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分类发展,迈出高中教育转型关键一步

2022-09-22 17:21 中国教育报

摘要:要深刻理解这次高中教育转型,就要兼顾高中教育基础性和预备性的双重特征,要在二者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让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更加紧密。

为了适应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要求,上海提出普通高中教育要从“分层发展”走向“分类发展”。所谓的分层发展,就是指高中教育多年以来实行的重点校与非重点校、示范校与非示范校的政策导向。而分类发展,则是力图突破原有高中教育格局,从育人理念、治理体系、课程特色、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等,对学校进行重新划分。力图从过去全国上下一刀切的高中教育模式突围出来,按照“为谁育人、怎样育人”来重新划分高中学校类型。这标志着高中学校评价标准的根本变化,为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铺平道路。

从我国高中教育发展阶段来看,高中普及化阶段已经来临,要求普通高中改变传统精英式与选拔式教育模式,要以更加注重面向人人和更加注重终身学习的思想,服务于满足高中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高中新课标正是按照“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的普通高中培养目标制定。把握时代发展、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对高中教育的根本要求,是这次教育转型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高中阶段教育是连接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重要时期。高中教育处于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承担承前启后的教育任务。但长期以来,高中教育的这杆“天平”明显向义务教育倾斜,使得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义务教育的延续,缺乏与高等教育的有效沟通。高中教育作为大学预备教育的课程衔接功能明显没有发挥出来,导致人才培养不连续,很难培养出具有专业态度、专业情感和专业精神的优秀人才。

早在2010年,我国就提出要将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之一,特别强调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并从办学体制、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学校特色等办出特色。面向新时代,高中教育转型已经成为历史必然,也早已从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改革实验中初见端倪。高中教育发生了从应试到全面育人、从升学到生涯规划、从分层到多元发展等根本转变。比如北京市的高中多样化发展方案,就力图围绕学校课程建设,要求从体制机制创新、一体化培养、协同培养、特色培育、新型综合高中和国际化教育等对高中学校进行重新划分。鼓励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为学校育人目标服务的特色课程群,以课程为核心实现多样化特色发展。

要深刻理解这次高中教育转型,就要兼顾高中教育基础性和预备性的双重特征,要在二者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让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更加紧密。我国高中教育实施的是三年学制,课程结构基本上遵从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音体美等基础教育学科课程结构设计,缺乏大学学科专业课程的影子,并且全国“一盘棋”,无论是示范高中、县级高中、城镇高中、农村高中等皆如此,导致学校缺乏特色,应试升学的教育倾向明显。

这次转型标志着高中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效益优先,走向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全国许多地区把学校分成若干特色学校类型,比如美育特色高中、体育特色高中、科技特色高中、人文特色高中等,在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方面迈出可喜的第一步,也将引发高中育人模式的根本变革。比如,上海市要求各校围绕特色课程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创新实验室、微实验室、数字化学习空间、图文中心、公共开放空间等个性化学习空间建设,以情境模拟、操作体验、合作探究、实践创新等方式,持续驱动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开设丰富多样的特色课程,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供更多选择性,营造新型的高中教育新生态。

为了适应这次转型,高中教育需要表现出更多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主动与大学教育更加紧密衔接。借力高等院校教育课程资源,实现学校的课程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并为学生的生涯规划提供体验和实践平台。同时,针对学生发展的差异,整合校内资源,充分利用社区、社会公共资源,注重学科教室、实践基地等课程资源建设,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实践性、针对性和适应性,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作者 | 吴颖惠,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