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是一部失传的教育真经
摘要:同样是英雄的后代,为什么高智商的杨康失败了,而智力平平的郭靖却取得了巨大成功呢?
同样是英雄的后代,为什么高智商的杨康失败了,而智力平平的郭靖却取得了巨大成功呢?
母亲成就孩子性格
郭靖的母亲李萍,用现在的话讲是个标准的家庭妇女,没有文化,没有地位,遭逢家庭巨变,但她不向命运屈服,也不枉自菲薄,培养了郭靖很多优点:
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独立,不服输,讲信义,有责任心,有民族大义。
杨康的母亲包惜弱,用现在的话讲是个超级白富美,有文化,有教养,有背景,但所谓慈母多败儿,她没有能够培养杨康吃苦的精神,更没有培养杨康的民族大义,导致后来杨康人生的重大悲剧。
可以说,杨康的失败,根源在于包惜弱。
父亲成就孩子未来
完颜洪烈对杨康精心培养,寄以重望,却以失败告终,为什么?
用现在的话来讲,完颜洪烈相当于大型垄断国企的董事、副总裁,有望接任总裁,而杨康则是他培养的接班人。
完颜洪烈其人才智有余,而德行不足,整天阴谋诡计,他的身边更聚集了一帮恶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的耳濡目染造就杨康同样才智有余,德行不足。
由于王爷夫妻的溺爱,王府的下人们,包括完颜洪烈的客人们,对杨康纵容无比,使杨康沾染了纨绔子弟的习气,其实杨康本性是善良的。
所以有钱、有势且重点栽培孩子的父亲未必优于穷人。
反观郭靖,他是一个单亲的孩子,在他的生活中铁木真,哲别,江南七怪,马钰都充当了临时父亲的角色,而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脚踏实地。
人生需要四种人
人生需要四种人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友人欣赏,小人监督。而决定这四种人的是自己的性格。
郭靖从小善良,对英雄仰慕,认死理,小小年纪冒死保护哲别,结果哲别成为郭靖人生中的第一个高人,成为他的第一个师父。而正是郭靖的这种性格,铁木真成为郭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也同样由于这种性格,拖雷、华筝成为郭靖小学、初中阶段最好的同学。
同样由于郭靖的性格,他天性善良,帮助穷人,不屈服于权势,结识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贵人黄蓉,黄蓉成为郭靖最优秀的大学同学、女朋友和资源的整合者。郭靖同学傻乎乎,不自信,但黄蓉给了他最大程度的欣赏,让郭靖逐渐自信起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杨康的大学同学最有名的是欧阳克,而欧阳克是典型的才学有余,道德败坏。再看杨康的另一个大学同学兼女朋友——穆念慈,穆念慈在对杨康的引导上明显没有黄蓉高明,包容性不够,一味地强调杨康要怎么怎么做,缺乏对杨康的真正理解与引导。
暂时的领先,不等于永远领先
小学优秀不等于初中优秀,初中优秀不等于高中优秀,高中优秀不等于大学优秀。
如果以现在的标准来说,在小学、初中阶段,杨康是优等生,而郭靖是刻苦学习的学生。人生是一场接力赛,整合教育资源是家长的一件大事。
杨康的老师是丘处机,用现在的标准,杨康相当于是全国最顶级的人大附中的尖子生,老师的水平是全国一流的,学生的智商也是全国一流的。这种教育最大的副产品是——杨康一身傲气。
郭靖的老师是江南七怪,用现在的标准,相当于 勤学苦练的基层学校的老师,老师的教学环境水平明显不如丘处机,郭靖的智商明显不如杨康,但江南七怪培养了郭靖吃苦的精神,给郭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郭靖在小学、中学阶段暂时落后,但是他在小学,中学不断努力,大学阶段获得了巨大成功。按现在的标准,他的四个顶级老师:洪七公,相当于浙大校长;周伯通,相当于清华的校长;黄药师,相当于复旦的校长;段皇爷,相当于北大的校长。
杨康的大学老师是梅超风,相当于名校除名的一流教授,但她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更重要的是心理有问题,肯定会影响到杨康。
在全国的五大顶尖高手中,唯一可以成为杨康老师的是欧阳锋。然而杨康却杀了老师的儿子,惹来杀身之祸。
郭靖同样有辅导老师——马钰。用现在的话来讲,马钰相当于清华大学的著名教授,他不教郭靖武功,只教郭靖在内功上多花点时间,培养郭靖由内而外的强健。
读万卷书,不如读烂一本书
人生是短暂的,书籍是知识的海洋,当你进入这个海洋,每天遨游时,你会发现人生是如此的精彩,可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
读书是福。读古书,是与古人游,读名著是与高手游。读书不单单增加我们的知识,更启发我们的智慧。
古人讲: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也。越是经典的书,作用越大。郭靖同学智商不高,但他认死理,将《九阴真经》背的滚瓜烂熟,事实上背的时候,他根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功。
要我学不如我要学,我要学不如我爱学
郭靖同学有四个全国顶级老师教,却为什么达不到周伯通的境界呢?因为郭靖同学是一个典型的听话孩子,是一个书呆子。
他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但没有转化到我爱学。而周伯通呢,是一个典型的学习疯子。他说的话:饭可以不吃,但武不可以不练!学习比吃饭还重要!
总的来讲,做为学生和家长来说,要努力学习郭靖和母亲李萍,不要像杨康。
金庸他老人家其实早就把教育看透,就是没说,用一部小说告诉大家,可是30年后才有人参透。
这就是失传已久的《教育真经》。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