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特长招生不是不要特长 教育部不是“一刀切”
摘要:为进一步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教育部公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为进一步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教育部公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这些年来,招收特长生所带来的负面问题着实不少。其一,也是最严重的,就是招生腐败。由于“特长”标准不清晰,存在“自由裁量”的空间,就形成了暗箱。前几年海淀检察院就曾透露:体育特长生100米跑超不过女生、音乐特长生不识五线谱、美术特长生连基本的素描都不会——招收特长生,已成为不法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牟取金钱的重点区域。
其二,我们一直在呼吁教育减负,让孩子有一个更快乐的童年,但是特长生加分政策的存在,让很多孩子一到周末、节假日就比上学还要辛苦,绘画班、钢琴班、舞蹈班、围棋班、奥数班……各种各样的特长班让孩子和家长疲于奔命,只为了小升初或者中考时能上一所好学校。
其三,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们本应就近入学,但是特长生招生和加分的存在,却在为“择校热”加温。此外,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报名各种特长班,还催生出了很多捞钱的教育机构,这些机构未必资质完备,老师未必有真才实学,只求忽悠着家长们掏钱。
至今,“减招特长生”的工作早已持续了数年。以本市为例,2013年北京招收小升初特长生学校减少三分之一,其中海淀区人数缩减400人左右;2014年,招收体育特长生的学校缩减了50余所;2015年,北京市“小升初”城区、郊区整体特长生招收比例降至5%,且多区都明确要求具有特长生招生资格的学校的比例不得超过10%;2016年,东城区18所学校招收的特长生不足2015年的一半,朝阳、海淀的特长生招生计划分别减少了约三成;2017年,本市特长生比例控制在4%以内,小学就近入学率超过99%,小升初就近入学比例超95%……
这样一步步走下来,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几乎是“水到渠成”。其实,在小学、初中阶段,谈什么“人才多元化”还为时尚早,与其为了特长生多加几分而把大部分精力专注到一个方面,倒不如让各方面协同发展。这就像一个金字塔能建多高,塔基的宽度异常重要。在这个阶段,最好的做法就是让孩子就近入学、轻松减负,有更多的时间玩耍,从而拥有一个真正美好的童年。
当然,义务教育阶段取消特长生加分,不等于不去培养孩子的特长。反之,没有了加分这样的功利性目的,更利于摒弃“伪特长”、“被特长”,从而促进孩子依照自己的兴趣更自由地发展。小学和初中的孩子还没有定性,也需今年喜欢音乐,明年喜欢体育,后年又迷上了绘画,也只有在这样的逐步探索和体验中,他们才能渐渐地找准未来的方向。可如果家长是为了加分的目的而逼着孩子去上特长班,恐怕就不会允许孩子真正凭着自己的兴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同时,现在的政策仅仅是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特长生招生和加分,有特长的孩子在将来的高考阶段,还是可以报名艺术、体育等不同类别的院校,可以参加高校的自主招生。所以,取消特长生的招生,当然不等于不要特长,不等于“一刀切”地不允许 “人才多元化”,而只是在需要均衡发展、好好玩耍的阶段为孩子减负,让他们更轻松、更自由地发展。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