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青岛大学上榜

2017-10-30 16:09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名单,在高校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推荐、教育部组织专家审核认定的基础上,认定全国40所高校在加强师德考核力度、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完善科研评价导向、重视社会服务考核、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具有较强的示范代表性。

青报教育在线iqdedu.com 从山东省教育厅获悉,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名单,在高校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推荐、教育部组织专家审核认定的基础上,认定全国40所高校在加强师德考核力度、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完善科研评价导向、重视社会服务考核、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具有较强的示范代表性。

小编数了一下,咱山东的青岛大学与山东协和学院都光荣上榜啦!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青岛大学和山东协和学院,看看它们的好经验、好做法。

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按照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伍的标准,坚持以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为抓手,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分类管理,提高考核的精准性

· 科学设置教师岗位。

遵循“人岗相适、个性发展、学科差异、院为主体”的原则,学校统一设置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教师岗位,各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自主设置适合学科专业发展的实践型、临床型等岗位类型。

目前专任教师中,教学为主型教师占26.4%,教学科研型教师占63.6%,科研为主型教师占3.6%,实践型教师占1.7%,临床型教师占4.8%。

·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根据岗位设置情况,各学院自主确定每种类型、每个级别岗位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学校出台《教职工年度岗位考核指导意见》,各学院制定本单位的考核方案,明确各类人员的具体考核标准、考核程序、述职范围、考核结果使用等,组织本单位教职工的考核工作。

通过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考核,引导广大教师合理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实现了学校发展与教师个性化发展的有机结合。

完善考核标准,提高考核的综合性

· 坚持师德评价为先。

学校规定了11种不得参加岗位竞聘的情况,对有师德禁行行为、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出现教学事故等行为实行 “一票否决”。加大师德激励力度,对7名获得2016年度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青岛市“五好”女职工、学校最美教师等师德奖励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教授、副教授。

· 突出教学业绩考核。

学校设置了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质量在内的教学门槛条件,规定所有教师必须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把主要精力投入人才培养工作中。建立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学评价、教师自评、领导评价等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机制,规定教师竞聘教授岗位,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必须为优秀。

· 组织学术分类评价。

将现有学科划分为6个学科组,由学科组根据不同教师的岗位要求,制定以学术成果、科研项目、科研奖励为主要内容的分类学术评价标准。同时,在一些应用型学科增加了横向科研经费、成果转化收益等评价内容。实行“代表性成果”第三方评价,规定申报副教授、教授岗位的教师,需提交六件代表作参加省外知名高校同行专家评价。

创新评价机制,提高考核的导向性

学校先后实施了首席教授工程、特聘教授人才工程、青年卓越人才支持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工程,建立起包括教学业绩、科研业绩、学术资源建设业绩和人才基本数据考核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人才评价体系,不断推进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以评价机制创新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工作动力。

· 坚持科学引导。

在业绩考核时,重视追求科研成果的质量,鼓励人才承担重大课题,产出高水平成果;重视追求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影响,不追求短期效应。

· 坚持注重实绩。

科学设置入选各类人才工程的门槛条件,将评价内容全部进行量化赋值,依据业绩高低确定人才入选各类工程的层次,打破了过去人才选拔论资排辈的做法,有效激发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 坚持动态管理。

各类人才工程实行动态管理,将考核与聘任环节紧密结合,聘期结束如没有达到续聘要求,自动终止聘任合同,停发各种津贴和经费,逐步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用人机制,提高竞争性和压力感,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协和学院积极深化教师考核评价改革,建立起以综合考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为导向和内容的“一德四能”考核评价体系。

加大师德考核力度

成立学校师德考评领导小组,负责实施师德考评、开展师德教育、落实奖惩措施等工作。

· 细化师德考评标准。

明确5大项20条具体考评标准,把学术不端等6种禁止行为列为师德“一票否决”项,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审、职级晋升、薪资调整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 完善师德考核办法。

采取年终考核与日常考核、个人自评与单位评价、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学校考核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师德表现作出结论,将师德考核贯穿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

·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出台《教师师德档案管理办法》《师德考核负面清单管理规定》,将师德考评成绩记入教师师德诚信档案。出台《教职工试用期满考核管理办法》,明确试用期内师德考评不合格者,延长试用期,再次考核不合格者,不予签订聘用合同。通过开展“师德标兵”等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晋升高一级职务和职称。

突出教学工作业绩

采取学生评教、本人自评、同行评议、督导点评、领导讲评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定期组织教师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开展评教评学活动。

·  加大教学质量评价。

出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细则》《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对教师教学工作实绩进行综合评价,将辅导答疑、指导实践和各类竞赛、编写教材等计入工作量。修订《任课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师基本职责、绩效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

·  建立教师工作坊。

开设翻转课堂、卓越教学、信息化教学等工作坊,在工作坊内组织开展教学沙龙、学术讲座、经验分享等活动,通过教学改革、教学交流提升教学效果。

完善科研评价导向

· 改革科研评价办法。

建立校、院两级学术评价机构,组建动态同行评价专家库,根据学科特点分别设置评价标准,完善以学术创新质量、学术成果价值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出台《教师科研工作量考核与管理办法》,按照70%权重对教师申报成果的创新性、显示度、实际贡献等进行量化赋分,改变科研评价过分指标化的倾向。

· 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

出台《代表性科研成果评价办法》,将课程建设、科研项目、专利著作、竞赛获奖等10大类30个项目列为教师代表性成果,作为教师评聘高一级职称的重要指标,克服职称评审中唯论文等倾向。

重视社会服务考评

把教师开展社会服务作为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将承担横向科研项目、委托研究课题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出台《横向科研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鼓励支持教师进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定以技术转让或许可方式转化的,按转让或许可净收入的95%奖励成果完成人;以作价投资所形成股份或出资比例股权的,按50%—90%的比例奖励成果完成人。出台《专利管理办法》,允许教师在申请专利至专利权授予后一年内,以转让或许可方式将学校职务发明提供给校外单位和个人,转让费或许可费的45%作为一次性报酬给予发明人及相关人员。以工程技术中心、孵化器、实习实训基地等为依托,为教师科技成果应用、形成产业化提供基础支撑。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将考核评价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根据教师入职时间、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实践经验等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考评指标,实施“幼苗培育、青苗培养、骨干成长、栋梁塑造”四项工程。

· 幼苗培育,即对新入职教师,分专题进行岗前培训,帮助他们熟悉掌握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特点。

· 青苗培养,即对入职两年左右教师,开展系列培训,帮助提高独立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

· 骨干成长,即对入职3—5年的骨干教师,开展教学设计、教学研究等专题培训,每学期选派5—10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教学研讨会议、交流访学,促进快速成长。

· 栋梁塑造,即对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开展专业建设、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等专项培训,每年选派部分负责人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交流或进修,支持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