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学习技能

家长必看!中高考状元家长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2017-11-22 13:35 搜狐教育

摘要:“学霸”这个光环除了凝聚着孩子的荣耀之外,大多还浸透着家长们的汗水。从每个学霸的成长之路,我们都可以总结出不少关于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良好经验,以下是高考状元们家长的平时教育方式,希望可以借鉴。

“学霸”这个光环除了凝聚着孩子的荣耀之外,大多还浸透着家长们的汗水。从每个学霸的成长之路,我们都可以总结出不少关于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良好经验,以下是高考状元们家长的平时教育方式,希望可以借鉴。

学霸家长们的共性

“言传身教”

偶尔孩子也会厌学,不想看书,如果爸妈注意到了,这个时候不说什么,直接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想孩子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孩子们很少提起父母对自己口头上的教诲,说得更多的却是爸妈行动上的感染。与其对孩子唠叨个没完,不如去做点什么。父母和家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对孩子的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先是模仿言行举止,而后是思维方式,乃至人生观、价值观。

2016年湖北省高考文科学霸:曹洁怡

曹洁怡的妈妈也是一位学霸,曾经就读于襄阳四中,是当年湖北省高考的前三十名。平日里,曹洁怡喜欢读书、看新闻,组织社团活动,特别是读书很杂,家里藏书也很多,小学四年级时妈妈就向她推荐《飘》。

妈妈从来不会逼着她学习,只是潜移默化地引导她,看了不少文学作品,这对她自身文学素养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她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了基础。

儿界流行的经典语录“对孩子说点什么,不如去做点什么。”学霸们成长的经历,就是对“身教大于言传”的最好诠释。

“不要扼制孩子的好奇心”

善于思考、享受学习的是源于父母在幼年时的启发:一位状元的母亲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老师布置的日记或者作文,如果是一件事儿,我们就会真的带孩子去做;如果是一个场景,我们就尽可能带孩子去体验,让孩子‘有感而发’,而不是胡编乱造”。

这是每一个人认知世界、了解世界和最终征服世界的原始动力,好奇心就是学习的兴趣。

逼孩子学习永远逼不出好成绩,好的成绩源于父母培养孩子对思考的兴趣。兴趣是决定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

“让孩子学会热爱生活”

在生活中,在谈到如何面对压力时,所有的状元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自己的业余爱好。烦了就画画,累了就听听歌,压力大了就去跑跑步…

而在学校,他们也不是仅仅学习,他们热衷于班级和社团活动。他们说“分数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在学校收获知识以外的东西,会更美好”。

2017年武汉市高考理科学霸:文浩博

文妈妈说,儿子数学比较突出,喜欢数学,高中业余时间全部用来学数学。进外高时起初想学文科,因为父母都学理科,我们坚持让他学理。他很喜欢地理和历史,还喜欢游泳和古筝,是外初校乐团的成员,从初一坚持到初三,在外高也是乐团成员。

2016年湖北省理科学霸:梅知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梅知雨的名字来自这首诗。“希望他适时而生,做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梅妈妈说,梅知雨从小聪明、懂事,喜欢钻研,和“熊孩子”的称号无缘。班主任郑愈平对他的评价是聪明,儒雅,敦厚。  父母平时对梅知雨管的并不严,梅知雨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电脑游戏,这是他独有的放松调整自己的方式,从幼儿园就开始打cs,常常和爸爸一起玩,打DOTA2也是一等一的高手。

2017年武汉市中考学霸:王诗尧

父母从小就很注意培养他的兴趣爱好,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开始学习长笛,坚持学习了6年。爱唱英文歌、爱看美剧、爱看侦探小说、爱打羽毛球、喜欢泰勒·斯威夫特……虽然是同学老师口中的“学霸”,但王诗尧并不是一个“书呆子”。

只有真正地爱当下的生活,才会有全情投入的坚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追求生活、享受生活,而兴趣爱好的发展,则是让孩子保持对生活持久的热爱。

“放手独立的爱”

“状元”中99%的孩子都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宽容、信任、像朋友一样”。他们的家里并没有动不动就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像朋友,在那种朋友式的交谈中,可以畅所欲言地把自己的一切和父母分享,那是每天最轻松最温馨的时刻。

2017年武汉市高考文科学霸:汪国彰

妈妈叶丽琴说,孩子很独立,别人笑我像“后妈”。我们是仙桃人,儿子三年前考上了华师一附中的专县生,来武汉读书,这是他自己的决定。儿子自己在武汉上学,我们没有来陪读,但很放心他。这是个生活能力很强,很独立的孩子。高中三年,他自己安排学习和生活,打理的顺顺当当。学校里的大小事情,从报考华师一附中,到文理分科,也都是孩子自己做主。我们只是每个周末来看望他。

对于孩子,我们做父母的关注并不多,也一直是“散养”,只是从小就很强调他的学习习惯。这个高考成绩,也算是对他这些年主动学习的一个回报。

2015年武汉市高考理科学霸:张栩铭

张栩铭父母都是老师,父亲张志勇是新洲三中高中语文老师,母亲是初中语文老师。张栩铭的父亲说,虽然家距离学校只有5分钟车程,但是考虑到张栩铭从未住校,希望锻炼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所以高中三年都是住在学校。

2015年武汉市中考学霸:岳凌

小学毕业后,岳凌在父母的建议下,选择到华一寄宿学校就读。住读的三年里,衣服基本都是自己洗,有时候周末回家,还会帮父母做饭。她说,自己很爱逛街,也喜欢臭美,衣服基本上不让父母包办。

岳凌的父母都是研究员,平常对岳凌的环境很宽松,遇到问题都是岳凌自己学着解决,父母主要负责提醒她适当释放压力,做好后勤服务,对于学习基本上不用太操心。

学会放手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孩子离开父母的羽翼庇护,走向属于自己的明天里。

“因材施教”

也有一些“状元”是现在和会上认为的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却因为父母灵活的运用,却并没有遭来孩子的反感。

一个广东的状元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好强又自信的孩子,有时候还会有点自满。对此,爸爸早已察觉,他清楚地知道孩子不需要再从他的赞美中获取自信,所以就义不容辞地扮演起了“严父”的角色。

“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爸爸虽然偶尔给予肯定和鼓励,但更多的还是‘泼冷水’,及时提醒我的新问题,我把爸爸的这种教育方式称为“批评式教育”。也许他的方法看上去和不少所谓的专家推崇的“赞美式教育”背道而驰,但我却觉得很适合我。”

教育必须针对孩子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方式,别人家的方式不一定适合你。

“学会做人”

比“高分”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父母们更在意的是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而除了学习之外,大部分爸妈都表示自己还有更为看重的东西。

“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无论怎么选择,我都绝对支持!”——这句话几乎是大部分状元爸妈们的家庭教育态度。

比起孩子的学习成绩,爸妈们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快乐、幸福感…

2016年武汉市中考学霸:刘欣

刘欣爸爸说,儿子的优秀,主要是他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再就是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影响,家长更多是对他的衣食住行、身体和健康多关心一些。父母只希望他健康、快乐,做一个善良的、正直的人。

2015年武汉市高考文科学霸:陈梓林

陈梓林的爸爸说,儿子小时候成绩并不突出,家里对学习也没有特别多的要求和期待。我们给他的环境很宽松,对陈梓林的要求很简单:健康。

为了让儿子能长到1米8,在篮球、羽毛球、网球等各种运动之外,爸爸规定,每天晚上11点必须上床睡觉,确保充足的睡眠。然而这个“死命令”却让陈梓林颇为受益,他养成了白天更加高效的学习习惯,不熬夜、不开夜车,晚上11点之前完成所有功课,确保劳逸结合。

我们都无法保证孩子的一生会经历哪些挫折,但唯有健全的品格,能支撑他勇敢地走下去。

这些学霸们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做事有目标有追求,很少让父母操心,成绩能这么优秀并不奇怪。

相信我们作为家长也都已经有了一些启发和思考。其实,孩子未来是否能成为高考状元,都不是我们最终的期望,我们作为家长的目的从来都是让孩子拥有幸福感!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正可以帮到我们实现这个目的!而孩子们也会借此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