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教育新图景!青岛这场盛会解锁智慧教学新可能
摘要: “如今,数字化真正成为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9月12日,青岛市“数字赋能 智享教育创新成果”数字化赋能应用成果展示会在市南区举行,青岛基隆路小学承办此次活动。在学校一楼展示厅,局属学校、各地市学校的智能化教学设备、智能课堂系统等依次陈列,各区校代表、研究员等人纷纷驻足询问技术细节与应用成效,交流操作技巧,沉浸式感受教育数字化的前沿探索。
青报教育在线讯 “如今,数字化真正成为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9月12日,青岛市“数字赋能 智享教育创新成果”数字化赋能应用成果展示会在市南区举行,青岛基隆路小学承办此次活动。在学校一楼展示厅,局属学校、各地市学校的智能化教学设备、智能课堂系统等依次陈列,各区校代表、研究员等人纷纷驻足询问技术细节与应用成效,交流操作技巧,沉浸式感受教育数字化的前沿探索。
作为市南教育数字化实践的优秀代表,青岛基隆路小学率先带来数字化情景剧展示。随着大屏幕上动态课件的切换,该校师生现场演示智慧黑板的“虚实结合”教学,数字人“李白”更是穿越时空,“走进”主会场课堂,与现场师生实时互动问答。“这种沉浸式教学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可触可感,孩子们的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了。”青岛基隆路小学的精彩展示,赢得台下阵阵掌声,不少参会者拿出手机记录精彩瞬间。
“教育数字化已从技术辅助,跃升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引擎!”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文龙介绍,市南区以“轻装备、小投入”思路,构建起“素养导向的精准教学、动态评估、智能反馈”生态,孵化出AI在线教研、SGP成长轨迹追踪等创新模式,累计开展线上教研2000余次,12所学校案例获评教育部优秀案例。“我们期待与兄弟区市互学互鉴,共推教育数字化升级,为青岛教育数字化发展贡献‘市南方案’。”
“三年行动计划总体目标是形成优质常态机制、提升师升能力、融入应用。”随后,市教育装备信息中心网络部主任黄广岳解读《青岛市数字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他指出,青岛教育数字化虽走在前列,但仍存在数据集成不足、智能化待提升等问题。针对这些,计划提出“2+2+N”体系——以集成化、智能化为主线,夯实基础环境与人才培养,覆盖教学、评价等N个场景。“未来,我们将重点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比如开发基于AI的个性化学习系统,为不同学生定制专属学习方案。”
经验交流环节成为当天的“重头戏”。6所学校的代表依次上台,分享数字化实践成果。青岛十六中带来“VR五步教学法”案例,他们将VR技术融入历史、地理教学,通过情境导入、虚拟体验等环节,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知识;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和第六初级中学联手分享基于SEED平台的数字素养评价模式;青岛基隆路小学、城阳区夏庄小学、崂山区实验学校的代表,分别围绕“数智赋能学生成长”“AI 赋能智慧校园”“数智融合精准育人”分享实践经验。“这些案例很接地气,都是我们教学中会遇到的问题,值得学习。”老师们说。
“这场‘数字化大集’,让我看到教育数字化在青岛从‘有’到‘优’的跃升!”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王海涛的点评直击人心。他高度肯定青岛各学校的数字化创新举措,同时提出建议,“教育数字化要坚持‘以生为本’,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要始终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此外,还要加强教师数字素养培训,让更多教师能熟练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教学。”这番既有肯定又有深度思考的点评,也为青岛教育数字化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从政策解读到案例分享,每一环都干货满满,回去要把这些方法用到教学中。”老师们感慨,这场盛会,不仅展现了青岛教育数字化的丰硕成果,更凝聚起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识,为青岛教育数字化迈向新征程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