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这个寒假,你还要摔孩子的手机吗?

2018-02-05 08:07 中国网教育频道

摘要:孩子们的假期除了交付给“养蛙”和“打农药”外,真的就无解了吗?

这场因手机引起的家庭间的“网络鸿沟”究竟该如何缩小?

孩子们的假期除了交付给“养蛙”和“打农药”外,真的就无解了吗?

随着中小学生陆续进入“寒假模式”,“孩子的假期究竟该如何度过”已成为不少家长的“心病”。

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放假就意味着脱离学校“条框”的约束,“解放天性”。与前网络时代环境下成长的80、90后不同,作为“从小触网”的代表群体,00后、10后借助网络手段获得了更加丰富多样的休闲生活。

然而,因孩子的手机使用问题,导致家长与孩子间爆发的“手机争夺战”不时触动着“网络神经”。从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忧心忡忡、“暴力”处理的家长,以及不断封闭自己、与家长愈渐疏远的孩子。

这场因手机引起的家庭间的“网络鸿沟”究竟该如何缩小?孩子们的假期除了交付给“养蛙”和“打农药”外,真的就无解了吗?

暴力处理,

会加深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家长与孩子间因手机产生矛盾引发恶性后果的报道不绝网络。

在这些悲剧中,家长往往采取极端方式处理,孩子自尊心受创的后果并不轻于肢体责罚。当家庭教育中出现矛盾,家长往往用“父母之名的威严”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处理。然而,越不充分地禁止反而激发孩子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有的家长盛怒之下会砸摔孩子的手机,个别偏激的家长甚至会打骂孩子……暴力的处理方法只会加深孩子对手机的依赖,由于家长对孩子“触网”的既定认知存在偏差,一定程度上将孩子与家长之间越隔越远。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较2016年底增加2830万人。在我国网民年龄占比中,10~19岁群体占19.4%。

从数据中可以发现,手机网民总量越来越多,且青少年占据相当比重。手机与网络的结合带来诸多便利,未来可能更加深入生活的其他方面。

潮流无法逆转,家长一味地切断孩子“触网”的做法,实际上是将自己与孩子主动脱离于发展的风向中。

面对触网,

家长高度紧绷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手机的隐蔽性,家长并不知道孩子用手机到底在干什么、看什么,很多家长会潜意识地认为孩子一“触网”就会被不健康的网络环境侵害,只要一拿手机就是在玩游戏……

事实证明,家长的担心并非全无道理。

有研究调查指出,“我国儿童网络行为目的性、计划性缺乏,“娱乐行为占主导”;儿童批判意识缺乏,对信息的鉴别能力、评价能力不足,反思能力与意义建构能力尚未形成;儿童是非价值观念模糊,缺乏对意义价值方面的思考”。

前几日“儿童邪典视频”再触动了家长紧绷的神经。这种将暴力血腥、软色情等不健康的色彩融合进小猪佩奇、爱莎等卡通形象中,伪装成看似“正常”的动画视频混杂于视频网站。

孩子在懵懂中非本意地接受了不良信息,由于孩子本身并不具备完备的网络素养,无法及时有效地对信息进行甄别,大部分孩子极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害。

在并不完善、安全的网络环境下,网络内容是否健康确实为家长心中的一个“问号”。

如果仅是因孩子不健全的网络素养而担忧,那么家长可以采取加强对孩子上网环境的摸查、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网络素养等措施进行“前期预防”。

相比之下,对于已经深陷手机游戏不能自拔的孩子,他们的问题可能更加亟待解决。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娱乐类应用在未成年网民中的普及率较高,其中网络游戏使用率达到 69.2%,超过青少年整体网民 2.7 个百分点。

中小学生手游“中毒” 一言不合就跳楼

曾有媒体报道,一个六年级小学生因家长没收手机后意外坠楼。因失血过多,孩子的嘴唇毫无血色,但令家长意外的是,孩子醒来第一句话竟是求着家长要玩手机,买装备。

无独有偶,洛阳一位张先生,因16岁的儿子沉迷手机游戏严厉地批评了他,谁想到孩子情绪激动、眼含泪水扬言要跳楼轻生。张先生无奈报警,经民警苦心劝解后,孩子才放弃轻生的想法。

浙江在线曾报道,2017年12月25日上午8时许,家住浙江萧山开发区莱茵传奇园小区的14岁初二学生王胤斐离家出走10天,没有携带任何钱财和食物,当民警找到他时,他竟然还在自得其乐地玩《王者荣耀》。

手游“中毒”皆平等 大学生也“中招”

相比中小学生而言,大学生具备更加完善的网络素养,但面对手机游戏依旧有部分人败下阵来。

海南省海口市一名大一男生因放假在家整日痴迷于手机游戏,家长批评他后竟一时想不开,跳楼了结。因为手游“中毒”断而送了一个家庭的未来。

由于未成年网民学习压力较大,手机游戏自然成为缓解疲劳、转换心情的首选方式,但因为部分群体自控能力较差,究竟如何帮助孩子适当使用网络游戏不仅是一项“家庭任务”,也是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多元化教学,

手机能否助力孩子学习?

基于青少年网络活动中,娱乐类活动偏向明显,尤其网络游戏占据整体网民中最高比重,同时结合“二次元”文化在我国快速发展这一情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中曾指出:“2015 年,“云课堂”、“慕课”等互联网教学模式开始崭露头角,但从内容质量、更新频率、课程时效性、社会认可度等方面来看都还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通过互联网获取世界最新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的目标。

数据显示,2015年青少年网民在线教育类应用渗透率仅为 18.6%”。

信息社会,利用手机APP作为辅助工具进入课堂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但对于手机进入课堂,是“工具”还是“分心”的争议一直不断。

去年12月,法国教育部长布朗盖宣布,为了维护学校秩序以及国民健康,2018学年起将禁止小学生和初中生在学校使用手机。

据燕赵晚报消息称,对于手机进入课堂,河北省石家庄市谈固小学教导主任贺嘉表示道,这种技术形式已经走进课堂,发挥了很大作用,带来了学习方式的改变。同时,手机APP使用时呈现的画面形象有趣,符合小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普通的英语作业完成方式,是读、记、背、写,通过手机APP来完成,孩子们会通过影像、声音和对答案的及时评价,给孩子们带来新鲜感和成就感,激发并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手机进入课堂作为网络发展下的新产物,目前正处于碰撞、磨合的探索阶段。一些学校在“教学结合手机”的实验过程中,通过控制APP的作业量,减少手机对孩子视力的影响;同时与家长合作监察,弥补孩子自控力的缺位。

除了学校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外,家长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通过家长“言传身教”,利用碎片化的渗透手段,在孩子网络行为与网络素养形成的过程中进行把控。

“约法三章”,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

家长与孩子的相处中,该如何处理孩子的手机使用问题呢?

有媒体评论员指出,作为家长需用技巧和智慧巧妙化解“手机争夺战”。处理孩子手机使用问题需要有感情,同时也要有不可跨越的“红线”。

首先,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制定使用手机的规则。制定使用规则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引用“契约精神”。如果家长担心孩子在使用手机的问题上对自己说谎,那么可以渐进地把“契约精神”灌输给孩子。“契约精神”的实质是“平等”、“自由”与“守信”。

家长需要让孩子明白,规则的建立不是一件随意更改的事情,里面包含家长的信誉、孩子的诚信等问题。适当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制定过程,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当然存在问题的地方需要家长及时指出。规则制定后需要执行与维护,半途而废只会降低家长的信誉度。

第二,家长需要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少年轻家长在带孩子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导致精力有限疲于哄孩子,以致“手机育儿”的情况越来越多。把孩子交给手机“带”,自己“躲清闲”的家长不在少数。

大多数人对于在公共场所,父母低头看手机,孩子手里玩ipad的场景并不陌生。家长可以带孩子发现手机以外的世界,增强亲子活动,转移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促进家庭感情“升温”。

第三,家长应以身作则。家长的行为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家长需要有榜样意识。做到自己少玩手机,发展其他兴趣爱好,为孩子树立榜样作用。

最后一点,家长应帮助孩子制定目标。这里的制定目标并不是让父母成为“独裁式”的家长,而是在孩子树立理想、制定目标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指导。

家长刘女士曾对媒体表示,“我相信‘相信本身的力量’,即便孩子现在做得并不完美,但是信任可以成为孩子不断进步的力量。”

除了“养蛙”“打农药”,

孩子假期可以这样过

针对中小学生“寒假”如何度过,北京日报曾发文,建议把假期“三项切割”,分为前、中、后三阶段。

前期为“修养锻炼期”,孩子可以进行放松恢复,为避免孩子掉入“手机陷阱”,家长可依据自身情况安排家庭出游计划,帮助孩子进行状态调整。

中期为“学业精进期”,孩子应收心开始完成学校的假期作业,同时也可进行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在最后阶段就是孩子与家长一起过年并逐渐调整进入开学状态。

其次,有余力可根据兴趣尝试主题式学习和拓展学习很重要。专家建议,孩子应通过大量的阅读从而建立广阔的知识结构。同时,阅读的方式不一定仅限于纸质书,内容也可扩增至科学、人文、社会等方面的纪录片。

家长王女士透露“自己上中学的孩子已形成一定的自我预期,对自己有较为清晰的目标指导。当有目标作为吸引,孩子就不会深陷手机‘圈套’。同时家长不要听到手机就立刻‘变脸’,逆反心理的后果往往超出家长的预期。”

通过帮助孩子发现兴趣爱好,也许不失为一个转移手机注意力的好方法。当然,手机与兴趣爱好并不对立,而是互相补充的存在。给孩子报兴趣班成为了家长缓解孩子手机“中毒”的新出路,家长王女士就是其中一员。

与盲目报班不同,家长应更加侧重结合孩子明确的兴趣方向进行选择。

信息爆炸时代,当我们的孩子被表面信息淹没,家长需要成为孩子的“托底人”,帮助孩子守好“尺度底线”,与孩子共同探索生活的美好。

“网络鸿沟”的缩小需要家长正视孩子“触网”问题,积极转变家长在网络知识接收中的“被动地位”。“暴力式”家长摔断的不仅是一部手机,还有亲情甚至是孩子的未来。我们期望暴力处理问题的家长越来越少,而引导孩子建立规则、培养兴趣的智慧家长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