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神童"源自于教育的底气不足
摘要:近日,就有媒体报道,从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录取办公室官方了解到的消息是,麻省理工学院不存在主动去签下一个学生的情况。
李姓同学自称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的通知书被指疑点重重 网络图
6岁编程,8岁建网站,13岁创办公司,14岁被麻省理工录取成为“预科生”。最近,一位来自山东莱阳的李姓同学成为了“网络神童”。然而细心的网友却发现该新闻是漏洞百出,而事件也是反转再反转。近日,就有媒体报道,从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录取办公室官方了解到的消息是,麻省理工学院不存在主动去签下一个学生的情况。
原本被媒体推崇备至的“神童”李姓同学,这段时间却接二连三地陷入到反转剧情。先是他所获APEC国际大赛奖牌被发现竟然有落款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硬伤,再有华南理工大学宣传部称所谓关键性的邀请邮件并不是该校老师发的,最后“神童”连麻省理工学院读成了麻省理工大学之口误——如果连“心向往之”的未来母校的名字都能念错的话,这样的“神童”成色,着实是堪忧。
“神童”的窗户纸几近被捅破,但当地教体局依然坚称:李姓同学被麻省理工录取是事实。这事或许还真有两说,因为我们不敢相信如此轰动性的新闻是炮制出来的,如果那样,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但具备常识的立场应该是,最终那一纸来自大洋彼岸的录取通知书还没到位之前,当地相关部门能别着急着就打出“提前量”,忙不迭地推出一个所谓的“神童”典型?这不,到后面产生了要自证其说的尴尬,李姓同学也因此不可避免地走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显然不是一个14岁的孩子所应该承受的。
把“神童”推向公众,不管抱着怎样的初心,有一点应该很肯定,那就是对“神童”已产生了消费的既定事实。有学生考出了“神童”级别的成绩,要不要宣传?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但如何宣传,恐怕还真要三思而行。首要,要考虑的是,大力度曝光一个未成年人,必然是要把对方置于舆论场的中心,而孩子的心智是否成熟到足以“独当一面”,存疑;其次,就是长枪短炮的架势之下,“神童”还能保持平常心吗?如此追捧,搞不好就是下一个“伤仲永”;再有,“神童”的耀眼光环必然会对周围学习氛围产生干扰,那些父母嘴中“别人家的孩子”的横向对比,恐怕是你我都挥之不去的灰色记忆吧。
笔者认为,对“神童”恰如其分的宣传,应该是镜头对准学校的老师,多介绍经验,多传授方法,而不是强调“6岁编程,8岁建网站,13岁创办公司”,更不应该把孩子360度无死角地予以曝光。“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名言,都贴遍了国内中小学的课堂或者走廊上,且已经深入人心,激励无数的孩子用勤做路,用学做舟。现在,教育部门和一些媒体加大马力报道“神童”,这不啻是对常规教育模式的颠覆,如果不赶快点到为止的话,恐怕那位“神童”的班上,都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
而之所以消费神童,甚至极力为“神童”背书,恰恰是教育底气不足的表现。在有孩子考上清华北大都要被拉住来满城游街的当下,谁还会对“麻省理工学院”这几个字脱敏?城市之间的先天资源分配不均加大了“马太效应”,已固化的掐尖模式更让教育成为一种博弈。现在,好容易在三四线城市出了个和美国新常春藤盟校挂钩的“神童”,那还有不“普天同庆”的理?在靠应试教育成绩来论英雄的语境下,这可是“弯道超车”的经典案例呀,不好好宣传真是暴殄天物。但这一宣传不要紧,结果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有底气的教育,不会急着“抢头条”,而是有耐心让好消息飞一会:最起码的前提是要等麻省理工学院的八字一撇一捺都画出来了,再看看大家怎么看,听听众人怎么说,而自己是否能从“神童”这个非典型案例上,找到些反求诸己的“点”,从而放大到整个教书育人的“面”。找到这种可复制的经验,恐怕比矗立起某个“神童”要来得更加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