧
青报教育在线讯 “今天的课堂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教学思路,让我真切体会到东西部协作带来的教育力量!”9月22日,西和县2025年东西部协作教育人才培训进入第二天。来自西和一中、二中、三中及四中的30余名骨干教师走进青岛十六中,开展为期一天的沉浸式学习。通过听课、教研交流与专题讲座等环节,老师们深入领略了学校的教学艺术与班级管理策略,收获颇丰。
2022年,时任青岛十七中副校长的王世柱赴西和一中开展教育帮扶。今年,他圆满完成帮扶任务,返回青岛并出任青岛十六中副校长(主持工作)。此次前来研修的西和县高中教师中,有不少是王世校的旧识。一见面,大家便亲切握手、热情相拥,气氛温馨。青岛十六中书记张瑞玲、副校长赵霞共同接待,亲自带领西和教师参观校园与校史馆,细致介绍学校的办学历程与教育特色。
学校为西和县的老师精心安排了涵盖九大学科的课堂。老师们深入班级听课,课后分学科与各教研组开展研讨,积极交流听课心得、教学方法及集备机制。青岛十六中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精巧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上融洽而活跃的互动氛围,赢得了西和县老师的一致好评。
西和一中教师张莉对青岛十六中教师王姁玉执教的《何为中国根,开卷为乡土——〈乡土中国〉导读》一课给予高度评价:“课前以红色故事开启学生学习热忱,课中一系列提问引领学生思考,层层深入。写主持词的作业极具实践意义,是一次兼具深度与趣味的学习体验。”
西和二中教师马育鸿在聆听高一物理课后感慨道:“教师备课极为用心,每道题都经过精心设计,每一句鼓励都恰到好处。老师密切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意识、自然地帮助学生实现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强化对基本公式和概念的理解,切实提升了学生的物理建模与应用能力。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无不是为三年后的高考乃至学生的终身学科素养奠基。”
当天,学校还特别安排了一场专题讲座。青岛十六中班主任王志作题为《以匠心守初心,用奉献铸师魂》的报告。王志所带班级多次荣获“青岛市先进班集体”“青岛市先进团支部”等称号,他本人也是2025年青岛市高中教学工作会上进行经验交流的唯一教师代表。讲座中,王志结合真实的教育案例与方法,深刻阐释了“奉献、陪伴、共情、精心、用心”的教育理念。
56岁的王志至今仍担任班主任,坚持每天早上6点半到校,晚9点半离校,风雨无阻,包括周日晚自习也始终陪伴学生。他还额外承担数学提优班教学,每周准时授课,从不间断。“王志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讲台,以无私奉献和真诚陪伴践行教育初心,让我们年轻教师深受震撼,也为一线教育者树立了榜样。”西和三中教师高建成说,“今后我也将努力涵养教育情怀,尽职尽责完成育人使命。”
在谈到“精准施策,齐心协力”时,王志分享了一则个案:一名学生数学成绩长期徘徊于七八十分,尤其在中等题型上失分较多。通过几次考试的分析,王志为其量身定制辅导计划,果断放弃难题,专攻中档题。每日布置“一大一小”两道中档题并进行细致指导。一段时间后,该生成绩稳步上升,信心也显著增强。
西和二中教师张新军对王志的个性化辅导方法深表赞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与需求各不相同。我们应因材施教——对优等生注重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拓展性学习资源;对中等生加强查漏补缺和解题训练;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则需给予更多关怀与鼓励,从基础补起,帮助他们重建信心。”
“王志老师的讲座宛如一场思想洗礼,让我对班主任的角色与使命有了全新认识。”西和四中教师孙莹莹说,“我意识到,班主任应从‘管理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工作重心也需由班级管理走向对生命个体的关怀与引领。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走进心灵,关键在于‘看见’——不仅关注成绩,更要体察情绪、发现需求、点亮闪光。今后,我要通过日常细致的观察和真诚的交流,构建信任的师生关系,让教育真正走进内心。”
山海情深,携手并进。接下来,西和县的老师们还将走进青岛一中、平度市开发区高中等学校,进行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深度学习,为促进西和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动力。
青报教育在线 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