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多年的我们做错了,还是做对了?

2022-09-15 10:00 新校长传媒

摘要:我们实践多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到底有没有做错?来看看两位学者的文章说了什么。

今年4月28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妮娜·鲍威尔和副教授瑞贝卡·瓦尼克,发表了一篇文章《“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是一种不友善哲学》,提出“ ‘学生满意’不等于‘教育成功’ ”等观点,引起从基础教育到高校教育的广泛讨论。

而后,中国科学报刊登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英剑《“以学生为中心教育”需要纠偏?不,是没到位》一文予以回应。

我们实践多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到底有没有做错?来看看两位学者的文章说了什么。

正方论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是一种不友善哲学

妮娜·鲍威尔、瑞贝卡·瓦尼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或“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指的是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基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来规划学习内容、方法、节奏和评估方式,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为主动的知识发现者。这种教育模式聚焦于学生的责任和需求,强调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使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兴起于19~20世纪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先驱人物包括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苏联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等。该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吸收信息来获得和理解知识的,而是通过经验和社会互动,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相融合,进而理解和建构知识的。

不过,“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虽然有利于建立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营造更加包容民主的学习环境,但在实践中却常演变为学生的“满意度”被置于教育目标之上,反而使学生无法获得教育本应提供的丰富学习经历。

这一理念经常被不当应用,成了教育的黄金定律,不仅影响了教育质量,也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身利益和教育的社会价值。

理由一:

“学生满意”不等于“教育成功”

随着教学的焦点转移至学生,“学生满意度”被普遍视为教育成功的重要指标,一些学校,尤其是高校,不再努力试图告诉学生什么对他们有益,而是要求教师尽量配合学生,甚至出现以下情况:

• 如果学生觉得考试压力大,学校就减少考试;

• 学生不喜欢阅读,学校就选择难度较低、篇幅较短的阅读材料;

• 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学校就将课堂教学分成小段,并以放松性的活动穿插其中;

• 学生喜欢网络多媒体内容,教师就在授课时多使用社交媒体和交互式创意内容;

• 有些学生不喜欢发言,教师就为他们提供无需讲话的其他参与方式;

• 学生难以接受严肃的批评,教师就使用温暖的语言正面反馈......

这种积极回应学生的诉求、贴近学生的喜好,出发点是好的,但学生的满意度与实现教育目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一味给予学生即时满足、照顾他们当下的感受,其实是在否认学生的成长潜力,而教育本应该让学生在毕业时比入校时更优秀。

在这种扭曲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模式下,教师被持续施加激励学生的压力,学生自身却缺乏学习动机。他们只需要机械完成大量简单明确的任务,不必思考自己究竟在做什么又学到了什么,也就无法产生学习知识或完成目标后的满足感。教师不提出批判性意见,学生就得不到必要指导,只能留在原地。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对学习者的赋能应体现在激发自我效能、锻炼自我调节能力上,而不是给他们过高预期,让学生误认为他人理应关注并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不仅剥夺了学生的个人能动性,且一旦预期落空,学生很容易出现受害者心态,变得更加被动。

离开学校后,学生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挑战。教育应让学生迎接挑战,以锻炼应对未来挑战所需的心智能力和品格。这种改造性的教育经历,将为他们日后改善自身处境、追求自己渴望的生活打下基础。学生有权利要求自己的期待被严肃对待,并让自己被视为有能力、有决心克服困难的学习者。

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等同于不给学生布置任何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其实是一种不妥当的行为,相当于认为学生没有能力接受一种在智力和情感上具有挑战性的高水准教育。

理由二:

教育应为学生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两位副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有些学生仅因教师质疑他们的观点、修正他们的错误,就感觉被冒犯,这是对教育民主化的误解。“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注重包容和平等,反对特权,但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和教育者毫无分别。学生需要尊重知识积累和掌握知识的人,教育和引导并不会必然通向权力滥用。

生活中总会存在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情况,但这不一定表明发生了不公正之事。同理,将主观见解与客观事实、已确立的理论置于同等地位是不妥的。推动学生突破自己的狭隘观念是一种旨在促进批判性思维的智力训练,不代表对学生的人身攻击。

诚然,学生应被赋予提出不同意见的权利,应被鼓励独立自主思考,但学生也应该知道,教师拥有更丰富的学识和阅历,可能比自己懂得更多,自己的想法未必正确。

另外,在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的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有时并不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重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天资和潜能,这常被冠以“为个性赋权”的美名。然而,教育是一种群体性活动,若非聘请私人教师,一个课堂上的学生数量可能是两位数甚至三位数,依据每名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来“定制”课程及评估手段就变得不切实际。

而且,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学生与周围世界建立连接的健康心态。学生必须认识到,所谓“独一无二的个体”是处在更大的集体环境中的,这要求个人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个人。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不应变异为迎合学生、无条件赞美学生、设法避免被学生抱怨。严肃对待学生,要求教师真诚地指明学生的局限性,以帮助他们进步,教会学生如何就争议性话题开展恰当有效的讨论、如何与观点不同者打交道、如何面对他人的质疑和反驳。作为社会成员,人们需要明白集体目标有时优先于个人目标,自己独有的视角未必总能得到他人支持。学生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在未来恐将无所适从。

自我膨胀、过度高估自身价值和重要性的“自恋型人格”会遭到他人的负面评价,对社会整体而言也是一种损失。假设一群劳动者进入职场前没有经过严格训练、没有接受过批评指正,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否让人放心?

理由三:

不能剥夺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机会

在劳动力市场上,新员工不愿从事入门工作、将一切负面反馈看作对自己的侮辱、希望晋升却不愿勤奋工作等现象越发常见,部分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没有教会学生自我激励、弥补缺陷、正视失败、树立成长型思维和通过辛勤付出换取长期回报的价值观。

不断工具化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被误用的另一个原因。当学生的行为和态度与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相悖时,调转方向的责任更多地落在教育者身上。大部分教师既拥有自己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也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显然比学生更加了解什么样的授课和考试方式效果更佳。

这种不恰当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广泛存在于多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领域,也被基础教育界追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应予批判的不是这一理念本身,而是对它的错误理解和运用。人们不能指望尚未接受过完备教育的学习者,能够准确地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学。

同样,应该承认并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但它不是至高无上、无懈可击的。人若想朝正向变化,实现真正的成长,积极反思和自我批评不可或缺。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获取高质量教育的权利,帮助他们发挥潜能成为更完善的人。相反,否定学生的潜力,剥夺他们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机会,才是真正不友善乃至残酷的做法。

反方论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需要纠偏?不,是没到位

郭英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来源:中国科学报 

最近,一篇题为《纠正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误解》的文章在网络流传。由于其论点鲜明——要纠正“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观的偏差,因而在教育界内外引发广泛关注。

依据这篇文章,以及两位作者所接受的采访内容,其主要观点如下: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在实践中常演变为将“学生满意度”置于教育目标之上,形成了一种扭曲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无法获得丰富的学习经历,导致了学生无论是心智还是品格都无法应对未来挑战。由于这一理念被不当利用,不仅伤害了学生自身的利益,也影响了教育质量,弱化了教育该有的社会价值。

应该说,这一观点有其现实来源,所讨论问题很有意义,但我以为,从开始就认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观已经演变为“以学生的满意度为中心”显然有失偏颇。事实上,“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观有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从理论到实践早已积累了海量的经验。

何谓“以学生为中心”?

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被称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要指将教学重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旨在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授人以渔”的方法中,将学习路径的责任交给学生,并侧重于能够实现终身学习的现实需求并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该方法有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理论依据。作为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生发而来的学习理论,它强调学习者要起到在新信息和先前经验中构建意义的关键作用。

其次,重心转移。将学生兴趣放在首位,承认学生的声音是学习体验的核心。这与“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的传统教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强调责任。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中心,但要求学生遵循自己的学习节奏成为积极、负责任的参与者,鼓励主动学习,而不是放任自流。

第四,承认差异。承认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注重并强调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由此,教师不再是班级学习的促进者,而是每个学生个人学习的促进者。

最后,形成性评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涉及更多形成性评估,而非总结性评估。所谓形成性评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问题的评估,在获得教学过程中的连续反馈后,为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参与到对其学习的评价之中。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重视学生的参与以及如何展示他们的学习,包括学生自我评价。我想,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及其在实践中的问题泛滥,导致两位学者撰文对这种教学方法提出了批评。

我们真的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在我看来,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出了偏差,需要纠正过来,而是有没有做到位的问题。在现实中,我们到处都可以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但想要实施并真正做到,有诸多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是便利性与有效性。教育若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学习环境、上课时间、学业进展等,都需要从学生的有效性上去考虑。以学习环境为例,大多数教室布局的一排排课桌可能就要来一场大变革。当我们要为此做出改变时,就必须基于每个学生的需求,而不一定是让教师以及管理者感到方便。

其次是整体化与个体化。在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中,师生需要共同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由于学生学习方式不同,只有学生的学习计划或途径有所不同才有意义。为此,教师应帮助创建适合每个学生学习需求的个性化环境。但我们都知道,真正做到这一点难度很大,在当今任何一所学校包括高校,要在同一门课程、同一个教室里呈现不同的学习计划或学习途径,都有极大的挑战性。

最后是过程与监控。以学生为中心,预示着建构适应学生个人需求的学习环境,提高其学习兴趣,内化其学习价值,还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形式的不同选项,并挖掘他们学习的内在价值和相关性。在这其中,学生的学业进步是关键所在。换句话说,基于能力的进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的核心。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与学生交流,并对其学习过程进行持续监控,然后根据其变化调整,甚至是“重构”学生的学习体验。

事实上,“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事关一所学校的全局,包括课程、人员配备、财务、技术、设施、时间表等,各方面都要真正专注于学生的期望与对学习的效果,同时考虑每个学生的差异。

从“讲台上的圣人”到“身边的向导”

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无疑具有权威性,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下教师的定位决定的。作为传授知识的专家,讲台下的学生更像是知识的容器。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中,教师仍然是课堂上的权威人物,只是转型成了教练或学习的促进者。

两位副教授在文中提到,一些学校要求教师尽量配合学生,甚至出现各种“阿谀逢迎”的动作。根据我个人的教学经验,有的现象确是偶尔存在,但大都是在特定时期,并不具有普遍性。

同时我还想说,时代不同,学生面临的世界不同,大家的身心健康、素养品格不同,各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如果学生已经身心疲惫,即便题目做错了,教师也应该温柔以待,给予正常的批评和引导,这属于更加个性化的育人方式,不能将此归咎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结果。

总之,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不仅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更多是在颠覆传统教育、传统课堂和传统思维方式。尽管该教学模式挑战了教师权威,但不意味着教师不再对学生产生影响。实际上,我们依旧能看到很多学生讲述自己深受任课教师影响并因此改变自己的实例与事迹。

来源 | 本文综合自当代教育家传媒、翻译教学与研究、中国科学报等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