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吴小雨:画笔绘就追梦路,热爱可抵岁月长
摘要:“作为职校学生,我从不在意那些偏见的目光。我不会去辩驳,行动,就是我最有力的回答。”
“交卷铃快响了,我才发现有一小题竟然没看到,漏画了!”回忆起今年春季高考技能考试的一幕,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吴小雨,仍然心有余悸。这让她一度觉得这次高考发挥有点儿“失常”了,甚至不敢预估分数。然而,当录取信息最终揭晓,她以山东省第2名的成绩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录取。“还好还好,平时的功夫没白下!”那一刻,吴小雨如释重负。
对于吴小雨来说,追梦的力量,源于一盏名为“热爱”的指路灯。高一结束时,她的成绩未能达到转回普通高中的分数线,这让吴小雨陷入了短暂的失落。“当时挺难受的,总觉得参加夏季高考、走艺考的路子,会更好。”但是,吴小雨并没有就此认输,从儿时就燃起的绘画兴趣为她指引了一个方向。“我从小就爱画美少女,会乐此不疲地给她们设计各式各样的衣服,特别开心。看到美的东西,就想立刻捕捉下来画在纸上,那种快乐是发自内心的。”这份纯粹的快乐让她重新燃起了心中的火花,她选择了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继续追梦。
选择,意味着迎头赶上。高二才转入新专业,吴小雨是从“起跑线后”开始冲刺。面对已学习一年的同学,压力如影随形。“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专业课需要恶补,更让她头疼的是专业学习中绕不开的数学计算,是她最大的“拦路虎”。“数据、比例、裁剪公式…那些冰冷的数字真让我望而生畏。”
不服输的她,选择了最“笨”也最有效的路:刷题,和时间赛跑。高二升高三那个酷热的暑假,成了她奋起直追的关键期。当别人享受假期清凉,吴小雨和同学一起自愿留校补课。一个多月,她们就待在校园里。窗外蝉鸣聒噪,阳光炙烤大地。她们的身影却雷打不动,每天在教室与宿舍间两点一线。一遍遍演算,一遍遍纠错,和同学头脑风暴,为了解题思路抓耳挠腮,又在豁然开朗时相视而笑。这日复一日的“题海浸泡”,让她感觉对数学突然“开了窍”。
相比于数学,她在专业领域要“如鱼得水”一些。因为有着美术功底的优势,她在设计构思上总是能奔涌出许多灵感,但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设计需要灵感,但更重要的是勤加练习。”考前的技能培训周,强度拉满。她一直“泡”在教室里,对着考试给定的A、B、C三套样题,反复雕琢每一处线条、比例和细节,力求做到完美。常常到了夜色深沉该回宿舍时,才发现脖颈僵硬酸痛地抬不起来了。
“那段时间压力很大,身体也很疲惫,”吴小雨坦言。支撑她的,除了目标,更有对专业本身那份深沉的喜爱。“累极了的时候,我就闭上眼睛,想象这件设计稿变成成衣,穿在模特身上美丽的样子。瞬间就给我充满了电,感觉又能继续画下去了。”这份源于热爱的想象力,是她疲惫时最有效的强心剂。
追梦路上并非孤军奋战。吴小雨特别感激班主任张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不仅在学习上答疑解惑,更在生活上细心呵护,“操心着我们每天睡得好不好,吃得怎么样,常常开导我们。”更让她珍视的是与同学们并肩作战的情谊。在这个“不到20人,仅1人未过本科线” 的优秀集体里,大家目标一致,互帮互助,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张桂梅校长的这句箴言,被吴小雨深深刻在了心底。“作为职校学生,我从不在意那些偏见的目光。我不会去辩驳,行动,就是我最有力的回答。”回顾高中时光,她坚信成功的道路从不单一:“找到真正热爱的方向,并为之倾尽全力,加上高效利用课堂时间,找到正确的方法,最终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青报教育在线 孙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