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未来教师会消失吗?

2022-09-27 18:03 镇西茶馆

摘要:教育仅仅是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吗?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学生坐在家里便可以通过互联网听到世界上最棒教师上的最棒的课,一个人想通过驾照理论考试,他可以根据网上有关模拟试题反复模拟训练,等等。于是有人开始质疑传统学校中教师的作用了。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围棋人机大战,以4比1的总比分获胜;2016年末2017年初,该程序在中国棋类网站上以“大师”(Master)为注册帐号与中日韩数十位围棋高手进行快棋对决,连续60局无一败绩;2017年5月,在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上,它与排名世界第一的世界围棋冠军柯洁对战,以3比0的总比分获胜。于是有人担心,会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教师被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取代?

最近,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

“考虑到离开教师这个职业的数量以及为了满足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教师的需求都在大规模增长,用机器取代教师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机器不会组织工会闹事,机器不会生病,机器不会有压力,机器不用付工资,而且上课出题总能 100%保证表现稳定。谁不喜欢呢?”

——《人工智能对于教育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Graham Brown-Martin)

真的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如果把教育的功能理解为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那Graham Brown-Martin所设想的情况可能会出现。但教育仅仅是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吗?

这涉及到对“教育”的理解。多年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功利主义”,将内涵丰富的“教育”挤压得只剩下两个字:“刷题”;泛滥成灾的“应试教育”使许多人认为,所谓“教育”就是“灌输知识”,就是“传授技能”,就是“训练考法”,就是“死记要点”……不只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如此。几十年前,“家教”这个词是“家庭教养”的简称,其含义是一个人来自家庭教育的良好修养;但现在“家教”这个词是“家庭教师”的简称,就是补习功课。现在如果有家长想给孩子请个“家教”,可不是说有的请个老师来对孩子进行关于做人教养方面的教育,而是辅导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所谓“数学家教”“英语家教”等等。从“家教”这个词义的演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来指向人格的“教育”是怎样沦落为赤裸裸的“刷题”的。

既然“教育”如此简单,那对教师的要求就很单一了——只要会熟练地解题、讲题、改题就行。那隔着千里万里通过网络学习,或通过人工智能完成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与训练,当然是可以的,而且比人工效率更高。这样一来,教师当然就面临被“淘汰”的可能。

但教育本身并不只是灌输知识和传授技能——知识和技能在教育的过程中,都是人格的载体。那真正的“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引领、情感的熏陶、价值观的引领……一句话,教育是指向人的灵魂的。所有学科知识的学习都是人格形成的渠道之一——虽然是极其重要的渠道。天地人、德智体、真善美……构成了教育丰富多彩的内涵。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关于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事关灵魂,岂能交给没有灵魂的网络与机器人?

即使是教育中最理性的学科教学,也绝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教育活动。教学,作为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它从属于教育,或者说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尽管学科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技能,但这无法抹煞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人格引领、心灵感染、智慧启迪等人文色彩。教育承载着“价值”,凝聚着“精神”,体现着“人性”……岂能只是冷冰冰的知识?我愿再次强调,学科教学是为人格培养服务的,而不是相反。以教学代替了教育,正是现在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有人将其概括为“教育的教学化”。

再就师生双方的关系而言,教育也呈现出与其他职业不同的特点,这就是教育者情感投入的“主观性”。一位医生在面对病人时,在态度上当然应该真诚热情,但对病情进入专业思考与判断时,特别需要冷静,需要客观,不然会妨碍他对病情的诊断;一位科学家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同样需要自己和实验对象保持距离,以严肃理性的态度对待实验对象,从事科学实验。但教育则不然,教育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育者必须带着思想也带着感情尽可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换句话说,只有当师生彼此相融、彼此能够听到对方的心跳、能够感受对方的脉搏时,教育才能真正发生。

教育,更多的关注不是因果,不是规律,不是物性,而是价值,是精神,是人性。真正的教育过程,从来就不是师生之间单向的“我讲你听”“我说你练”的工程式的“机械操作”,无论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双方都不是冷冰冰的“程序载体”,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准确的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必须——或者说已经融为一个整体。

所以,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中外这两位杰出的教育家,在谈论什么是“教育”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人”——人的情感,人的思想,人的心灵世界。

这是没有温度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能够达到的吗?

如果教育仅仅是“刷题”,那么只擅长教学生“刷题”的教师的确面临存在的危机——你现在本身就不过是会刷题的“智能人工”而已,那被“人工智能”取代,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但是,如果我们理解的教育真如雅思贝尔斯所说的是“关于灵魂的教育”,如陶行知所说的“心心相印的活动”和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人学”,那么可以自信地断言,网联网和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取代教师活生生的教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霍姆林斯基面对当时苏联流行的所谓“当今是‘科技时代’、‘数学时代’、‘电子世纪’、‘核子世纪’”等说法,旗帜鲜明地提出,当今首先是“人的时代”、“人的世纪”!他进而预言,21世纪将是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世纪!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苏霍姆林斯基预言的英明。只要教育的目光永远投向“人”的心灵,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就永远不必担心被“科技”所淘汰,而我们的教育必将永远处于时代的最前沿。

作者:李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