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迷惘!家长该怎样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摘要:谁的青春不迷惘?早已过了青春期的父母们,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儿女,仍会为其成长变化而不知所措,并常常抱怨他们“不听话”。当沟通成为家长与青春期的孩子之间难以逾越的障碍时,做父母的又该如何做才能理顺亲子关系,让孩子平安度过青春期?
谁的青春不迷惘?早已过了青春期的父母们,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儿女,仍会为其成长变化而不知所措,并常常抱怨他们“不听话”。当沟通成为家长与青春期的孩子之间难以逾越的障碍时,做父母的又该如何做才能理顺亲子关系,让孩子平安度过青春期?
融入孩子的“圈子”给他尊重和包容
青大附中李同学的爸爸:
孩子小学期间,正是大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和生计的阶段,很容易疏于与孩子的相处。就我个人而言,孩子小学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妈妈照料,直到六年级的某一天,因为他打架而被校长约谈后,我开始意识到应该腾出精力关注孩子的成长了。此前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每周三四天在外应酬,但从孩子升入初中开始,我限定自己每月晚上应酬不超过三次,尽量待在家里,不一定非得做些什么,但尽量和孩子相处在一起,并找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和他聊天,慢慢拉近双方的距离,消除孩子内心的排斥。小有成绩后的喜悦、遭遇挫折后的失落、娱乐明星的悲欢离合……慢慢地,他开始越来越愿意把自己的事情说给我听。
聊得多了,你会发现,孩子虽小,但他们也会像成年人一样,通过学校老师同学朋友对自己的评价给自己做一个定位。他们也有自己的“圈子”,了解并融入孩子的“圈子”就能给他提出一些他们容易接受的建议。
于是,我开始关注他周围的人和事,去认识了解他的朋友,去读他喜欢读的书,听他喜欢听的音乐,一年下来,我能叫出他们班三分之二同学的名字并大致了解他们的情况,认识他所在篮球队绝大部分的队友及各自的技术特点。如今,我和孩子之间像多年同窗,有了无尽的共同话题,能够帮助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而不再是空洞的说教。
面对孩子的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呵斥甚至体罚曾是我最得意的方式,但慢慢我发现,孩子的反抗越大,教育效果越差。这个年龄的孩子极度渴望被尊重,很多时候孩子的叛逆或者不可理喻的行为完全是荷尔蒙作用下的本能反应。如果在这个时候和他争吵,家长就输了。相反,给他一定的尊重和包容,不去刺激他脆弱的自尊和热血充斥的头脑,给他们自我纠错的时间和空间,他自己很快就会意识到错误并主动弥补。
赞美、信任和期待能改变人的行为
青岛五十八中正高级心理教师王克伟:
其实,所谓“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后面肯定有一对有问题的家长”,父母如果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中遇到了问题,反思是有必要的。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在8岁以前是无条件崇拜父母的年龄,这时候教育他,他会觉得爸爸妈妈批评是应该的。当孩子到了青春期,自主、自尊、自立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开始对权威表示怀疑,半幼稚半成熟的孩子容易在心理上对父母形成抵触情绪。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必须做出改变。
一些家长总是喜欢在孩子面前装权威,特别是爸爸,习惯用“你不能做”“你应该做”的句式教育孩子,这种强硬的命令式口吻,往往会带给孩子一种被打击、被轻视的不平等感。有的家长习惯在孩子面前“不懂装懂”,当孩子询问问题时明明不知道答案,也要胡诌一下,如今百度如此发达,很容易露馅。要想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父母应抱有一种与孩子平等做朋友的意愿。这种情况的正确回答应是“孩子,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找找资料吧。”蹲下来与孩子处于同一高度,以平和的姿态与其交往,将真实的自己呈现在孩子面前,这才是信任之道。
信任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距离,但是作为独立个体,每个人都希望保留自己的空间。青春期的孩子都愿意将自己想象为成人,父母要理解这种心理,并像对待成年人一样给予其充分的尊重,相信他们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任何强行干预、直接侵入的行为,比如翻动日记、偷看手机等,都会让孩子觉得被轻视、被侵犯,从而失去对家长的信任。“罗森塔尔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赞美和鼓励是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赞美越多,孩子成长越茁壮。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家长要接受并认可自己的孩子
青大附中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王晓博:
面对孩子的青春期,家长一定要学习在孩子的前面。家长要提前了解青春期孩子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等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已接受孩子的状态并已做好应对措施。
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应是鼓励为主,表扬其次,批评则能少则少。鼓励的语言比表扬的语言更有力量。习惯用 “你不能做”“你应该做”“你为什么要做”的句式教育孩子,是最没有力量的。长期夸孩子“你很棒,你很厉害”,听得多了,就无效了。但如果你告诉孩子 “这件事儿是通过你的努力完成的,这个好的结果就是你应得的。”这种鼓励是指达成目标的过程做得好,孩子或许下次还会更努力。
中国的家长习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张三家的孩子又考了第一,李四家的孩子考了名牌大学……”这样的话,在我们小时候就常听父母唠叨,如今许多年过去了,“00后”的孩子依然没能幸免。当然,孩子面对这些话的讨厌和抵触的心态也没有变。比较毫无意义,其结果就是伤害了孩子的积极性。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家长要接受并认可自己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本就倾向于和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倾诉,所以沟通不畅是大多数家庭存在的问题。如果现在已与孩子产生了“隔阂”,那就在持续陪伴的基础上建立起彼此接受的关系,让家里流动起爱意,有了良好的关系才能让孩子打开心门,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