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入学准备更充足!青岛小学迎新花样多,适应性培训助萌娃快乐启航

2025-08-31 10:23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自202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来,青岛各校持续创新入学培训形式,让适应性教育越来越精准有趣,深化为家校社联动的系统性工程。

青报教育在线讯 这两天,青岛各小学陆续迎来开学报到,校园里随处可见一年级新生的活泼身影。从趣味训练营到传统开笔礼,从学生的“开学第一课”到家长的“开学第一课”,各校通过丰富多样的创意入学活动,着力缓解孩子们的紧张情绪,帮助他们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自然衔接与平稳过渡。

这个学期共154天(含节假日),是10年来“最长的秋季学期”。为了帮助萌娃们顺利适应小学生活,青岛各小学使出了浑身解数。自202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来,青岛各校持续创新入学培训形式,让适应性教育越来越精准有趣,深化为家校社联动的系统性工程。

从“仪式感”到“认同感”,传统文化成为适应载体

“哪吒”迎新、充气莲花、火焰枪出击、龙舟竞速、勇闯混天绫......青岛第五十三中学基础学部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入学欢迎仪式,孩子们穿上哪吒的服装化身“小哪吒”和家长一起迈入校园参加趣味游戏。“这并不是简单的cosplay活动,每年成长训练营都有不同主题。”副校长于红介绍,“今年引入哪吒元素,一方面因为它深受孩子喜爱,能快速拉近孩子们和校园的亲近感;另一方面是想引导孩子学习哪吒勇敢无畏、勇于突破自我、永不言败的精神。”

崂山新世纪学校举行的“启智立志 礼润人生”开笔礼活动已经延续多年,为一年级新生开启人生首个重要传统礼仪教育活动。正衣冠、拜师礼、六礼束脩、孝亲礼、点朱砂、启蒙描红、击鼓明智等环节,让孩子们在仪式感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开笔礼是人生四礼中的启蒙礼,对孩子来说很有意义。”崂山新世纪学校韩老师表示,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仪式中,更融入日常教育。该校开发了两本校本教材:《多多传奇》通过绘本故事讲述校园文化理念;《校园礼仪三字歌》则将校规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们在传唱中自然内化行为规范。

从“简单训练”到“系统课程”,规则意识初步建立

在帮助一年级新生建立行为规范和规则意识方面,青岛各小学可谓下足了功夫。课堂纪律、路队秩序、文明礼仪和心理健康等内容,已成为多数学校新生训练营的核心课程。各校通过生动示范和情景模拟,让孩子们在反复实践中逐步建立起小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

海信学校设计了为期3天的趣味训练营,将行为规范培养巧妙融入游戏环节。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坐姿、站队、用餐等小学阶段的基本要求和日常规范。

青岛太平路小学为此专门打造了为期一个月的《悦动・入学课程》精品培训体系,多年来,不断进行迭代升级。“悦动·入学课程”针对一年级入学前两周的关键时期,立足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包括“我是一条鱼”、“一颗蛋的旅行”、“我的朋友多”等主题,重点培养五好行为习惯和五好学习习惯,切实提升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学校教务处副主任宋茜介绍:“这门课程经过多年实践和持续升级,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适应性教育体系。我们通过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将团结互助精神、作息时间管理和自律能力培养等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学校特别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系统性培养,我们关注孩子从心理到生理各方面的适应情况,”宋茜补充道,“课程设计既着眼于当下的顺利过渡,更着眼于长远发展。我们深信,在一年级起步阶段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用一个月时间专注做好这一件事,是因为我们坚信21天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一旦好习惯养成,后续的学科学习将会事半功倍。”

从“缓解焦虑”到“科学育人”家长课堂内容多样

青岛各小学也将家长教育作为适应性教育的重要一环。为此,各校精心策划了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家长第一课”,通过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展专题讲座,与家长深度交流,有效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构建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

如青岛敦化路小学邀请了青岛市家庭教育指导专家袁凤主任,开展《调整焦点,助力成长》专题培训。袁主任从实际案例切入,聚焦幼小衔接阶段常见的适应难题,深入解析幼儿园与小学在作息、学习方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并提出了建立规律作息、强化孩子责任意识、注重情感陪伴与正向激励等一系列实用家庭策略,引导家长从容应对孩子成长中的转折。青岛同安路小学则采用跨界联动的方式,既邀请交警讲解安全知识,又请家庭教育指导师传授亲子沟通技巧,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互补。

家校沟通机制也日益完善。各校建立了线上线下多维沟通渠道,包括班级群、家访、家长学校培训和开放日活动,形成完整的家校共育体系。

三年来,“幼小衔接”适应性教育不断发生着转变:从关注学生到家校协同。适应性教育不再局限于学生层面,而是将家长教育纳入整体规划,形成育人合力。从活动到课程。各校从零散的迎新活动,发展为系统的课程体系,有目标、有内容、有评价。从统一到个性。各校根据自身文化和特色,开发出独具特色的适应性教育模式,如五十三中的主题式趣味训练营、崂山新世纪学校的传统文化体验等。随着新学期到来,这些适应性教育措施将为新生提供有力支持,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迈出学习生涯的第一步。

青报教育在线 孙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