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邓云锋厅长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都报告了啥?

2018-09-19 16:30 大众日报

摘要:9月17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作了《关于全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9月17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作了《关于全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全面改薄”“化解班额”双轮驱动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办学条件是基础。邓云锋介绍,着眼于解决“乡村弱”“城镇挤”,我省以农村“全面改薄”和城镇“解决大班额”为“双轮”,努力推进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标准化。

“全面改薄”抬谷底。立足“保基本、兜底线”,按照国家部署于2014年启动实施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覆盖全省15市111个县(市、区)9765所学校,规划到2018年底全面达到“20条底线”要求。目前“全面改薄”工程累计投入资金484亿元,建设校舍2121.34万平方米,完成设备购置87.38亿元,竣工率达到99.15%。

“化解班额”扩资源。2015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工程,坚持“特事特办、综合施策、用好存量、扩大增量”原则,围绕“人”“地”“钱”等关键要素,强化财政投入、用地保障和教师配备。截至目前,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累计完成工程量1051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3001所,新增学位234万个。截至2018年8月底,全省小学、初中大班额比例已经下降至24.21%和24.89%,分别较实施前下降了14.02和19.07个百分点,起始年级基本消除了大班额问题,建立了大班额长效防控工作机制,今年将基本消除超大班额,2020年将基本消除大班额。

近三年2135名城镇校长

到乡村学校任职交流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教师队伍是关键。我省强化补充交流,有力推进了城乡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

突破教师编制“瓶颈”。积极探索教师编制管理创新,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核编一次。对班额较小的学校和教学点按班师比核编,对寄宿制学校和育龄女教师较多的学校核增5%编制。近3年,全省新增教师12.87万人,较好地解决了乡村学校和解决城镇大班额师资短缺难题。

推动师资配置“均衡”。整体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按照管人与管事相统一原则,县级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教职工编制、岗位进行总量控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师具体事务,县域内教师交流不再申报用编进人计划,教师从“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全面推开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打破优秀校长交流制度障碍。目前,全省17市已全部完成校长职级认定和聘任工作。近三年,全省交流轮岗教师9.98万人,交流校长6074人,有2135名城镇校长到乡村学校任职、交流。

补齐乡村教师“短板”。从2016年起,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实施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目前已招收1.2万名公费师范生,今后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2020年基本补齐两类学校短板

邓云锋介绍,下一步,我省将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调整完善“全面改薄”5年工程规划,加快工程建设,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到2018年底全面完成“全面改薄”规划任务。制定我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计划,指导各地统筹布局规划、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建设、强化经费保障、提高办学水平,力争到2020年基本补齐两类学校短板,进一步振兴乡村教育,努力为乡村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强化保障,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出台我省《关于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保障农村教师待遇,不断提高教师岗位吸引力。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义务教育学段教师在农村学校服务期制度相关政策,从制度上保障新进教师有农村工作经历。完善公费师范生培养机制,建立公费师范生入职竞岗选聘制度,未来三年招收公费师范生1.5万名,为农村学校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实施乡村青年优秀教师奖励计划,将入选教师列入名师培养范围,设立乡村教育突出贡献奖。

加强关爱,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依法履责、分类施策,保障每一名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指导各地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应入尽入。巩固农村留守儿童专项保护行动活动成果,做好入学保障,加强关爱服务。深入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扩大特殊教育资源供给,实行“零拒绝”“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