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寒门再难出贵子”全球都一样!普通家庭孩子怎么破?

2018-02-14 10:55 去哪学_上海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所谓“寒门再难出贵子”,也就是阶层的固化。

所谓“寒门再难出贵子”,也就是阶层的固化。

不仅中国如此,在号称拥有机会平等“美国梦”的美利坚也是如此。

美国作家J.D.万斯的回忆录《乡下人的悲歌》,就是讲述美国社会“寒门再难出贵子”的一本书。

他站在一个美国中下层白人的角度,向所有人展示了,在现如今的美国,想要实现“美国梦”是多么的艰难。

《纽约时报》的书评说,万斯的这本书“讲述了社会底层的白人如何驱动政治反抗,推动唐纳德·特朗普的崛起”。

因为万斯在这本书里描述了一个精英们很少会去主动接触、更说不上了解的阶层。

虽然,现如今的J.D.万斯毕业于耶鲁大学法学院,全家住在旧金山,在硅谷的一家投资公司看起来是一位体面的美国精英阶层。

但实际上,J.D.万斯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德尔敦。

那是一座不断在衰落的工业城市,很多人没有工作。

他的外公是一名钢铁工人。

他的父母就更惨了。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一个被我几乎不认识的父亲抛弃的孩子,我的母亲是一个我宁愿不认识的人”。

在这本书里,他平静地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的底层人们的生活。

对穷人来说,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这是万斯这本书要传递出的最核心的一个观点。

他说,美国的白人工人阶级是美国最悲观的群体,比拉美裔移民和黑人还要悲观,但是他们的经济状况其实好于后两者,所以,肯定是金钱之外的某些地方出了问题。

万斯经过多年的探究和思考,他发现,人所处在不同的阶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不是这样的,这并不是仅仅用钱就能解决。

书中描绘的美国底层白人所面临的问题,其实跟我们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

所以,它对于我们反思,我们的社会环境中,“寒门难出贵子”、“阶层流动变难”,这样的问题都很有启发。

第一,穷人认为,成功都是天生的

万斯在书中回忆说,一个邻居经常抱怨说,偷懒的人太多了,勤劳的人根本得不到需要的帮助。

她认为成功的人都靠的是招摇撞骗,但是她自己一辈子都没有工作过,靠的是政府救济。

在米德尔敦这个城市,30%的年轻人一星期工作时间加起来不超过20个小时,但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懒惰。

而在硅谷和纽约这些地方,有人一天就可以工作20个小时。

中国很早就有“勤能补拙”、“笨鸟先飞”这样的话,说的也是勤奋和努力的重要。

但是我们身边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包括青少年期的孩子,觉得拼爹比自己努力更重要。

生活中也比比皆是,学渣家遇上拆迁,一下子拿到三套安置房,把刻苦学习十几二十年的学霸,秒得渣都不剩的例子。

甚至还有人调侃说“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这种意识助长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跟万斯的书中的描绘,不径相同。

万斯在书中也说,在他生活的群体中,人们会把成功的人分成两类。

第一类靠的运气,这些人出身好,含着金钥匙出生,因此注定要成功;

第二类人靠天才,生下来就特别聪明,因此也很容易成功。

总之,穷人会很认,人的成功是先天就带来的,而自己没那种命,所以再努力也不行。

2、穷人的孩子分不清知识和智力的区别,一遇到困难就想放弃

穷人认为,成功都是天生的,所以他们的孩子自然就会认为自己天生就是笨,学习不好是正常的。

他们在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会轻易地放弃努力,并给自己找借口,“我太笨”了。

事实上,知识认知的差距,跟前期的启蒙相关,而跟孩子天生的智力没多大关系,完全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

万斯举了一个自己小时候的例子,

有一天,老师宣布的数字是30,孩子们纷纷列出29加1,15加15这样的方程式。万斯得意洋洋列出了50减20。老师马上对他赞不绝口,因为他第一个列出了减法。

但是下一个孩子说:10乘3。

万斯当时的反应是,他连乘法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他以为是因为天生太笨了,所以才不知道。

小时候的他并不明白智力和知识之间的区别,所以他几乎认定自己就是个笨蛋。

好在,他的外公帮助他补习数学,改变了他的想法。

但是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小孩,出身单亲家庭,母亲忙着工作可能还吸毒,不停换男朋友,根本没人管。

3、中产阶层家庭争吵更少

万斯的一个姨妈嫁给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人。

万斯的外婆说,姨妈和姨夫之间从来不吵架,也不相互大喊大叫。

万斯也是通过姨妈和姨妈才发现,原来家庭成员说话是很和气的,而不是一言不合就吵架大闹。

后来,他有机会慢慢了解到姨夫的整个家庭,发现其实人家整个家里的人都这样,在公众场合从来不会对彼此大喊大叫,而且,在私下场合也都是和颜悦色,有事情好好商量。

4、穷人更喜欢买方便的食物

长大后的万斯在外婆的坚持下,在一个杂货店找了份兼职工作,做收银员。

这份工作也让他对穷人和富人的生活方式了解到更多。

他发现,有些人来杂货店匆匆忙忙,拿到东西就走,有些人是很放松地在货架之间穿行,仔细地划掉购物清单的每项物品。

有些顾客买一大堆罐装和冷冻食品。有的人推到收银台的购物车里满是新鲜食物。

越是匆忙的顾客,越有可能购买熟食和冷冻食物,也越有可能是穷人。

5、穿衣打扮并不是区分贫富的唯一标准

万斯总结于分辨贫富的方法是,一看衣着;二看买单的时候付款的方式。

穷人会用美国政府发放的作为救济穷人福利的食品券。

食品券只能用来买饮料跟食物,于是,就有人用食品券买很多汽水,买单时再减价卖给杂货店换现金

然后,把要买的东西分开结算,用食品券买食物,用现金买啤酒、红酒还有香烟。

这些穷人宁愿拿着救济,也不愿出去工作。他们的聪明才智都用在了发明生存技巧上。

6、中产阶层家庭更倾向于母乳喂养孩子

万斯在杂货店工作了几个月后,问他的外婆,为什么只有穷人会买婴幼儿奶粉。

“难道富人家就没有婴儿吗?”

这个问题连他外婆也回答不上来。

万斯自己是过了很多年之后才知道,中产阶层和有钱人家庭,因为不需要急着去工作,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所以更倾向于用母乳喂养孩子。

7、穷人喜欢责怪他人,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奇迹

那一年,万斯为了交大学学费,曾经在一个地砖工厂打工。

这份工作报酬其实还可以,就是有些辛苦。

和万斯同时期工作的一个年轻人,尽管家里还有老婆和孩子要养,但还是很随意就放弃了这份有着很好医疗保险的工作。

万斯说:

“更令人不安的是,当丢掉自己工作的时候,他还认为自己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他身上缺少一种主观能动作用,他认为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掌控很少,总是想要责怪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

什么都不相信的人,当然就没有办法有效参与到社会运作和社会协作里。

“你相信天道酬勤,你就会努力;如果你认为即使你尝试了也很难取得进步,那么你会觉得干嘛还要尝试呢?”

《乡下人的悲歌》这本书虽然是描述了美国社会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的事实,不过也不至于太悲观。

就算阶层再难突破,但同处这个阶层,人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不同,也还是会有不同的表现。

有的人会努力工作,想要往上走,比如万斯。

所以,它最想要告诉我们的是,社会流动不仅仅是钱的问题,穷人和中产阶层以及富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才是最致命的。

至于,怎样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个人认为,可以从勤奋努力工作,保持终身学习,提高自己的意识形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关注教育,多陪伴孩子开始。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