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孩子犯错误了,家长到底该不该打

2017-11-20 17:14 搜狐教育

摘要:在自己的印象里,真正打孩子似乎只有一次。

在自己的印象里,真正打孩子似乎只有一次。

那是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给我打电话通知说,儿子有些闹肚子,让我提前接回家。

在回来的半路上,正好有卖雪花冰的摊位,晶莹雪白的冰屑加上五颜六色的杂果,非常诱人。

儿子想吃。我告诉他,肚子不好,不能吃凉的。

儿子不听,当场又哭又闹。我狠着心,几乎是半拖半拽把他弄回家,任凭他怎样反抗。

到家后,我让他罚站,对他苦口婆心说明道理,表示这种情况下肯定不会给他买。

但倔强的儿子一直也没有改口认错。

第二天接儿子放学,又路过那个摊位,儿子忽然说:“爸爸,我今天不想买雪花冰了。”

……

很多年后,和儿子一起逛商场,遇到一个半大的男孩正在地板上撒泼打滚,爸爸妈妈在一旁手足无措,许多顾客都在围观。

儿子笑着对我说:“爸爸,当年如果你不打我,我是不是现在就和他一样?”

 

其实孩子虽然小,但未尝没有自己的心思。

很多时候,孩子撒泼耍赖的目的,只是在试探大人的底线,如果他发现这种手段对你无效,以后也就不再使用。

但很可惜,很多家长在孩子的试探下没有能坚持自己的底线,以至于孩子发现了制服家长的“绝招”。

而等孩子渐渐长大,家长发现不能再这样时,已经难以矫正。

很多熊孩子,都是家长这样一点一点惯出来的。

 

对于该不该打孩子,笔者有一个独特的比喻:

打孩子是父母的“核武器”——要让孩子知道你有,但最好从来不用。

最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打一次(包括其他方式的惩罚),就可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不再以无理的方式提要求。

孩子小时候犯了错误,通过一两次威严的惩戒,让孩子知道你有不可挑战的底线,此时,你手里就有了一件小小的“核武器”。

而当孩子明白了家长不会惯着自己,以后肯定不会跟你来浑的,不会再用过激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和态度。

这时候,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谈话、讲道理解决,教育也就步入了正轨。

不一定每个孩子都需要打,但对于那些劝说无效撒泼耍赖的熊孩子来说,打一次真的未尝不可。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孩子,如果没有一个心里怕的东西,肯定会肆无忌惮。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给孩子建立起规则意识和底线意识,让他知道你有些东西不能容忍,什么样的事情不能触碰。

犯错了就要受到惩罚,这是这个社会一条最基本的准则,必须让孩子知道。

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一味强调爱,一味强调鼓励和表扬,只会害了孩子。

而在孩子不懂得遵守最基本的规则的情况下,我们对孩子爱得越多,害得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