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未来:除了聪明,我们还需要什么?
摘要:有句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生活中我们很容易会把教育和“聪明”或者比“聪明”书面语一点的“智能”联系在一起。但是它们之间关系到底是什么?又如何影响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
有句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生活中我们很容易会把教育和“聪明”或者比“聪明”书面语一点的“智能”联系在一起。但是它们之间关系到底是什么?又如何影响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
“聪明”的维度
1900年,在巴黎,一些显赫起来的家族非常在意他们的子弟是否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将来在学业上是否能呈现他们预期的收获,这当中就有一个人成为了他们竞相拜访求教的教育家,这个人叫尔福雷德·比奈(Alfred Binet)。当时他研发了一套能够测试人和人在学业表现上,不仅仅是现状,也包括对未来有所预判的一套量表或者说工具,就是今天大家非常熟悉的智商(IQ)的来源。
1900年开始,人们非常乐意衡量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其中聪明就成为比奈所发明的这套量表测量差异的一个维度,人们称之为统一制式观,就是关于人和人聪明不聪明,智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维度,甚至是决定性的维度。在统一制式观的影响下就会出现统一制式教育,教育就要为这个可度量的指标的提升和发展贡献力量,好的教育和更好教育之间的差别也往往由这个制式而加以区分。
到上世纪80年代,多元智能观对于统一制式观构成了相当大的挑战。多元智能观的体系,最早提出7种维度,后来又丰富为8种,分别是人际智能,自我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智能,自然智能,图画智能,身体智能,音乐智能(people smart,self smart,word smart, logic smart,nature smart,picture smart,body smart,music smart)。这些丰富了我们理解聪明或者智能的维度中,有一些智能,今天的主流教育不能说没有加以培养,但是却较少进行衡量。有趣的是,较少衡量、较难衡量的东西,往往不知不觉就会在培养当中弱化,并得不到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共同的重视。
教育的成效
我们怎么看教育的成效?在统一制式观下,对教育的成效衡量是非常专注一致的。到多元智能,除了已有的维度,还有没有让我们更好地衡量教育成效的因素?它的产出究竟包括什么?经常被人们提到的词汇是知识、能力,那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哪些东西应该被我们做教育的放到自己的成效当中去衡量的?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不断探讨。我援引陈吉宁教授在2014年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的一段话:“一个人的成长,重要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更要的是价值取向,以及勇气、毅力、自信和团队精神等人格品性。”三个月之后,清华大学发布了教育教学改革的40条意见,一个纲领性的东西就是三位一体。三位就是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
以三位一体的框架去思考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比如从招生角度来讲,实事求是地说,今天的招生很多时候恐怕只能算是对其中比较偏知识的部分或者对一部分技能有所衡量的一个选拔过程。招生很多时候不是进行选择,尤其不是根据他的品行、参与其中的一些要素进行选择,而是选举,他达到了一定分数的话,恐怕你就不能拒绝。所以怎么识人,怎么考察他在价值观和品行上的东西,对很多教育工作者来说还是一个亟待要补充的方面,有改革的需要。
从培养角度来讲,太多老师提供的教学大纲中只包括知识点,有一些老师会加上能力提升的达成,但是很少课程大纲中会描述这门课程将对学生的品行、价值观有怎样的熏陶,会嵌入什么样的烙印。一个人毕业5年、10年、30年之后,回顾起来,在知识、能力、品行方面,哪一个对他走得长、走得远、走得稳更重要?
按照霍华德·加德纳的说法,聪明既有知识积累所造成的智能的提升,也有能力。那衡量教育的成效,“聪明+品行”是不是就够了?现在经常讲要重视成人成才,重视成人比只重视成才已经是一种进步,但是有一个因素我们重视得还不够,那就是成群。一个学生离开这个学校的时候,他带走的是一个“群”,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群”会跟随他一生。
如果成群的价值放到教育成效中衡量的话,在学校中我们哪些微观的教育投入是对成群更有助益的部分?如果我们认识到对于教育成效的衡量不只是知识这么局部、这么狭隘的话,现在很多人热议的人工智能对教育会带来什么样的挑战,是不是可以有更为丰富的角度来探讨?
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拓展一点说,加上能力提升也不够。这是我的基本看法。我刚才讲到“群”,还有一个词,身份认同。一个人在学校带走的身份认同,很多时候对于他的期望、发展以及将来要过什么样的人生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部分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但切切实实是教育的成效。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完整地去理解教和学。师如何教,亦师所教;生如何学,亦生所学;生如何活,生学良多。学生的生活当中所发生的事情,如怎么维系关系,怎么处理冲突,不管是中学期间还是大学期间,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成长,对教育来说也是成效。教育绝不能被机器所替代的元素中就有有质量有温情的人际互动。大师不是列在花名册、印在漂亮画册中的院士或者这样那样有头衔的人,是那些愿意花时间和学生互动,在育人上投入、切切实实努力的、可触摸到的大师。想一想那些著名学者,他们和学生之间如果有“有机时间”,在那个时间当中有对学生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界定时刻”,那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今天有很多理由让我们关注学校中的课程学习,但是养成实践部分,包括学生的住宿、艺术体育探索、自我的社会化、社群生活、职业选择、关系建设与维系、挫折教育、价值观实践等等,这部分是否被有机地组织着、有效地衡量着、有秩序地管理着,以及最后实实在在地投入资源进行提升?
“文化人”的作用
今天大家都愿意谈慕课、AI对教育的挑战。我觉得这些都创造了一些机会,让我们正视“屋子里的大象”。这些问题对教育构成了障碍、限制,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教育带来的提升,要比慕课、AI大得多,而慕课、AI将来也必须要过这一关,否则就称不上合格的教育。这些问题是什么?就是前面谈到的,怎么样让人和人之间有机互动,不仅仅是有学问,还有质量、有人性的互动,能够出现在校园当中,出现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
慕课到底是互联网教育还是互联网授课?难道我通过一门一门课程的学分获得,最后就能拿到这个学位?学位等于若干学分的累加吗?大学或者中学教育就是一些学分的累加吗?
AI会替代很多职业,这是很多人的判断,但是消灭一些职业,会产生更多的职业。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问问做教育的人,AI发展之后,哪些人的特质、特征、特长会更稀缺?他的需求更大?对大学教育而言,哪些东西将来在有机器做更多的帮助和参与之后,其实对人而言,更需要做好或者逼着你必须做好,否则谈不上是人的一分子?如果总是局限在聪明的角度来谈这样那样一些技术创新会对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那真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是对教育理解的狭隘,这是不懂教育的外行。
“文化人”这三个字,我们心里都有一杆称。什么人才能称之为“文化人”?并不是说取得了高校的文凭就可以。而“文化人”的作用,对今天的教育来说做得怎么样,这方面我们大家都应该扪心自问。
责任编辑:教育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