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 高考

“过来人”讲解高考自招“秘籍”:让高校看到自己的特点和专长

2018-05-28 07:33 青岛日报

摘要:自招作为高考的另一条途径,越来越受到考生和家长的青睐。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名自招,又该如何准备?

日前,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初审通过名单发布,初审通过总人数为15万余人。有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高校自主招生报名总人数为82万,相较于去年的报名总人数60万增长了近37%。自招作为高考的另一条途径,越来越受到考生和家长的青睐。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名自招,又该如何准备?近日,记者采访了部分教育界人士及“自招”过来人,为您“解锁”自招的秘密。

学校说——

自荐信书写要与所报专业契合

“自招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只要有相关证书或者能证明学科特长及创新潜质材料,并且学习成绩达到一本线的考生均要积极报名,这是一次机会,自主招生是进入高校的一张‘贵宾卡’。”青岛58中高三级部副主任孙帅告诉记者,今年58中共有532人报名参加高考,其中506人次通过自招初审。有数据显示,全国每年一本招生人数约93万,参加自主招生人数为56万,也就是说,每三名过一本线的同学当中,就有两名同学尝试拿到自招加分。

若想走自招这条路,高三再准备定然来不及。自招准备分两个阶段:条件准备与材料准备。孙帅说:“条件准备自高一就要开始规划,对理科生来说,自招的‘敲门砖’分为五大类:人文社科特长类,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类,科技及创新大赛类,在校单科成绩优秀类,论文、专利类,而发明类专利申请周期就是一年多,有的高校还会要求单科成绩5次排名在前百分之几。”

而申请表、自荐信、各种获奖证书、成绩表、推荐信等报名材料通常需要在高三下学期初开始准备。自荐信是自招初审通过的重要一环,需要精心准备,毕竟审核专家不了解考生的情况,自荐信就是考生的名片。有的考生的自荐信写得“花枝招展”,为了凸显自己多么优秀,会在自荐信中不断堆砌自己曾获得的奖项。事实上,这样的堆砌并不能体现考生非常有特色,反而会让招生老师在审核自荐信的时候变得茫然:这个孩子得了这么多奖,到底哪个奖是高含金量的?哪个和报考的大学和专业有关呢?孙帅告诉记者:“自荐信的书写一定要与所报专业契合,比如报考医学专业,那就想想自己与之相关的特长,像是参加手工大赛,说明手巧,适合拿手术刀;性格安静,喜欢看书,说明能静下心来搞研究。”

距离高考仅剩几天的时间,孙帅建议不需要把备考时间往自招复试上倾斜。“这绝非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长时间的积累。今年有多所高校的复试时间在6月10日,根本没有时间临时抱佛脚。”他告诉记者,自招高校的复试考核主要分为笔试、面试。笔试内容为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通常来说,难度介于高考与奥赛间。少部分高校设有笔试,但大多数学校都涉及到面试,有的学校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成。一般而言,面试内容没有标准答案,问题多数都留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考生答的不一定准确,但能表现出自己独立思考、独到眼光的,往往会得高分。

学生说——

提前确定拔高、持平、保底高校

青岛一中的陈奕然已经通过哈尔滨工业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两所学校的自招初审。陈奕然的妈妈盛女士告诉记者:“高二时,家长之间就开始互相打听了,毕竟高考这条路风险太大。对于高一高二学生来说,现在处于初始阶段,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自主招生。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各高校自主招生报考条件和要求,然后就某些学科某些项目有目标地进行准备。”

陈奕然根据自己的一模成绩、期末成绩及全省排名,结合往年自招高校在山东的录取情况,确定了拔高、持平、保底的三所高校,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南科技大学。盛女士说:“通常每个学生可以报三个自招学校,但是有的学校规定只能报两个。电子科技大学就是这样,我们只好放弃掉西南科技大学,这就是选择问题,尽管可报考学校少了一个,但是报考这种学校的考生也会少一些。”

陈奕然的竞赛之路始于初中,高一时拿到了两项省级化学竞赛的二等奖和一项物理竞赛的一等奖。事实上,陈奕然的化学、物理、生物成绩都不错,但化学尤其突出,通常化学成绩排名年级第一。盛女士说:“如果高一时某一学科竞赛成绩不错,第二年则可以尝试换一个竞赛学科,两种不同学科的竞赛奖项报考自招的选择和胜算会更多一些。”

目前,陈奕然还是把时间用于专心备战高考。盛女士说:“自招只是辅助高考的手段,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若走自招这条路,我家孩子只能学习化学类相关的专业,而高考成绩若理想,报考专业则会有更多的选择。”

让高校看到自己的特点和专长

日前,胶州一中的宋同学同时通过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自招初审,她和“自主招生”结缘得益于师哥师姐们。她说:“2015届的孙博师姐获北大自主招生降40分录取,2016届的张明帅师哥获北大降分至一本线录取,这些消息深深地刺激了我,原来北大还可以这样考?对于总成绩不算非常突出的我来说,这简直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同学说,自主招生在她看来就是“深挖洞广积粮”。要想在海选中获得高校的青睐,就必须准备好有分量的“敲门砖”,对于文科生来说,最实用、有效的就是在全国性的英语和作文竞赛中拿到相对靠前的获奖名次。高中三年,学校经常公布各类英语和作文比赛的参赛信息,能参加的她都积极参加了,并相继收获了一些奖项,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和“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在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中,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在初审的报名材料里,我让高校看到了一个有特点、有专长的自己。”

为了尽可能不打乱高考的复习备考节奏,宋同学的爸爸妈妈在自主招生方面做足了功课,关于专业和学校的选择、关于自招材料的准备和上传、关于自招的程序和注意事项……他们在梳理明白之后为她提出合理化建议,大大提高了效率和针对性。“我基本没插手,只是把平时放在抽屉里的奖状和证书等资料一股脑儿地交给了妈妈。妈妈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她关注了很多自主招生的公众号,加入了一些家长群,不断地咨询班主任,由于‘手里有粮’,所以‘心里不慌’,她只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准备好所有材料。这种思维方式与做事方法,也深深地影响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