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开学复课细节公布,学生间距1米、发现可疑症状立即隔离
摘要:开学后,学校实行相对封闭的班级管理措施,错时安排校内各班级作息时间,在入校离校、课间休息、用餐、如厕等环节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管理,减少学生跨班级交叉来往。
随着初高三返校复课时间发布,更多开学后的细节公布。
4月13日早上,北京市教委表示,开学后,学校实行相对封闭的班级管理措施,错时安排校内各班级作息时间,在入校离校、课间休息、用餐、如厕等环节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管理,减少学生跨班级交叉来往。
同时,学校严格控制访客,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校内一律不准会客。学校将采取错时上下学等方式,避免人流聚集。高三年级开学期间,城区学校及本区内学生原则上不住宿。
“两点一线”上下学
师生员工在到校和离校的途中要坚持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对早到校的学生要允许进校,下午放学后静校管理要制定并落实管理要求。引导师生员工家庭及密切接触人员,尽量减少外出,并自觉做好防护。
学校要安排好上下学时间学生家长的疏解引导工作,通过划定家长等待区、实行错时上下学等方式,避免人员聚集。告知家长在接送学生时做好个人防护,做到即接(送)即走,不聚集停留。
同时,学校要建立师生员工假期行踪和健康台账,掌握其14天内健康状况,坚持身体健康状况“晨午检”“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相关信息接入北京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晨午检信息报告系统,建立并充实学生健康状况大数据。在防范新冠肺炎的同时,积极做好春季其他易发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学校还要对因病缺勤的师生员工,要上报情况并及时追访。
外来人员禁入学校
师生入校一律核验身份、检测体温,发热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学校。学校在校门附近要通过设置一米线、临时观察点等,分散校门口待检人员。
师生入校检测时如出现体温异常,应由专人带至临时观察点观测体温,按规定流程送发热门诊。学生出现状况,要及时联系家长。同时,学校应建立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教师以年级为单位、其他人员以所在部门为单位的每天晨午检(一日进行两次体温测量)制度。
开学后,学校将严格控制访客,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校内一律不准会客。外来人员确需入校的,应安排专门人员陪同,做好登记和防护措施。
小班教学 间距1米
北京市教委明确,教职员工及学生在校内要佩戴口罩,教师授课时佩戴医用口罩。
开学后,教室内人均间距要保持多少?学校通过什么教学形式来保证教室内人均间隔达标?北京市教委表示,学校要按照防疫期间每位学生前后左右间距1米的标准,通过拆分班级、现场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等形式开展小班教学,保证教室内人均间隔符合规定。
如果是体育课,教学应避免聚集性和接触性体育运动,充分利用运动场地,加大人员间隔。
另外,高三年级开学期间,城区学校及本区内学生原则上不住宿。远郊区、跨区招生学校确需安排住宿的,宿舍内人均面积不低于4平方米,每间宿舍不超过6人,寄宿学生在校期间不得外出。
学校食堂延长就餐时间
学校安排食堂延长就餐时间,教师、学生就餐排队时应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排队时应佩戴口罩;应遵循分时、错峰、单向就餐的原则,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减少交谈;采取一次性餐盒分餐,加强对非一次使用餐饮器具的清洁消毒,做到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保证食品安全。
同时,学校要保持食堂环境卫生整洁,对餐桌、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每日定期消毒并记录。餐(饮)具用品须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高温消毒。
北京市教委给出建议,就餐时使用清洁消毒后的自备餐(饮)具,或使用食堂高温消毒后的餐(饮)具用品,消毒后应当将残留消毒剂冲净。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提前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安全操作培训,体检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要求每名员工在工作期间必须全程戴口罩、头套。
另外,学校要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分类收集并及时清运各类垃圾,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学校组织各种活动、召开会议等优先采取视频方式,现场会议应减少参会人数、缩短会议时间、加大座位间隔、保证会场通风。不组织大型聚集活动。
学校可返聘退休医疗卫生人员
开学后第一课讲什么?北京市教委划出重点:学校要组织学生、教师、家长上好“开学第一课”。面向学生上好爱国主义教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公共卫生知识普及课。面向教师做好开学期间卫生防疫、疫情防控、应急心理辅导等工作培训。面向家长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家庭教育指导,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开学工作。
学校还要对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开展全员防疫培训,掌握疫情防控、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各区和学校要落实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就师生体温检测、发热症状处置、安全保卫等方面做好应急处置演练,确保所有关键岗位人员掌握应急处置工作流程。
教育与卫健、疾控部门密切配合,统筹卫生人员和校医安排,发挥学校卫生室和校医作用,可以返聘退休医疗卫生人员,充实学校疫情防控力量。疫情发生期间,对于家人、亲密关系人、自己患病、疑似病例或者有密切接触史需要医学观察的师生员工,学校要关注其心理状况及变化,必要时请求权威心理应激及援助部门给予适当心理援助,有病情人员应按照心理危机事件转诊就医。对未能及时开学的师生员工,注意做好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
教室自习室每日消毒2次
开学后,教室、自习室、实验室等公共教学区域地面每日消毒 2 次。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每日不少于 3 次。如条件允许,在做好保温的前提下,开启窗户,保持空气流通、新鲜。实验室除常规消毒外增加每日 1 次设施内外喷洒消毒。
校园里的办公场所也要勤消毒。目前的标准是,每日办公前对包括桌面、地面、过道、门把手、电梯等区域使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消毒后保证开门开窗通风 30 分钟。办公室座机电话每日用 75% 乙醇擦拭消毒两次。办公区域配置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公共区域分布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专用垃圾桶。用过的纸巾、口罩等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每日专人清理,清理前用消毒剂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后封口处理。
北京市教委明确,学校内各类学习、工作、生活场所要加强通风换气。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每日不少于 3 次。除特殊天气情况外,教室、办公室应保持开窗通风。原则上不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确需使用的,空调系统应符合疫情防控规范。室内送风口、回风口应每日擦洗、消毒,回风口要有专门设施防止老鼠、昆虫等进入,开放式冷却塔应设置隔挡设施或远离公众通道,定期进行消毒。做好日常维护和清洗消毒记录备查。
出现疑似病例将按规停课停学
对在校发现有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腹泻和腹痛等可疑症状人员,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学生出现上述情况应第一时间通报学生家长,并按相关规定及应急预案进行安排处置,就近送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师生员工家庭及密切接触人员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向学校报告,并居家隔离观察。
校园内一旦出现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立即启动应急工作预案,根据教育、卫健、疾控部门标准和机制,采取按班停课、按校停课、甚至停学等措施,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另外,各校要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及学生手卫生措施。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均要洗手。洗手时应当采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照正确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也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揉搓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