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普职学籍互转开始实施,请家长用好你的选择权!

2020-08-09 15:58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此前,市教育局已发文明确,高中段普职学籍可互转,学分互认,这意味今年将有不少普高学生将学籍转入职业高中,他们将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学生。

8月9日上午,20多名来自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参加了青岛华夏职业学校举行的转学籍面试。今秋新学期,他们中的大部分将在新学校以职高学籍继续高二年级的学习。

此前,市教育局已发文明确,高中段普职学籍可互转,学分互认,这意味今年将有不少普高学生将学籍转入职业高中,他们将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学生。

从2019年我市开始普高扩招,再到今年推出的普职学籍互转,这些政策使青岛的家长在孩子学习生涯的规划上有了充分的选择权,进入了一个更加理性和心平气和的时代。

据青报教育在线了解,目前普高转职高的学生市区内已有几十名之多。转出学校中,青岛二中分校、青岛三中、青岛实验高中、青岛16中、青岛66中、青岛67中、青岛68中、青岛国开实验中学等普高学校均有涉及;转入学校中,青岛电子学校、青岛华夏职业学校、青岛高新职业学校、青岛烹饪学校、青岛旅游学校等职业学校均在列。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8月9日,青岛教育在线从华夏职业学校转学面试现场了解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一理念已是众多学生及家长的共识。来到现场的学生和家长,绝大部分是思虑清楚、已经下定决心转学籍的,当然还有少部分抱持观望态度,准备来学校具体了解情况后再做决定的。

学校设置面试的目的也正是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华夏职业学校副校长马瑞香介绍,这次面试学校特意组建了由教务处、学管处、心理指导、生涯规划等不同职能教师的面试官团队,从学生的专业认知度、生涯规划情况、是否适合转学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图:十几名学生在华夏职业学校面试侯考处等待面试。

图:小蔺同学参加面试。

“我想考本科,上的是普高还是职高并不重要。”来参加面试的小蔺同学对青报教育在线表示,去年中考自己也报了华夏的志愿,但最终录到了青岛66中。在66中,她是班里的学习委员,高一学年语文、英语单科成绩都挺不错,了解了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后,她决定放弃夏季高考,转而准备职教高考。在她填写的《普通高中转入中等职业学校转学申请表》中,“转学理由”一栏,她简洁明了地写了“参加春季高考”6个字。

青报教育在线了解到,此次普高学生转学籍的申请中,华夏职业学校是最热门的学校。“光是学校转学籍的咨询群中就有100多位学生家长。”据华夏职业学校副校长马瑞香介绍,这次学校拿出了会计和电子商务两个骨干专业的分别30个名额,来接收从各个普高学校转来的学生,转入的学生将单独编班,后续将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这次转学其实就是学生发现问题而进行修正的过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职教政策释放利好

近年来,青岛市区普高率已从2018年的62.2%提升至今年的68.2%,这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进入普通高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鼓励更多的孩子上普高,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和家长在决定上普高还是职高时有更大的选择权。而互转学籍政策的推出,让学生和家长有不止一次的选择机会,这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更有利于普高和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此前,普高学生也可以参加春季高考,但从2022年开始,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招生的报考人员限定为中等职业教育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这意味2019级学生若想参加春季高考,必须要持有职高学籍。这也是促使普高学生转学籍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具体分析起来,职教政策的各项利好才是学生愿意转学籍的根本原因。

上个月,青岛市政府印发了《青岛市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方案中的多项具体举措释放出众多利好。方案提出,推动中考招生由一考定终身向多次选择转变、由学生被动选择向自主需要转变、由按分数线录取向按分数带录取转变、由普职泾渭分明向普职融通转变。那么,此次学籍互转正是这项政策的具体落地,以后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自我意愿对高中段的教育类型进行选择。

年初,教育部、山东省政府还共同出台了《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意见明确将探索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届时“职教高考”将取代“春季高考”,健全中高职与本科衔接培养的考试招生办法等。实施职教高考制度后,职教高考本科招生计划将逐步达到应用型本科高校招生计划的30%,职教高考本科招生数量将大幅度增加,到2022年,将由现在的1万人增加到7万人左右。

青岛高新职业学校、青岛市理工高级中学校长孙洪传表示,相关政策的出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随着社会发展,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职教高考制度打通了中职到应用型本科再到应用型硕士的成才渠道,拉长了教育链条,提高了技术技能人才的质量和标准。”

青岛市理工高级中学是山东省教育厅遴选的第一批综合高中试点学校,2018年学校的综合育人班首次招生60人,高二分流时12人选择参加春季高考;2019年首届综合高中招生180余人,目前110多名学生初步确定准备转为职高学籍,参加职教高考,70多名学生准备冲击夏季高考。孙洪传表示,对于不少同学来说,普高的文化课程学习起来有些吃力,如果自身有动手能力强等优势,学习技能走职教高考的路径,是更加合理的选择。

家长观念渐趋理性

其实,在政策层面,职业教育早已迎来春天,但家长甚至社会的一些固有观念成为了职业教育发展最实际的“绊脚石”。青报教育在线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家长还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职业教育,更碍于“面子”问题,希望自己的孩子尽量上普高。

作为青岛职业教育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孙洪传也观察到,近两年不少家长的观念开始转变了,他们更加理性。今年,为了首届综合高中学生顺利分流,青岛理工高中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特意开设了针对学生和家长的生涯规划课程,“很多家长对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非常了解,把是否‘适合自身发展’作为孩子分流的重要参考。”

2019年,青岛开始试点综合高中,第一年青岛艺术学校、青岛商务学校、青岛高新职业学校(青岛理工高级中学)三所学校开展试点工作。今年,青岛扩大了综合高中招生的试点范围,在所有区市都开设了综合高中,市区在去年三所试点学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和青岛电子学校。

在孙洪传看来,综合高中这种办学模式在普职融通的探索方面具有很好的代表性。“第一年,通过开设认知性的校本选修课程,可以让学生尝试性、试探性地进行学习,从而引导他们理性地找到生涯规划的定位,最后分流不是通过学习成绩决定,而在于学生自身的意愿、特长和能力等因素。”基于政策环境和实际发展的判断,孙洪传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乐观,“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家长和学生也会更加理性。”

青报教育在线 王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