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研修“追更”课堂,青岛实验初中有何教学魅力?
摘要: “能否帮忙联系这位物理老师?”“这堂语文课讲得太生动了!回去我也试着这么教。”近日,两批来自甘肃省西和县的初中教师来青岛研修,在听完青岛实验初中各学科教师的课后,纷纷主动提出联系授课教师、添加微信,希望延续课堂外的交流探讨。
青报教育在线讯 “能否帮忙联系这位物理老师?”“这堂语文课讲得太生动了!回去我也试着这么教。”近日,两批来自甘肃省西和县的初中教师来青岛研修,在听完青岛实验初中各学科教师的课后,纷纷主动提出联系授课教师、添加微信,希望延续课堂外的交流探讨。
这份热忱的背后,是西和县教师们在青岛实验初中课堂上收获的意外惊喜。作为青岛初中教育的标杆校,这里的课堂没有枯燥的“满堂灌”,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专注的眼神、踊跃举起的双手和热烈的讨论。究竟是怎样的教学“密码”,让青岛实验初中的课堂充满如此魅力?
以生为本:让知识在课堂中“活”起来
西和县教师们最大的感触,莫过于青岛实验初中的课堂没有“直接灌输知识点”的环节。在这里,教师更像引路的“向导”,通过设计问题、搭建实验、融入生活场景,为学生铺设探索阶梯,引导他们自主触摸知识的核心。
“光是以怎样的路径传播的?我们一起通过实验寻找答案。”在八年级10班的物理课上,教师韩朔话音刚落,学生便迅速分组投入实验。当墙上清晰映出倒立的“7”字时,教室里满是学生兴奋分享发现的声音。这是韩朔为讲解“光的直线传播”精心设计的公开课。没有照本宣科念定义,而是让学生亲手操作、亲眼见证,让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瞬间变得可触可感。
坐在教室后排的西和县教师们,有人认真记录实验步骤,有人拍摄学生互动场景。他们坦言:“这样的实验教学,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直观易懂,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对我们今后的物理教学有很大启发。”
这样的“沉浸式课堂”,在青岛实验初中并非个例。七年级4班的数学课上,教师赵月晴没有直接讲解“有理数的乘除运算”公式,而是从学生熟悉的有理数乘法入手,随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主举例。最终,学生们在例题中学会举一反三,甚至主动提出“先约分再计算更简便”的思路,将课堂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
赋能教师:搭建教师成长链
青岛实验初中的课堂为何能如此“鲜活”?答案藏在其“强师资、优模式、重创新”的教育实践中。据青岛实验初中教师发展处主任王久俊介绍,为促进教师成长,学校搭建了一套覆盖教师全成长周期的培养体系,无论是刚入职的新人,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能在专业道路上快速进阶。
数学教师赵月晴的成长轨迹,是学校新人培养的典型缩影。“刚上岗时,面对课堂节奏和教学内容,我常常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特别慌。”赵月晴回忆,转机来自学校的“师徒结对”制度。学校为她匹配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从备课思路到课堂互动设计,手把手带她磨课、梳理教学逻辑。如今的她,不仅在学校提供的“亮相公开课”上获得高度认可,而且首次参加青岛市义务教育命题大赛就斩获一等奖,此次为西和县教师展示的“有理数乘除运算”公开课,更成为大家争相借鉴的范本。
此外,为让教师队伍整体提升,学校一方面推行“大单元集备”制度,组织教师围绕教学难点、学情分析开展深度研讨;另一方面协同打造学历案,将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课后拓展方向等明确标注,为教师提供清晰的教学路径。
语文教师陈晓讲解的《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让西和县的教师们眼前一亮。她的学历案没有直接给出“月色入户”的赏析结论,而是通过层层设问带学生走进苏轼的心境,课后还推荐苏轼其他作品帮助学生拓展认知。西和县教师们纷纷表示,回去后要把这种教学方法融入他们的课堂。
创新育人:让优质课堂遍地开花
如今,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知识型转向创新型,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已难以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与实践能力。作为青岛市首批首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校,青岛实验初中主动探索,正是为了打破这一困境。
学校通过创新育人模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解决问题,从学好单一学科转向融合多科思维,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创新人才培养也为教师成长指向了更高目标,这一过程倒逼教师提升教学设计能力与跨学科素养,进而让普通课堂也受益。
2024年,青岛实验初中创新人才培养交出亮眼成绩单。高中学科创新营中,9名学员成功入围,占比接近六分之一;二中数学创新营选拔中,10名学员荣耀入围,占比达四分之一;集团内两百余人次在省市级专业比赛中斩获一二等奖;涌现出一大批市级以上优秀教师代表。这些成果,正是创新育人反哺课堂的最好证明。
对于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青岛实验初中副校长牛明典介绍,教师正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引导学生“跳出课本解决真实问题”。比如“海洋污染治理”项目中,学生要运用化学知识分析污染物成分,结合地理知识绘制污染分布图,最终提出综合治理方案。“学生在跨界探究中,不仅掌握了学科核心知识,更练了系统思维、创新表达和协作能力。”青岛实验初中教导处主任齐茜说。
更关键的是,这些创新教学模式并未局限在某一个班,而是逐步渗透到所有班级,让每一堂课都更有深度、更有吸引力。西和县初中教师两次到访研修,课后主动与青岛实验初中教师建立联系、寻求深度交流,正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高度认可。青岛实验初中校长王梅智表示,未来,青岛实验初中将继续深耕教育领域,在创新育人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让优质教育的光芒愈发绚丽,为更多学生的成长赋能。
青报教育在线 秦雁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