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 小学

市南二实小课程建设:花样课程 花样成长

2019-12-18 10:23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科学而有序地构建课程体系是中小学内涵建设的一种趋势,因何构建、如何构建,是学校课程建设所必须回答的问题。在对课程的梳理、规划、推进、反思过程中,市南二实小构建了七色花课程体系,为学校优质发展、师生素养提升找到了新的路径。

青报教育在线讯  科学而有序地构建课程体系是中小学内涵建设的一种趋势,因何构建、如何构建,是学校课程建设所必须回答的问题。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毛小园认为,每所学校的课程体系应该具备独特的课程哲学、特定的课程功能、个性化的课程结构和有效的课程实施方式。在对课程的梳理、规划、推进、反思过程中,市南二实小构建了七色花课程体系,为学校优质发展、师生素养提升找到了新的路径。

学校课程建设处于什么阶段?能否达到教育目标?还要在哪些方面突破?如何通过课程引领学校发展?毛小园调入市南二实小后便开始着力思考这些问题。从1941年成立的兴亚书院开始,到1949年命名为青岛濮县路小学,再到1999年正式命名为青岛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学校至今已有78年的办学历史。毛小园认真审视学校的发展历史,发现其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学校跳棋运动全国知名,师生和家长对学校核心理念高度认同,“小班小校大精神”特征显著……

通过分析学校历史与现状,毛小园带领教师团队梳理了目前课程建设的优势和不足。总结梳理后发现,学校办学思路清晰、教学设备充足、教师专业能力较强、课程建设已具备一定的经验,但课程体系还不完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处于起步阶段,教师课程研发能力较弱,课程意识不强。基于此,学校开始规划系统、适合、特色的课程。

学校首先确定了课程所要实现的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的目标。学生的成长是课程建设最终目标指向,毛小园表示,通过课程这一载体,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认知、合作、创新、职业等能力,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建设将为教师提供参与课程研发和实验平台,让教师转变课程执行者的角色定位,增强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规划、执行和评价能力。通过构建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形成独具市南区二实小特色的课程体系,最终打造有特色、有温度、有故事的现代化学校。

“七色花”多年来一直是学校的品牌形象,毛小园找寻七色花故事、精神与教育的契合点,一是希望传承学校历史,二是挖掘成长和多元两重内涵。毛小园表示,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课程建设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帮助他们绽放自己美丽的花期。七色花的独特来在于多元与融合,围绕这个形象,学校将其作为课程的品牌。

在进行整体架构时,学校将课程确定为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类,每个类型分别定义了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任务和课程内容,并提炼了围绕“七会”核心的七大课程板块——学科特色课程、仪式典礼课程、社团特长课程、研学旅行课程、海洋实践课程、兴趣走班课程和节日文化课程。

同时,学校将育人目标分解为“七个会”——会运动、会生活、会思考、会欣赏、会表达、会创新、会实践,三级课程根据课程性质和目标纳入“七会”的框架中,每个要素都有三级课程作为支撑。例如,会运动对应体育学科,下设排球、篮球、足球、健美操、国际跳棋;会思考对应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学科,下设莫顿体系、3D打印、无人机;会创新涵盖体育节、典礼仪式、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等等。

涟漪式课程结构,将各学科容纳其中,整合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由小到大、由里及外地荡漾开去,一层层涟漪展现了学校丰富的课程。毛小园表示,七色花课程是市南区二实小独一无二的肤色,体现了学校教育全面、适合、能动的优势。七色花课程旨在鼓舞和唤醒师生改变教与学的行走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成长的魅力。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毛小园带领教师对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不同功能的实现进行关键研究,让每一种课程都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基础型课程在于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学校从教学目标、分层作业、学科活动三方面入手。例如针对长久以来作业内容统一、形式单一、学生负担过重等问题,学校利用双休日创设“绿色作业”,在校园网建立全学科各年级“绿色作业”超市资源包,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从资源包中自主选择难易适中的课外作业。

拓展型课程具有一定开放性,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对于校(班)会课、社团活动、校园节日等拓展型课程,学校根据孩子的兴趣,在原有合唱、舞蹈、排球等社团基础上,新组建了足球社团、电声乐队、室内萨克斯乐团、吕剧社团、创意装饰画等社团,并开发了小健将体育节、小院士科技节、七色花艺术节、小书虫读书节等节日。

探究型课程在于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学校将研学旅行、海洋实践、选修走班课作为探究型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海底世界、中国海藻生物科技馆、极地海洋世界、海军博物馆等海洋基地,开展海洋研学活动。学校设置了涵盖艺术、思维、劳动、科技、海洋、体育等内容的12门选修课,采用大小课时相结合的方式延长活动课时间,并采用微信选课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在毛小园看来,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决定了学校课程建设的高度。因此,在对课程体系深入研究中,她不断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让老师们树立“在研训中成长”的理念,并采取“师德为先,夯实基础”“研修助力,提升水平”“悦动三项,创新格局”三线行动,打造了独具市南区二实小特色的多能“七色花”教师团队。

除了利用好教师个人《师德档案》,实施“三学二实”的措施,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到位外,学校组织PBL项目式学习、课题研究指导、游戏化英语讲座、学科分析会、学科融合策略讨论会、跨学科整合专题会等活动,并通过对悦动课堂的研究,积极推行教师素养提升、课堂关键突破和作业设计改革。

课程建设和实施一年来,教师有二十余人次在山东省创客大赛、青岛市一师一优课、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青岛市全员育人优秀案例评选、青岛市第五届智运会、市南区优质课等比赛中获奖或进行课例展示。学生在区啦啦操比赛获一等奖,区诵读大赛获小学集体组和个人组两个一等奖,区级、市级班级舞蹈大赛均获得一等奖,青岛市第五届智力运动会获国际跳棋少儿组团体第一名,国跳小棋手入选国家队并在亚锦赛上为中国队摘得首金。

学校“十三五”市级规划立项课题获批开题,与海洋大学联手建立了市南区首家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实训基地,学校被评为获青岛市科研卓越校园、山东省国际跳棋特色学校,从而成为第一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国跳特色学校。同时,学校多项工作取得零的突破,游泳比赛首次进入团体总分前八名,头奥赛首次进入全国总决赛。在18年社会化评价中,家长对学校办学质量、学生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评价均高于区平均水平。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会变,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目标不会变。毛小园表示,在经济形势、成长需求、教育政策都在变化的环境下,学校不仅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更要因时而变、顺势而为、多元求解。下一阶段,学校将继续加强课程整合和课程研发,对课程育人的有效落实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青报教育在线 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