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三十七中安翔:将教育化作春风吹向学生心田
摘要:“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走向成熟却又天真烂漫,所以我们要格外注意,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与我们一样,需要被看见。”初见安翔是在青岛三十七中的校园。漫步校园,安翔与青报教育在线聊起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聊天中,她始终洋溢着笑容,随和的态度和阳光活力的精气神,让人感到如沐春风。而在随后的采访中青报教育在线发现,这股春风在她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也吹向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走向成熟却又天真烂漫,所以我们要格外注意,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与我们一样,需要被看见。”初见安翔是在青岛三十七中的校园。漫步校园,安翔与青报教育在线聊起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聊天中,她始终洋溢着笑容,随和的态度和阳光活力的精气神,让人感到如沐春风。而在随后的采访中青报教育在线发现,这股春风在她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也吹向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她的生物课学生们都爱上”
“她的生物课学生们都爱上!”青岛三十七中生物教师薛虓嵩是安翔教学上的师父,他认为,安翔虽从教时间不算长,只有7年,但在教育教学方面充满灵气。薛虓嵩告诉青报教育在线,初中生物理论性较强。对于初中生而言,许多生物学概念和原理,学习起来相对枯燥无味。不过,安翔的生物课绝不会如此。“在课堂教学中,安翔总能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探究过程引导他们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例如,学生都喜欢玩的手游《和平精英》里有一个特殊的药品——肾上腺素,危急时刻用上它,玩家就能在游戏中恢复生命值。“安老师会在课堂上适时引入游戏中的场景来讲解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贴近学生生活日常的举例让孩子们能够快速将抽象的知识转为具象的理解。”薛虓嵩表示。
“安老师的课格外有趣,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青岛三十七中学生杜子涵回忆起生物课上的点点滴滴,难掩兴奋。杜子涵说,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安老师在生物课上以情景剧的方式讲解生态保护一课,课堂上同学们扮演不同角色,有人演总统、有人演记者、有人演生态学家等等,同学们身临其境,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设计对话,甚至在表演中还飙出了青岛话。“一堂课下来我们‘玩’得不亦乐乎,同时也懂得了在现实中不管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社会角色,都应该主动保护生态环境。”
教育事业的奔涌“后浪”
作为教育事业中的90后“后浪”,安翔在教育教学中也展现出了年轻教师的干劲、活力与创造性。
2018年,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如何改变旧有观念,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升自身执教能力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课题。“当时平板教学还未普及,正当我们苦恼信息化教学设备匮乏之际,安老师提出是否可以通过借用微信和支付宝的扫码功能,将不同难度的学习素材,如知识讲解视频、练习题等内容生成二维码放在学生导学案中,实现有效的分层教学。”薛虓嵩表示,安翔的提议得到了生物教研组的一致认可,并应用到了随后的教育教学中,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做法也让她在从教第一年就拿到了青岛市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二等奖的荣誉。
2021年,“双减”政策发布,对作业的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安翔重新思考学生作业的价值。在安翔看来,作业是生物学习的延伸,若一味给学生多布置作业,让学生刷题,很快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生物的兴趣。优秀的生物作业应该能够让孩子们通过生物学习知识感知生命之美,产生探索生物奥妙的渴望。安翔说,鉴于这样的思考,自己积极尝试布置项目化作业。“比如在寒假作业中设置《一元复始吃饺子》项目式任务,任务中学生既要和家人共同劳动,亲身体验包饺子的过程,又要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饺子馅包含的营养物质,最后在作业中阐述吃下饺子后,消化系统是怎样将饺子分解的。”
据了解,该项作业设计在2022年山东省举办的初中优秀作业展评中获得了一等奖。“青岛市每个学科仅向省里推荐了5个作业设计,安老师是其中唯一的一等奖。”薛虓嵩说,项目化作业的实施体现了素养导向,让生物作业既有“生物学科的味道”又有“生活味”,更有趣味性和实践性。“这样的作业设计相当出色。”
以心触心,以爱育爱
从生物老师、班主任到学校教务处副主任,谈及自己的成长之路,安翔表示,自己一直很幸运,一路总是收获满满。“这得益于学校的青蓝工程和老教师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安翔说,来到青岛三十七中后自己从前辈教师们身上明确了好老师应有的模样。“那就是以心触心,以爱育爱!”
瞄准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安翔用实际行动不断向其靠拢。在安翔担任班主任期间,班上有一名学生找她请教生物问题。讲解间,安翔发现该学生情绪低落,便问其缘由,怎料孩子“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原来这名同学一直因为与其他同学的相处感到苦恼,认为自己在班级里没有交到要好的朋友。“这个时候孩子是多么需要倾诉,我当时就在想,要是我是这位同学,我会希望老师怎么做。”思虑之后,安翔决定先默默陪伴,接纳孩子的情绪,等孩子冷静后再适时引导孩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这个孩子平常讲话比较直接,不怎么爱笑,会让人有距离感,但是内心善良柔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安翔成为了孩子的“树洞”,默默地倾听着孩子心声,鼓励着孩子做出改变的同时看到自己的优点。一个学期下来,孩子的讲话方式变得柔软,越来越开朗,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友谊。
在安翔7年的从教生涯中,这样的教育故事还有很多,但采访中安翔总说,自己只是做了老师应该做的事,在青岛三十七中每一名老师都在以自己方式守护着学生们的成长。“尤其是在担任教务处副主任负责学校日常教学常规工作后,站在更宏观的角度我看到,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不让学生落下一节课,老师们坚持带病上阵是常有的事;日复一日陪伴着学生,从晨光熹微到夜深人静,老师们始终无怨无悔。”
青报教育在线 高晶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