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种点燃火炬般的体验
摘要:“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幸福的人,有作为的人,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培养几个重要的习惯,哪怕是一个,都足以让他人生发生美好的改变,那是最深沉的爱,最珍贵的人生财富。”
中国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儿童教育往简单里说,就是培养好习惯。
我深以为然。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工作期间,我曾做过这样一项研究,把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和115名死刑犯的童年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发现这两个极端的群体之间,无论是价值观还是综合素质都有很大差别,但最明显的差别还是体现在行为习惯上。
正如教育家乌神斯基的名言一样,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中的资本,如果你有了好的习惯,就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有了坏的习惯,则会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
因此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把习惯养成看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验标准,那么父母也好,老师也好,到底该怎么样去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又应该培养哪些习惯呢?
习惯如何养成?哪些最关键?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的实验发现,习惯的养成有三个关键环节在循环起作用。
第一个环节是暗示。
一个人受到了别人的暗示或者明示时会有所触动,从而对某件事产生巨大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是惯常行为,产生兴趣后就会去尝试模仿。
第三个环节是奖赏,当他尝试的行为得到了成功,获得了快乐的体验,当然就会选择坚持,愿意接受,甚至是不断地发展这个行为。如果他经受了挫折打击,他可能就会引以为戒,不再做了。
每个人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养成的那些好习惯或坏习惯时,比对以上三个环节,可能就会豁然开朗,对此我深有体会。
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里,父母没什么文化,所以我在11岁之前基本没有看过什么书。11岁那一年一个意外改变了这一切。当时我哥哥带回家一包书,没事就在房间里看,这对我构成了强烈的暗示或者诱惑,因为儿童时代就是一个喜欢模仿的时代,我也学着哥哥开始尝试看书,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并且有了想当作家的想法。
这时候我就有了自己的第二个习惯:写作。我从15岁开始写日记,到今年已经写了51年了,习惯就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
我还有第三个习惯:讲演。童年的我其实是一个严重口吃的孩子,但一个口吃的人如何能在后来到全国做了几千场讲演呢?转折点就在于养成了讲演的习惯。
小时候有小伙伴们提议轮流讲故事,我一开始很为难,后来就把我看过的那些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小说结结巴巴讲了出来,没想到大家非常喜欢听,追着我讲了一个多月。这件事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讲演也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
阅读、写作、讲演,这三个习惯之所以能够成就我一生,关键的环节在于什么?奖赏。
小学的时候我很调皮,但上了中学却当上了班长,就是因为老师发现我有阅读写作的习惯,于是给了我这个机会,而在这件事中,最重要的其实是我内心的满足和成功的体验。
而这种满足又反过来让我将阅读写作当成了一生发展的方向,使我不知不觉坚持了50多年,所以我经常跟父母们这样说: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幸福的人,有作为的人,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培养几个重要的习惯,哪怕是一个,都足以让他人生发生美好的改变,那是最深沉的爱,最珍贵的人生财富。”
那么下面我们具体来讲讲如何养成阅读、写作、讲演这三个重要的习惯。
如何养成阅读习惯?
第一,父母带头读书。要经常让孩子看到父母在看书,在学习,而非玩手机、打游戏,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第二,经常带孩子逛书店或者进图书馆。在浩如烟海的图书当中,很少有孩子对什么书都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孩子自己挑选一本喜欢的书,调动他的积极性。
第三,亲子共读。这是国内外都公认的行之有效的经验,父母轮流在睡前给孩子读书,时间不用太长,20分钟足够。
有的父母觉得复杂,想用播放机代替,但其实孩子期待的并不仅仅是听故事,更重要的是想要感受到父母在身边的温暖,这个是播放机替代不了的。
第四,为孩子营造专属读书空间和时段。在家里找一个很舒适的位置,选一个不受干扰的时间,作为孩子的读书时间,每天半小时,时间一长自然就会养成习惯。
第五,旅行前请孩子搜索资料。当孩子到了小学中年级之后,家人出门旅行前,可以让孩子搜索目的地的相关资料,包括这个地方的历史、人物、事件、有关联的一些著作等等,这样在旅行时游览到某些景点,孩子可以为你提供一些讲解和参考,这会让他非常有成就感,并由此对某些著作产生兴趣。
这5个建议归根结底还是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曾有一个机构经过研究发现,藏书50本以上的家庭和藏书只有10本以下的家庭两相对比,前者的孩子更可能养成阅读的习惯。所以说家里可以没有酒柜,没有吧台,没有礼品柜,但是不能没有书柜。
我的女儿小学、初中、高中都没有上过重点学校,基本上都是就近入学,但是她养成了阅读和写作的习惯,为什么?因为我们家里最多的家具就是书柜。
我后来给深圳读书节写过一段赠言: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在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养成阅读的习惯,人就一辈子不寂寞。
那么如何确定你是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呢?以我为例,我出差出国,包里如果不带上一两本书,就像没带机票和车票一样,得赶快买本书放在包里才踏实,所以你可以这样检验自己,当你出门的时候,估计会有点闲暇时光的时候,你包里有没有书?
如何养成写作习惯?
很多父母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孩子喜欢阅读,却害怕写作。这是因为阅读是一种收入性的劳动,是一种享受,而写作却是支出性的劳动,你得把你的思考表达出来。写作不同于数学,就像1+1=2,可以算出来,但写作不一样,文无定式,所以很多孩子觉得不好写,不会写。
关于写作习惯的养成,有两个方法。
第一,以阅读为基础,以生活体验为基础。
第二,找到尝试的方法。
以我女儿为例,她一开始也不知道怎么写,在她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我们两个在外面散步,明月当空,月光照在地上的碎玻璃上,闪闪发光。
我问女儿:好看吗?
女儿:好看
我:你想一想发光的玻璃像什么?
女儿想了想:像珍珠,像玛瑙
我:你说的太好了,这么有诗意,能不能写下来?
女儿:我好多字都不会写。
我:可以写拼音啊!
女儿回家后就把这段事写下来了,中间夹杂着很多拼音,这是她第一篇文字记录,后来她发现很有趣,就经常写。
还有一次,当时家里养的热带鱼要生小鱼了,我就跟女儿说来看一个大发现,热带鱼怎么生小鱼。她很好奇,我们两个就坐在鱼缸前观察,发现热带鱼甩出一个小球球来,落到空中的时候打开了,一条小鱼就游出来了,太奇妙了。我第一次看到这景象,我女儿也是第一次看,我就问她愿不愿意写下来,她就试着写了一篇《热带鱼生小鱼》。这样的锻炼多了之后,我发现女儿喜欢上了写作。
后来她就觉得自己作文写得好,还当小学生记者,上了中学当中学生记者,大学毕业之后就真的选择成为了一名记者。
所以写作一定是要养成阅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然后才能写出来。
大家也可以看到写作习惯是怎么养成的,首先要得到暗示:写作是一件好事,我也应该试一试。其次养成惯常的行为,他要不断地去尝试,平时写的日记和小文章都属于这个范畴。最后他要有成功的体验,文章发表了,老师表扬了,在班上读过了,他更愿意坚持下去。
所以说写作的习惯养成一定是要阅读、观察、发现、练笔,而且要有成功的体验,我自己很有体会。
我11岁有了文学梦,19岁的时候发表了第一篇诗歌,作品发表后,我走在路上感到每个人都很可爱,自己的手表都可以摘下来送给任何一个人,看天上的云彩都感觉特别美,这种振奋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奖赏性的成功体验。
所以我们的孩子每次写作文,家里边的态度,父母老师的反馈,都构成了对他的一种奖赏。
现在国家的高考改革的重点是语文,语文跟阅读和写作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并不是说我们的孩子将来想成为一个作家、记者才写作,任何人都需要写作,这是一种表达能力。把你的想法准确地、完整地表达给对方,对方能够理解,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扩大你的影响力,我自己体会特别深。
我从1970年6月1日到现在,写了51年多的日记,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呢?因为我发现一日三省吾身,只有在写日记的时候可以做到,写日记时你对每一天都很重视,每一天都得反思,使你过得更有质量。而且写作还可以让一个人成长,当你烦恼的时候,当你郁闷的时候,当你感到挫折的时候,你发现写作是一种自我拯救,因为你会通过写作使情绪安定下来,找出原因,寻找一种积极的力量,所以说养成写作的习惯会终身受益的。
如何养成讲演习惯?
这个习惯让许多人很意外:为什么要讲演?讲演很重要吗?这不是少数人的事情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需要讲演,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表达,我们在这一生当中都会有些机会,别人请你发言,很多人没有经过思考,随便说了两句,那将来你就没有再说的机会了。
所以我想说的是,当你有发言机会的时候,要对得起听你讲话的人,也是对自己负责任。
当然这是一种正式的讲演,平时交流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有的人一开口就能吸引人,几句话就把问题讲得很透彻,抓住要害,形象生动,有的人啰嗦半天也言不及意,实际上这是一个讲演习惯的问题。
大家会发现,我们很多人这一辈子都没在众人面前讲过话,很多人碰到事儿的第一反应就是求别人,自己不敢表达,不会表达,这是很可悲的事情。而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更需要人在表达时达到完整、准确、有力、形象生动,所以说我们从小要培养孩子养成表达的习惯,学会讲演。
让孩子养成讲演的习惯,方法有很多种,最简单,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孩子放学后,家长当学生,孩子当老师,听他复述这一天在学校学到了什么。这比上什么课外班都有效,孩子跟你复述一遍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复习消化和提炼表达。有一对农民夫妻就坚持这个习惯坚持了很多年,这是一对很有智慧的父母。
我再说一个故事,青岛一个纺织厂,纺织女工讲演比赛,有一个女工上来讲演,表达非常流畅,台风也非常好,引起了全场轰动。
这个女孩子为什么这么厉害?因为她小学时代在少年宫学习的时候当故事大王,给小伙伴们讲故事,所以对儿童来说,学会讲故事,能在同伴面前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地表达,就是讲演的一个很高的水平了。
还有很多方法都可以创造一种表达机会。比如上海有一个华阴路小学,这个小学的少先队搞了一个10分钟队会活动,每天下午上课前10分钟是队会时间,由队员自由报名主持和发言,结果就是96%以上的小学生都主持过例会并进行过发言,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
养成讲演的习惯,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收获呢?
第一,自信,这个无需多言。
第二,严密的思维逻辑,在一个信息时代里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能力。
所以这就是我为什么强调讲演绝不是少数人的权利,而是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具备的一种素质,这样会让他有更好的发展,获得更多的机会。
讲到阅读、写作和讲演这三个习惯,我再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经验。
我现在在全国各地有很多讲演,但是大部分时候我不用稿件,也不用课件,秘密就在于阅读和写作。
第一,我读了太多的东西,积累了足够丰富的资料;
第二,我拥有大量的采访经验,我采访了很多青少年,并且有时候从他们的童年到中年跟踪采访,所以我对这些青少年的了解并不完全是来自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这样的研究,而是来自于和他们面对面的,甚至是跟踪式的调查;
第三,我写了大量的作品。
所以以我自己的经历或许可以给大家的一点启发就是:一个人让自己丰富起来,一定是需要大量的阅读,勤奋的写作,这样为你的讲演也提供了最好的材料。
这三个习惯是我的人生之基,我相信它不是个人现象,而是一种成长规律,同样的,孩子发展也特别需要这样的一种经历,需要丰富的体验。
有的父母觉得孩子没有潜能,没有兴趣爱好,其实孩子的潜能需要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中才能发现,你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他缺少足够的体验,所以他发现不了,而培养孩子的习惯,需要获得一种深刻的点燃火炬般的体验。
这是教育的一种艺术,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途径。
( 本文整理自好老师公益直播“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
作者 :孙云晓,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